自愿性无子女

✍ dations ◷ 2025-09-14 05:40:31 #自愿性无子女

自愿性无子女,也称为无子女,指一些人自愿选择不生育子女。

在大多数的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不生孩子是一个既困难又不可取的的选择(独身主义者除外)。随着一些可靠的避孕措施被应用以及来自政府而非家庭对老年人提供的帮助,使得一些人仍然会选择无子女,即使他们可能会在某些群体中受到鄙视。

这种生活方式的支持者,例如法国作者科琳·迈尔(Corinne Maier) ,列举了各种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在《今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无子女的生活方式在2014年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互联网使追求这种生活方式的人们能够相互交流,从而使无子女更加进入大众的眼球。 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会更多地选择不生育子女。

在中国,生活成本尤其是大城市的住房成本,是人们结婚的严重障碍。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改革高等教育以增加人们的入学机会使得获得大学学位的年轻人显着增加,其中女性略占多数。因此,许多年轻女性现在有了有酬工作并且经济上有保障。根据性别角色的传统观点,无论就业状况如何,女性都应负责家务和育儿。工作场所对女性的歧视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例如,雇主可能会对一名有一个孩子的已婚妇女更加持怀疑的态度,担心她可能会再生育一个孩子(因为一胎政策已于 2016 年废除)并休更多的产假。总而言之,支持年轻女性结婚的动力越来越少。此外,由于文化变革,中国千禧一代不像他们的长辈一样那么热衷于结婚。因为这是一个非婚生子女相当罕见的国家,这意味着许多年轻人放弃了生育子女。

大多数社会都高度重视成年后的父母身份,因此,那些没有孩子的人有时会被刻板印象定义为是个“个人主义”的人,认为他们逃避社会责任,不太愿意致力于帮助他人。 但是还是有些群体认为不生育子女是有益的。

无子女的个人不一定拥有统一的政治或经济哲学,并且大多数著名的无子女组织本质上往往是社会性的。

相关

  • 道学道学一词,可指:
  • 本地过程调用本地过程调用(LPC,Local Procedure Call,通常也被称为轻量过程调用或者本地进程间通信) 是一种由Windows NT内核提供的内部进程间通信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同一计算机上的进程可以
  • 多米尼卡·齐布尔科娃多米尼卡·齐布尔科娃(斯洛伐克语:Dominika Cibulková,1989年5月6日-),斯洛伐克女子网球运动员。齐布尔科娃在布拉迪斯拉发成长,2005年转为职业球手,在四大网球大满贯赛事中都曾进
  • 直播贴直播贴是网络上常见的网络用语,意为网友在网络上以文字的方式一集一集的讲述的正在发生、或发生过的事情,通常是自己的真实经历,也有些是重大新闻事件。在中国论坛中,“直播贴”
  • 高仓麻子高仓麻子(日语:高倉 麻子/たかくら あさこ ,1968年4月19日-),日本足球运动员,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成员。在1984年10月17日,她代表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出赛,在对战意大利的比赛中首次​
  • 垄断资本《垄断资本:一篇关于美国经济和社会秩序的论文》(英语:Monopoly Capital: An Essay 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and Social Order)是保罗·斯威齐和保罗·A·巴兰于1966年由每月
  • 太子桥今市站坐标:34°43′53″N 135°33′18″E / 34.731381°N 135.554936°E / 34.731381; 135.554936太子桥今市站(日语:太子橋今市駅/たいしばしいまいちえき  */?)是一个位于日本大阪
  • 南里奥格兰德州市镇列表南里奥格兰德州市镇列表列出位于巴西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当前下辖的所有市镇。巴西地理统计局(英语:Brazilia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Statistics)于2020年估计,该州人口11,422,973人,在巴西各州及联邦区名列第6。面积281,707.156平方千米(108,767.741平方英里),占巴西国土的3.310%,在巴西各州及联邦区排名第9位。南里奥格兰德州现今所在的位置在距今12000年前就已经有原住民定居,他们懂得制作陶器,并使用系有铅坠的绳子(英语:
  • 棉花堡棉堡(Pamukkale,音“帕慕卡雷”)位于土耳其西南代尼兹利省境内,因该地像一座雪白的城堡而得名。棉堡高160米,长2700米。城市富有温泉以及石灰岩溶洞,泉水在富有碳酸盐矿物的梯田流动。棉堡的山顶坐落着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古城,古城内可以看见古罗马时期的神庙和浴场。该地在一年大部分时间内气候温和。棉花堡是土耳其的著名旅游景点。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相似的景观,其中包括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Mammoth温泉、中国四川黄龙风景区。棉花堡和其顶上的希拉波利斯古城于1988年共同被列为世界遗产
  • 耶胡达·艾尔卡纳耶胡达·艾尔卡纳(1934年-2012年)是一位历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曾任中欧大学校长。艾尔卡纳出生于南斯拉夫,原名László Fröhlich,父母是讲匈牙利语的犹太人,1944年随家人搬到塞格德。同年,艾尔卡纳和他的父母被派往奥斯维辛集中营。 当纳粹将他们转移到奥地利作为重建饱受战争蹂躏的城市的徭役劳工时,他的家人逃离了毒气室。1948年,14岁的他移居以色列。他在HaZore'a基布兹定居,但健康问题阻碍了艾尔卡纳从事体力劳动。基布兹帮助他获得了特拉维夫赫兹利亚希伯来文中学的奖学金。开始学习后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