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朗条约

✍ dations ◷ 2025-09-12 16:02:18 #拉特朗条约

《拉特朗条约》(意大利语:;拉丁语:)亦称《拉特兰条约》或《拉特朗协定》,是1929年2月11日法西斯意大利政府与圣座为解决“罗马问题”而签订的条约。此条约也被现今的意大利共和国接受。

此条约包含三项文件: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意大利王国乘拿破仑三世调回驻罗马的法国军队之机,出兵攻击了当时依附于法国的教宗国,占领了罗马城,教宗庇护九世被困于梵蒂冈,教宗国形同灭亡。面对这种情况,此后的历任教宗均不愿屈服,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限缩于梵蒂冈宫,被称为“梵蒂冈之囚”。而圣座与意大利之间的对峙,就这样延续了59年之久。

为解决此争端,意大利总理贝尼托·墨索里尼自1926年起代表意大利王国与圣座代表及圣座国务卿伯多禄·加斯帕里(英语:Pietro Gasparri)就解决罗马问题进行协商,最后达成三项协定,并于1929年2月11日在罗马拉特朗宫正式签署,成为该条约名称的缘由。《拉特朗条约》签订后,教宗国正式解体,由新建立的梵蒂冈城国取代,2月11日也成为梵蒂冈城国的建立纪念日。意大利改行共和国后,1948年起施行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承认此条约。

《拉特朗条约》申明圣座承认罗马作为意大利的首都;意大利政府承认圣座对梵蒂冈44公顷范围内的主权。条约规定圣座对梵蒂冈具有主权,其在意大利国内拥有的地产(主要为教堂)具有治外法权和豁免权,但意大利境内所有的其他主教任命必须报意大利政府批准,而且必须具有意大利国籍,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同时《拉特兰条约》还规定,如果一位梵蒂冈公民失去梵蒂冈国籍,且未取得其他国籍,将自动取得意大利国籍。

由于《拉特朗条约》规定允许在初等和中等公立学校讲授宗教课,并规定主教对讲课的教师有任免权,国家不得任用被教会谴责的人担任这一职务。因此导致1952年在米兰、1953年在那不勒斯发生了“反新教”的骚乱事件。

根据《拉特朗条约》,经意大利议会通过的法律,就自动成为梵蒂冈的法律。但2009年1月1日梵蒂冈宣称“意大利的法律过于繁杂,而且欠缺稳定、时常和天主教教义相违背”,正式宣布以后不再自动采纳意大利国会通过的法律。

相关

  • 去极化 (消歧义)去极化可能是指:
  • 贸易战贸易战的原意是指扩大战争范围,将对方的贸易作为打击对象的战争手段。贸易战曾经又被称为贸易纠纷或商战。尤其在海战中贸易战是一个重要的破坏对方经济的战略手段。非常著名
  • 塔尔萨市塔尔萨(英语:Tulsa,/ˈtʌlsə/,台译土尔沙)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东北部的塔尔萨县首府,也是该州人口第二多城市,2006年人口387,807,2013年估计人口398,121。塔尔萨附近是阿肯色河。这
  • 保加利亚萨瓦纳鳅保加利亚萨瓦纳鳅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鳅科的其中一种,为温带淡水鱼,分布于欧洲保加利亚多瑙河流域,体长可达12公分,栖息在大型河川下游的底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 维基物种中有关保
  • 谷士文谷士文,1944年5月出生,中国电信通信专家,浙江余姚人。前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前湖南大学校长。1963年-1967年,就读于北方交通大学(今北京交通大学)电信系通信专业,获学士学位。1967年9
  • 上毛高原站上毛高原站(日语:上毛高原駅/じょうもうこうげんえき  */?)是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上越新干线的铁路车站,位于日本群马县利根郡水上町月夜野1756番地。上毛高原站是少数没有
  • 警告信警告信,是一种严肃的文件,例如是白纸黑字的信件。由上级交下级,提点收件者(下级)某些事项、活动或行为操守与组织政策方针涉嫌已经不配合,并要求收件者注意及改正。警告信内容或
  • 李意恒李意恒(英语:Eva Lee,1986年8月7日-),美国华裔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07年,李意恒代表美国参加泛美运动会羽毛球比赛,个人独取女单、女双(联同Mesinee Mangk
  • 深圳证券交易所运营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运营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一座摩天大楼,地处深圳市深南大道2012号,所在地块前身为高交会馆。2010年6月26日封顶,2011年8月竣工,2012年启用,之
  • 内布拉斯加州县级行政区列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共有93个县(含历史上曾存在的县)。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内布拉斯加州共有1,826,341人,而平均每个县拥有19,638人,其中道格拉斯县以537,256人高居榜首,阿瑟县则仅有458人,是全州人口最少的县。平均每个县的面积为2,154平方公里。最大的是15,440平方公里的切里县,最小的是620平方公里的萨皮县。在内布拉斯加州,不少县如布朗县、杜尔县、迪克森和哈伦县(哈伦县的县名来源具有争议性)虽然纪念一些当地的早期定居者,但只有他们的姓氏流传于世,而他们的首名及中间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