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朗条约

✍ dations ◷ 2025-11-21 13:48:47 #拉特朗条约

《拉特朗条约》(意大利语:;拉丁语:)亦称《拉特兰条约》或《拉特朗协定》,是1929年2月11日法西斯意大利政府与圣座为解决“罗马问题”而签订的条约。此条约也被现今的意大利共和国接受。

此条约包含三项文件: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意大利王国乘拿破仑三世调回驻罗马的法国军队之机,出兵攻击了当时依附于法国的教宗国,占领了罗马城,教宗庇护九世被困于梵蒂冈,教宗国形同灭亡。面对这种情况,此后的历任教宗均不愿屈服,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限缩于梵蒂冈宫,被称为“梵蒂冈之囚”。而圣座与意大利之间的对峙,就这样延续了59年之久。

为解决此争端,意大利总理贝尼托·墨索里尼自1926年起代表意大利王国与圣座代表及圣座国务卿伯多禄·加斯帕里(英语:Pietro Gasparri)就解决罗马问题进行协商,最后达成三项协定,并于1929年2月11日在罗马拉特朗宫正式签署,成为该条约名称的缘由。《拉特朗条约》签订后,教宗国正式解体,由新建立的梵蒂冈城国取代,2月11日也成为梵蒂冈城国的建立纪念日。意大利改行共和国后,1948年起施行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承认此条约。

《拉特朗条约》申明圣座承认罗马作为意大利的首都;意大利政府承认圣座对梵蒂冈44公顷范围内的主权。条约规定圣座对梵蒂冈具有主权,其在意大利国内拥有的地产(主要为教堂)具有治外法权和豁免权,但意大利境内所有的其他主教任命必须报意大利政府批准,而且必须具有意大利国籍,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同时《拉特兰条约》还规定,如果一位梵蒂冈公民失去梵蒂冈国籍,且未取得其他国籍,将自动取得意大利国籍。

由于《拉特朗条约》规定允许在初等和中等公立学校讲授宗教课,并规定主教对讲课的教师有任免权,国家不得任用被教会谴责的人担任这一职务。因此导致1952年在米兰、1953年在那不勒斯发生了“反新教”的骚乱事件。

根据《拉特朗条约》,经意大利议会通过的法律,就自动成为梵蒂冈的法律。但2009年1月1日梵蒂冈宣称“意大利的法律过于繁杂,而且欠缺稳定、时常和天主教教义相违背”,正式宣布以后不再自动采纳意大利国会通过的法律。

相关

  • 孔多塞侯爵马利·让·安托万·尼古拉·德·卡里塔,孔多塞侯爵(法语:Marie Jean Antoine Nicolas de Caritat, marquis de Condorcet,1743年9月17日-1794年3月28日)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 碘化银碘化银(AgI)为碘和银的化合物,黄色粉末(~558 °C分解),见光分解,并大量吸热,先变灰后变黑,不溶于水和氨水,用于照相术和人工降雨的晶核。
  • 卡尔弗特卡尔弗特县(Calvert County, Maryland)是美国马里兰州南部的一个县,西临帕塔克森特河,东临切萨皮克湾。面积894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86,474人。县治弗雷德
  • 红旗-9中远程防空导弹红旗-9(HQ-9)是中国的一种远程地对空导弹,海军版称为“海红旗-9”,外销版为“FD-2000”(“FD”为“防盾”二字的拼音首字母),反辐射导弹版本为“FT-2000”(飞腾)。这款导弹的改进型
  • 1928年奥运会1928年奥运会可以指:
  • 查尔斯·爱德华·马贡查尔斯·爱德华·马贡(英语:Charles Edward Magoon,1861年12月5日-1920年1月1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斯蒂尔县,是美国律师、法官、外交官和行政官员,曾担任巴拿马运河区总督、美国驻巴
  • 和妃 (道光帝)和妃(-1836年),辉发那拉氏,正白旗包衣人。卿衔员外郎成文之女。道光帝之妃。 嘉庆时,辉发那拉氏以官女子的身份入侍当时尚为皇子的道光帝。和妃一族为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出身,不少族
  • 莱氏体肥粒铁(α-Fe) 针状肥粒铁(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波来铁(88%肥粒铁,12%碳化三铁) 变韧铁 粒滴斑铁(波来铁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
  • 安费诺安费诺公司(英语:Amphenol Corporation)成立于1932年,是世界主要的电子及光纤连接器、线缆及互连系统生产商。公司名Amphenol是公司原名American Phenolic Corp的基础上创造的混
  • 高贤宁高贤宁,山东济南府济阳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人,明朝人物。高贤宁早年从学于教谕王省,以节义相砥砺。建文年间,入太学,但因燕军围困济南,高贤宁被困不得出。当参政铁铉请求计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