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佛教)

✍ dations ◷ 2025-04-07 10:08:49 #佛教术语,痛苦

苦(梵语:दुःख,转写:duḥkha,巴利语:dukkha),佛教术语,字面意义为痛苦、不安、不满足等。这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义之一,为四圣谛之一 。

梵文duḥkha,汉传佛教一般译为“苦”,或者“苦谛”(作为四圣谛之一而言),从梵文语义学上来说,是表示“不安的”,“心神不宁”的意思。可对应为现代描述的“痛苦”、“悲伤”、“焦虑”、“不满”、“沮丧”等感情。

苦,意谓著苦难、不满或痛苦。心生不满是因心兜圈子,兜得无始无终,思想连续不断,想过去、想未来、想现在,因而有如是烦恼。思想被不满唤起,同时也与不满一模一样,经常重复的感到生活当中缺了什么,总是有些地方不太对、不太够,因此老是想要弥补缺陷、整顿现状,以便多得到一点安乐。持续奋斗和心事重重是很令人烦恼与痛苦的,人享乐时,害怕失去乐,而努力求取更多的乐,或试图把乐保住;人受苦时,想逃离苦;人又一直感到不满,而使一切的活动无不始终含有不满和痛苦的成分。

佛教认为,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当然有苦有乐,但使人难以忍受的是诸行无常。生、老、病是众生所必经的,“我”由五种物质与精神(五蕴)合组而成,只是短暂而偶然的产物,没有持久、常住、永恒的东西。佛陀的教化在于教人如何“离苦得乐”,他将苦谛作为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苦圣谛是说我们在三界六道轮转的时候,要观察在三界六道是有苦的,且里里外外都是苦。苦集圣谛要探讨的内容就是苦的来源是什么?苦集灭圣谛,则是观察苦的根源是从贪爱而来,所以要灭苦时,不是把苦直接灭掉,而是要把贪著灭掉之后,因为众生不再贪著于五阴,所以五阴就于未来世不再出生。苦集灭道圣谛就是灭苦的方法,要依著八正道的道理,来过所谓“中道”的生活,最后能够解脱生死流转。

苦在佛教中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分成三苦、八苦等。

在六道三界内,欲界所受的苦是三者均有,色界所受的苦是坏苦和行苦,无色界所感受到的是行苦。

八苦为大乘佛教常用,它们是:

根据南传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为十一种(“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最后概括的说“五取蕴即苦”。

佛陀把以上这些苦归纳为“五取蕴即苦”,即五阴盛苦、五蕴炽盛苦,即指这些苦是因为五取蕴而生的。这五法称为“取蕴”,组成了执取的目标。这五取蕴的共相就是“无常、苦、空、无我”。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蕴之身,一旦“四大不调”,就会生出种种疾病。

六道轮回的苦,可以指身躯死后投生的某个地方,也可以指此时此地某种业力状况中止,另一种业力状况生起的心境,感受到如同在某一轮回道的痛苦。

欲界天的神祇,耽于快乐的生活,因此不会想到佛法。在祂们临命终前的七天,祂们会看到五种死的征兆(天人五衰),并且会看到下一世出生在地狱或其他地方。祂们会经验堕落的苦,像鱼在热沙上翻滚。当善业受报完了以后,即使是四禅天和无色界天的神祇也会感到三摩地减弱而逐渐堕落。

由于阿修罗一生下来就忌妒羡慕天神的荣耀,他们只知道与天神争斗。最后在战争中被打败,被屠杀时痛苦异常。

一、生苦──众生出生时所受之苦。生苦有六:

二、老苦──众生衰老时所受之身心苦恼。老,五根渐渐毁坏而趋熟烂,肌肉萎缩,皮肤松垮,原来盛壮的色力日渐衰弱,身体弯曲,脚不听使唤,身体粗重、气息上扬、身体不稳,只能拄著拐杖走路,身心全面感受到老的痛苦。《瑜伽师地论》卷61:“云何老苦?当知亦由五相,谓于五处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二、气力衰退故。三、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寿量衰退故。”。

三、病苦──生病时所受之苦恼。之所以为苦乃因“病”能损坏可爱安适的感受。

四、死苦──五阴坏时,寿命尽时所受之苦。死有三种,1.自然死:少小死、青壮死、中年死、耄耋死、饿死、病死。2.意外死。3.未生即死:堕胎、死产、药伤害、母横死。

五、怨憎会──怨仇憎恶之人事物聚集。有内有外,内者即三恶道报,外即刀杖等缘,如仇人、丑人、无缘人狭路相逢,无赖借贷,债主逼债,讨厌的环境无力更换……等。《瑜伽师地论》卷61:“云何怨憎会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一、与彼会生忧苦故。二、治罚畏所依止故。三、恶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终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恶趣怖畏所依止故。”

六、爱别离──即别离爱境,或与所爱者别离时所感受之苦,总说为生离死别。所别有二,一内二外,内者自身,六根不能像以前一样聚合在一起,或与地、水、火、风、空、识界分离;外者所谓亲戚眷属及余资生,别离六尘可爱境,如出国旅游,倒数几天,心情会不好。

七、求不得──世间一切人物,心所乐求而不能得到满足。所谓恶法求离不得,善法求欲不得;苦事求离不得,乐事求欲不得;三涂苦报求离不得,人天乐果求欲不得;刀杖之苦求离不得,资生眷属求欲不得。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如器,能盛受众苦,前七苦皆由五阴领受、聚集,故称五阴炽盛苦。世人因执著五阴、时时长养五阴,无不思藉五阴“享乐”,然所谓的乐仅只是在某一条件下才叫乐,离开这一条件就不乐了;如酷暑吃冰淇淋很快乐,连续吃数小时还是乐吗?其实乐是相对于苦而存在的,乐也是苦因,乐中有苦,因为乐依附于五阴而存在。执著、长养五阴而产生五阴炽盛的结果,使得众生轮回三界,不得解脱。

海洋动物靠着互相吞食而活下去,在恐惧的折磨下,他们被海浪冲着到处游荡。飞禽走兽总是担心自己地盘被入侵而互相残杀。被人畜养的牲畜就只能等著被宰杀,而因为痴愚的缘故,无法讲出自己的痛苦而获得援助。

饿鬼因业力的缘故,只能吃秽物维生,并因找寻饮食而筋疲力尽。它们没有衣服穿,夏天火烤,冬天冰冻。下雨时,雨如同燃烧的煤灼伤他们。它们所看到的水都是脓汁,食物都是烧红的铁块,火焰从它们的关节中喷出。它们不停的互斗,视他者为敌。饿鬼可以活一万五千年之久。最有名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

阿鼻地狱的众生最为痛苦,即使薄伽梵也不忍提到它的悲惨。只要佛一提到阿鼻地狱,众菩萨们听了就会伤心呕血,悲痛欲绝。八热地狱里,山谷都是烈火熊熊的红铁,河流是熔化的铜,树木发出如雨般的剑,众生不停遭受野兽和厉鬼的杀戮,得不到片刻的休息。八寒地狱里,是一片冰天雪地,刺骨的冷风暴使众生全身龟裂。在他们十亿年的生命结束前,时时刻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不断受同样的苦。

相关

  • 亚美利哥·维斯普西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意大利语:Amerigo Vespucci,1454年3月9日-1512年2月22日)是佛罗伦萨商人、航海家、探险家和旅行家,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经过对南美洲东
  • 印地语印地语(天城文:हिन्दी或हिंदी,拉丁字母转写:Hindī)又称印度语、印度文,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中印度-雅利安语支下的一种语言。印地语以使用国家数量来算是世界排名
  • 纤维胶人造纤维,又称化学纤维,简称化纤,指各式各样的化学合成纤维,属于塑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酯、尼龙、Spandex等。以物理力量把化学物质迫过小孔,形成极幼的纤维条。人造纤维是经过化
  • 肥皂,又名香皂、雪文(台湾话)、茶箍(台湾话)(但根据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中指出,茶箍是用压榨茶油时所剩下来的渣滓,再把它压制成坚硬的饼形,可当肥皂用,但与肥皂其实不
  • 闭锁式循环循环系统(英语:circulatory system),也称为心血管系统(英语:cardiovascular system)或血管系统(英语:vascular system)是负责血液循环,在细胞间传送养分(如氨基酸及电解质)、氧气、二氧化
  • 娑提娑提(印地语:सती;梵语:सत्),亦作萨蒂,原为印度教司婚姻幸福的女神达刹约尼的别名之一,因为传说的关系成为了忠贞的代名词。神话中的娑提为了控诉父亲达刹(英语:Daksha)侮辱其恋人
  • 铠蝇科铠蝇科,又称甲蝇科,属于双翅目昆虫,共9属115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与非洲。铠蝇科属于中小型昆虫,前胸背板异常发达,在腹部形成有如甲虫翅鞘般的金属光泽保护壳。科名来自希腊文κέλ
  • 埃夫勒埃夫勒(法语:Évreux,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
  • 茂物茂物(又译博果尔;印尼语:Bogor)是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爪哇省的城市,在首都雅加达以南60公里,人口近800,000。雨量丰富,气候凉爽。十二至十六世纪曾为巽他王国的都城,并在历史上曾
  • 美国无线电视网列表纵观美国传媒历史,在绝大部分时间里,美国本土只拥有三到四家主要的全国级商业无线电视网。例如,在1946年到1956年期间是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国家广播公司和杜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