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广度

✍ dations ◷ 2025-09-12 18:16:50 #1928年出生,2020年逝世,越南作家,越南佛教出家众,越南反共主义者,越南持不同政见者,越南人权运动者,越南民主运动人物,太平省人

释广度(越南语:Thích Quảng Độ,1928年11月27日-2020年2月22日)是越南佛教僧侣、宗教领袖与异议人士。随着释玄光的逝世,他目前已成为越南目前遭禁止的宗教组织越南佛教联合会(英语:Unified Buddhist Sangha of Vietnam)(Giáo hội Phật giáo Việt Nam Thống nhất,GHPGVNTN)的领导人。

释广度出生于北越太平省,俗名邓福慧(Đặng Phúc Tuệ),14岁时出家为僧。他从1960年代起就是越南佛教联合会(英语:Unified Buddhist Sangha of Vietnam)的领导成员。他已经因为批评现在的越南政权而入狱多次。2001年,他发表了〈呼吁越南施行民主〉的八点民主改革计划。2002年,释广度与释玄光及阮文理共同获得捷克人权组织贫困者(英语:People in Need (Czech Republic))和默·和明尼人权奖(英语:Homo Homini Award)中的人权实践奖项(Human Rights Activism)他目前遭到越南政府软禁于胡志明市的诚明禅院(Thanh Minh Thiền Viện)。

释广度在担任越南佛教联合会(英语:Unified Buddhist Sangha of Vietnam)领导人的期间主导社会运动反抗吴廷琰的反佛教政策。他在1963年8月20日的一次在西贡及顺化市佛教徒与警察之间的暴力冲突后被南越当局逮补入狱,释广度和他的数千名佛教徒追随者在狱中受到南越政府非人道折磨及虐待,这样的狱中生活并导致他后来得到肺结核,且随后接受一系列的肺部治疗。

在1975年越南被当时的越南共产党统一后,越南佛教联合会亦被北越当局列为不欢迎对象,越南佛教联合会的设施并因此遭到越南当局的冻结,联合会内部保存的相关资料及记录亦被焚毁。释广度在期间依然活跃于反抗越南政府对于佛教徒的不友善政策,他在尝试集结越南其他地区越南佛教徒进行非暴力反抗后被越南当局指控“反革命”及“破坏国家团结”,并因此被当局软禁于个人监狱达20个月,一直到当局在1978年12月开庭审判并最终决定释放他。他在同年被贝蒂·威廉斯及梅里德·科里根·麦奎尔提名为当届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

在1982年越南当局建立一个官方的佛教组织:越南佛教教会(Vietnam Buddhist Sangha),并受到越南祖国阵线的实际控制。而因为释广度同样对该组织的成立持反对意见,他再次被越南当局逮补并入狱,并随后遭到当局放逐至太平省的一座小乡村长达10年。1995年,在一次尝试揭发越南当局对越南佛教联合会的迫害行动后,他再次被越南当局逮补并被判处五年徒刑。

释广度在1999年正式成为越南佛教联合会(英语:Unified Buddhist Sangha of Vietnam)的律法宣传机关(Institut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Dharma)总裁,意味着他成为组织内部继该组织元老释玄光位阶次高的组织领导人。

2008年,随着释玄光的逝世,其成为越南佛教联合会的领导人。

在2001年,释广度获得由人权观察组织所颁发得“海尔曼/汉密特”(Hellman/Hammett)受迫害作家奖项及奖金。

在2002年,释广度与阮文理共同获得越南人权网络(英语:Vietnam Human Rights Network)所颁发的越南人权奖项。

在2002年,释广度与释玄光及阮文理共同获得捷克人权组织贫困者(英语:People in Need (Czech Republic))和默·和明尼人权奖(英语:Homo Homini Award)中的人权实践奖项(Human Rights Activism)

在2003年,释广度再次获得获得捷克人权组织贫困者(英语:People in Need (Czech Republic))所颁发的和默·和明尼人权奖(英语:Homo Homini Award)。

在2006年,释广度获得托洛尔夫·拉夫托纪念奖,释广度并因“三十年来和平反抗越南共产党的个人勇气及坚持,以及作为越南日渐蓬勃的民主运动标记”而受到认可。当时释广度因越南当局管控无法领取该奖项,越南政府并禁止他出席该奖项授奖仪式。

在2006年,释广度获得世界民主行动组织(英语: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所颁发的“民主勇气奖”。

在2008年,欧洲不同见解(A Different View)杂志选择释广度作为十五个世界民主伟人名单的其中一位入选人。其他入选人包括纳尔逊·曼德拉、莱赫·瓦文萨、柯拉蓉·艾奎诺、昂山素季。

他并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9次为该奖候选人。

相关

  • 心内膜炎心内膜炎(英语:Endocarditis)是心脏的心内膜(心腔中的最深层的组织)引发的炎症,通常和心脏瓣膜有关。此外,心内膜炎也可能与室间隔(英语:interventricular septum)、腱索(英语:chordae t
  • 土 (消歧义)土,即土壤,是一种自然体,由数层不同厚度的土层所构成,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土还可以指:
  • 麦士蒂索人梅斯蒂索人(西班牙语:mestizo;葡萄牙语:mestiço),又译作麦士蒂索人或马斯提佐人,是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中的专有名词,曾于西班牙帝国与葡萄牙帝国使用,指的是欧洲人与美洲原住民祖先
  • 扫雷舰扫雷舰是一种海军水面舰艇,专门用来清扫海中的水雷,以保护船只航行与航道安全。扫雷舰一般属于第二线的作战舰艇,船上的武装以自卫为主。扫雷舰的作业方式是在疑似有水雷出现的
  • 赫尔曼·施莱格尔赫尔曼·施莱格尔(Hermann Schlegel,1804年6月10日-1884年1月17日),德国鸟类学家暨爬虫两栖类学家。由于其多数著名的研究都是在荷兰完成,因此常也被认为是荷兰的科学家。施莱格尔
  • 迈密乌斯迈密乌斯(英语:Gaius Memmius (poet)),约活动于公元前1世纪前后。古罗马演说家和诗人,同时也是诗人的资助人,卢克莱修《物性论》即以他为题献者,其作品无一传世。
  • 蒙蒂塞洛蒙蒂塞洛(Monticello)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尔伯马尔县的夏洛茨维尔,曾经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住所。蒙蒂塞洛于198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27:梅萨维
  • 朱拜达《朱拜达》(印尼语:)是一部在1940年上映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爱情片,由杨众生执导,并由菲菲·杨主演,是苏莉普参演的首部电影。该片以帝汶岛为故事背景,拍摄工作在一家荷兰人拥
  • 巴勃罗·施赖伯巴勃罗·特尔·施赖伯(Pablo Tell Schreiber,1978年4月26日-)是一位加拿大裔美国演员。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在《火线》中饰演Nick Sobotka(英语:Nick Sobotka),以及在《劲爆女子监狱
  • 穆格马穆格马(Mugma),是印度贾坎德邦Dhanbad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97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978人,其中男性1664人,女性1314人;0—6岁人口392人,其中男208人,女184人;识字率54.00%,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