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遣隋使
✍ dations ◷ 2025-04-26 13:22:20 #遣隋使
遣隋使,日本推古天皇朝(倭国)派遣到隋国的使节团。从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608年(隋炀帝大业四年)、614年(隋炀帝大业十年)、618年(隋炀帝大业十四年)的18年之间至少有5次遣使入隋。到了唐时则称为遣唐使。派遣第一回始于开皇二十年(600年),《日本书纪》无记载。《隋书》“东夷传俀国传”载有高祖文帝问遣使的对话:“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上令所司访其风俗。使者言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天未明时出听政,跏趺坐,日出便停理务,云委我弟。高祖曰:‘此太无义理。’于是训令改之。”《日本书纪》有记载607年(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及其他留学生来到隋国,吸收隋国政治制度,在隋的汉名为“苏因高”。关于日本派遣遣隋使的次数,有不同种说法。但根据《日本书纪》和《隋书》的记载来看,其次数不少于5次。
相关
- 会议旅游会议旅游在进行会议以后或者以前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可以是在本地区会议以前而进行的奖励旅游而出境旅游或者是区域旅游,也可以是在旅游目的地会议前或者会议后进行的旅游活动,会
- 均四甲苯均四甲苯,即1,2,4,5-四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2(CH3)4。它是带有甜气味的无色固体。它是四甲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之一,其余两种为1,2,3,4-四甲苯(熔点−6.2 °C)和1,2,
- 内共生理论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软体动物门见内文软体动物门(学名:Mollusca)属于无脊椎动物,就其物种多样性而言,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 仅次于节肢动物门,其已确认的物种数量估计有十万多种。软体动物能适应许多不同环境,分布
-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
- 法国航空博物馆法国航空博物馆(法语:Musée de l'Air et de l'Espace)是位于法国首都巴黎郊外勒布尔热机场的一个博物馆,以飞机和航天为展示主题。博物馆的展品数达到19,595件,展示了自中世纪时
- 徐建中徐建中(1940年3月3日-),中国工程热物理专家。原籍辽宁北镇,生于江西吉安。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
-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英语: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缩写为CDC)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所属的一个机构,总部设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作为美国联邦政府行政
- 收敛性合成在化学合成(特别是有机合成)中,收敛性合成是一种可以增进多步骤合成的效率之策略,经常应用于复杂分子的全合成。收敛性合成的主要精神是分别合成目标分子不同的部分然后再将他们
- 枝孢属见内文枝孢菌属(学名:Cladosporium),又名褐孢霉属,是一种能够产生分生孢子的霉菌,包括室内和室外都常见的霉菌。其菌落的颜色从橄榄绿到啡黑色,因此经常与曲霉菌弄混。但是枝孢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