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

✍ dations ◷ 2025-02-23 10:06:52 #南极洲科技,科学组织,1958年建立的组织,非政府组织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英语: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tarctic Research,缩写:SCAR)是一所跨学科、隶属国际科学理事会的科研机构。

该委员会成立于1958年2月,以继续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年至1958年)开始的南极科学研究活动。该委员会亦负责南极洲地区科学研究的发起、发展与协调工作,其科学事务由常设科学小组进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主要向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其他组织提供科学建议,内容多关于影响南极洲与南冰洋管理的科学与保护事宜。历年来,委员会就各种事项提出了许多建议,但被纳入南极条约体系者甚少。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由一个执行委员会进行领导、统筹工作,另设一个秘书处负责日常运作。有多个团体附属于执行委员会之下,负责研究、提供专业意见及相关支援行动等工作。该会的秘书处位于英国剑桥的史考特极地研究中心。秘书处由三人组成,包括一名执行总裁、一名执行干事及一名行政助理。至于执行委员会,则由一名主席、四名副主席以及秘书处的首席执行官组成。主席及副主席任期皆为四年,最多连任一次;而主席在卸任后的首两年仍留任为执行委员会成员。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代表大会”每逢偶数年举行,以决定重大行政事宜及/或选出新一届执行委员会;而执行委员会则每逢奇数年份举行一次会议。自2004年起,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在偶数年的代表大会举行前,召开“公开科学会议”(),提请注意南极问题。

2002年,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获得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

自2006年起,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每两年颁发三枚奖牌,以表彰在南极洲与南冰洋的卓越研究和对南极地区的卓越服务,包括“南极研究卓越奖”、“国际科学协调奖”及委员会主席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奖项于每届“公开科学会议”上颁发,旨在奖励对南极地区有所贡献的人士,作为后来者的榜样。

除另有注明外,以下参考资料均为英文。

相关

  • 千禧高峰会千禧高峰会(英语:Millennium Summit)是于2000年9月6日至9月8日在纽约市联合国总部大楼举行,由世界各国领袖参与、为期三天的会议,旨在讨论21世纪以后联合国的地位和角色。在会议
  • 漫长的历史法国历史开始于人类第一次踏足这片后来被称为法兰西的土地。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起,就陆续有人定居于此。到了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凯尔特人又源源不断地涌入。后来,公元
  • 成希颜成希颜(성희안,1461年-1513年),字愚翁(우옹),号仁斋(인재),本贯昌宁成氏,昌山府院君。是朝鲜王朝的文臣和朱子学者。1506年中宗反正的主勋人物之一,一等靖国功臣。1512年至1513年朝鲜领议
  • 卢 经卢经(16世纪-17世纪),字得一,泉州府同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卢经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举人,到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在贵州主考乡试取录多位知名文人,升任御史巡按云南。当地的
  • 波兰战役 纳粹德国 斯洛伐克共和国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费多尔·冯·博克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斐迪南·查特罗什(英语:Ferdinand Čatloš) 米哈伊尔·科瓦列夫(英语:Mikhail
  • 数学形态学数学形态学(Mathematical morphology) 是一门建立在格论和拓扑学基础之上的图像分析学科,是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其基本的运算包括:腐蚀和膨胀、开运算和闭运算、骨架
  • 蔡美彪蔡美彪(1928年3月26日-),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杭州,中国历史学家。天津人,祖籍浙江杭州。194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1952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53年起协助范文澜编写中国通史前
  • 新右翼 (以色列)新右翼(希伯来语:הימין החדש‬ )是以色列的一个右翼政党,由司法部长阿耶莱特·沙凯德和教育部长内夫泰利·班尼特于2018年12月成立。该党旨在成为宗教和世俗主义者两者
  • 切斯瓦夫·姆沃特-菲亚乌科夫斯基切斯瓦夫·姆沃特-菲亚乌科夫斯基(波兰语:Czesław Młot-Fijałkowski,1892年–1944年),波兰军官,衔至准将。1892年4月14日,切斯瓦夫·菲亚乌科夫斯基在奥卡莱沃(现位于雷平县,时属
  • 成克巩成克巩(1608年-1691年),字子固,直隶大名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末科进士,改庶吉士。不久仕清,官至内秘书院大学士。父成基命,官至内阁首辅。克巩为明崇祯十六年(l643年)三甲进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