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球效应

✍ dations ◷ 2025-02-23 20:17:21 #健康,营养学,美容

溜溜球效应(英语:Yo-yo effect)也被称为溜溜球节食方法,是指由于减肥者本身采取过度节食的方法而导致身体出现快速减重与迅速反弹的变化。溜溜球效应是由耶鲁大学凯利·布劳内尔(Kelly D. Brownell)博士提出,因为这种减肥方式造成体重上上下下的变化非常类似于溜溜球。

在溜溜球效应的过程中,减肥者起初成功减去体重,但是由于在随后的生活中无法保持体重而导致体重急速反弹。从而减肥者为了减去这部分体重又开始减肥。进而形成一个循环。

溜溜球效应的成因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减肥者为了达到快速减肥的目的而采取了食用超低热量的食物或极端节食的方法而导致体重快速下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这种极端的饮食方法造成减肥者心理产生不良反应,如抑郁症和疲劳。最终减肥者会恢复到以往的饮食习惯,从而导致体重的快速反弹。

这种减肥方法以过度节食取代了均衡饮食和做运动,因肌肉需要负重运动来维持,减肥者在体重下降初期肌肉和脂肪组织会同时消减。节食完毕后,减肥者的身体可能会有严重饥饿反应,使身体的脂肪增加,体重因而反弹。这使身体的脂肪与肌肉比率改变,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有研究显示,老鼠会在溜溜球效应后较易增磅。Atkinson et al. 于1994年发表的研究则指,“体重周期性改变对身体构造、静止时的代谢率、脂肪组织分布或将来减肥成功率没有负面影响”,亦无证据显示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会因此增加。然而,由于对体重周期性改变没有统一定义,该研究对溜溜球节食的真实影响仍无法下定论。

溜溜球节食可能造成情绪和身体的影响,因减肥者可能承受要短时间内减肥的压力。增重下降的满足感,最终可能敌不过旧日致肥的饮食习惯和情绪困扰。

相关

  • 彰化基督教医院彰化基督教医疗财团法人,系由财团法人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于公元1995年10月23日捐助设立的公益法人,创立时名为财团法人彰化基督教医院,公元2013年4月3日更名为彰化基督教医疗财团
  • 锥体外症候群锥体外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缩写EPS),当身体的运动系统受到某些干扰(如:药物)导致无法正常灵活作用时,会发生肌肉张力异常、类巴金森氏症、肢体僵硬或静坐不能等现象。其
  • 儿童性诱拐儿童性诱拐指的是犯罪者以友善态度或利诱等方式消除儿童的戒心,在取得后者信任后诱使或强迫其发生性行为。在许多案例中,这些儿童除了遭到性剥削外,还被迫卖淫或制造儿童色情产
  • 智陵洞智陵洞战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冬至1952年夏巩固阵地活动中的一次较大规模战斗。1951年12月28日,志愿军63军以563团1个营,攻占韩1师1个连防守的智陵洞北山。随后击退韩2团
  • 供给在国民经济中供给指的是一个经济人或者一批经纪人愿意以一定价格换取钱或者其它货物或者服务的货物或者服务。这个初步的定义有一个条件,即定义中所提到的货物的均匀性。只有
  • 乌雷乌雷(德语:Ulay,1943年11月30日-2020年3月2日)是德国(前西德)行为艺术家,长期和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合作表演。
  • 天主教卢塞纳教区天主教卢塞纳教区 (拉丁语:Dioecesis Lucenensis、他加禄语:Diyosesis ng Lucena)是菲律宾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天主教利巴总教区。辖区包括奎松省中西部。2006年有教友834,322
  • 武藤信义武藤信义(むとう のぶよし,1868年9月1日-1933年7月27日),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军人。曾任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洲国大使。武藤信义出生于佐贺市。曾进入佐贺师范学校。之后进入陆军
  • 米兰·比舍瓦茨 米兰·比舍瓦茨(塞尔维亚语:Милан Бишевац;1983年8月31日-)是一位塞尔维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后卫。他现在效力于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球队里昂足球俱乐
  • 白保罗保罗·金恩·本尼迪克特(英语:Paul King Benedict,1912年7月5日-1997年7月21日),汉名白保罗,是美国人类学家和心理专家。他也是语言学家,专注于研究东亚和东南亚的语言。他出生于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