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球效应

✍ dations ◷ 2025-04-26 00:13:01 #健康,营养学,美容

溜溜球效应(英语:Yo-yo effect)也被称为溜溜球节食方法,是指由于减肥者本身采取过度节食的方法而导致身体出现快速减重与迅速反弹的变化。溜溜球效应是由耶鲁大学凯利·布劳内尔(Kelly D. Brownell)博士提出,因为这种减肥方式造成体重上上下下的变化非常类似于溜溜球。

在溜溜球效应的过程中,减肥者起初成功减去体重,但是由于在随后的生活中无法保持体重而导致体重急速反弹。从而减肥者为了减去这部分体重又开始减肥。进而形成一个循环。

溜溜球效应的成因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减肥者为了达到快速减肥的目的而采取了食用超低热量的食物或极端节食的方法而导致体重快速下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这种极端的饮食方法造成减肥者心理产生不良反应,如抑郁症和疲劳。最终减肥者会恢复到以往的饮食习惯,从而导致体重的快速反弹。

这种减肥方法以过度节食取代了均衡饮食和做运动,因肌肉需要负重运动来维持,减肥者在体重下降初期肌肉和脂肪组织会同时消减。节食完毕后,减肥者的身体可能会有严重饥饿反应,使身体的脂肪增加,体重因而反弹。这使身体的脂肪与肌肉比率改变,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有研究显示,老鼠会在溜溜球效应后较易增磅。Atkinson et al. 于1994年发表的研究则指,“体重周期性改变对身体构造、静止时的代谢率、脂肪组织分布或将来减肥成功率没有负面影响”,亦无证据显示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会因此增加。然而,由于对体重周期性改变没有统一定义,该研究对溜溜球节食的真实影响仍无法下定论。

溜溜球节食可能造成情绪和身体的影响,因减肥者可能承受要短时间内减肥的压力。增重下降的满足感,最终可能敌不过旧日致肥的饮食习惯和情绪困扰。

相关

  • 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事法院(英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常缩写作:ICC或ICCt;法语:Cour Pénale Internationale)成立于2002年,位于荷兰海牙,工作语言为英语和法语。其主要功能是对犯有灭绝
  • 1998年1998年国际足联世界杯(英语:1998 FIFA World Cup,法语:Coupe du Monde – France 98,1998年6月10日–7月12日),通常称为“98年法国世界杯”、France '98,于1998年在法国举行。法国队
  • 异吲哚异吲哚(Isoindole)是一种苯并杂环化合物,是吲哚的位置异构体。其环结构存在于酞菁染料和一些生物碱中。异吲哚存在互变异构,在溶液中,2H-异构体占优势。平衡趋向2-H异构体的程度
  •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简称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是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设在台中市雾峰区光复新村的地震博物馆。全馆座落地震遗址之上,沿断层而建,以充满特色的建
  • 1948年托马斯·曼特尔事件阴谋论曼特尔幽浮事件(英语:Mantell UFO incident)是早期最广为人知的不明飞行物事件之一。发生在1948年1月7日,美国空军上尉汤玛斯·曼特尔(英语:Thomas Francis Mantell Jr.)疑似于追踪
  • 沾黏沾黏(英语:Adhesion)是组织或器官间所发生的纤维性组织,常见于手术区域。沾黏的纤维组织可以视为是体内的疤痕。如同疤痕,沾黏是手术后人体修复过程中会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造成
  • 建筑学建筑学(Architecture),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在通常情况下,以及按其作为外来语所对应的词语(由欧洲至日本再至中国)的本义,它更多的是指与建筑物设计和建造相关
  • 普拉尚·博斯普拉尚·博斯(Prashant Bose),化名基尚(Kishan)或基尚达(Kishan da),是印度共产党(毛主义)政治局委员。曾使用化名Nirbhay Mukherjee、Kajal、Kishan-da和Mahesh。 是印度毛主义共产主
  • 尤里·奥尔洛夫尤里·费奥多罗维奇·奥尔洛夫(俄语:Юрий Фёдорович Орлов,英语:Yuri Feodorovich Orlov,1924年8月13日-)生于苏俄莫斯科,是康乃尔大学物理学与政府学教授,前苏联
  • 大吴风草属大吴风草属(学名:)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许多学者主张将该属并入橐吾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