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租理论

✍ dations ◷ 2025-04-04 06:41:42 #竞租理论

竞租理论(英语:bid rent theory)是研究随着与中央商务区(CBD)的距离增加,土地的价格和需求如何变化相关的一种地理经济理论。它指出,不同的土地使用者为了得到紧邻市中心的土地将会彼此竞价。这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零售机构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更愿意付出较高的租金去争取靠近中央商务区的土地,而对远离中央商务区的土地只愿意付出较少的租金。其原因是:越便利的区域(即与顾客联系最密切区域),收益越大。

土地使用者,无论他们是零售商、办公人员或者居住者,都为中央商务区内最便利的土地而相互竞争,他们为得到那块土地而意愿支付的金额称为“竞租”。这通常可以在“竞租曲线”中反映,其原因是最便利的土地,一般位于市中心,也就是价格最昂贵的土地。

商业(尤其是百货公司和连锁店)愿意为内部核心区位支付最昂贵的租金,因为内部核心土地对他们来说极具价值,它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广大人群而言最便利的区域。为了达到相当可观的营业额,巨大的人流对于百货商店而言至关重要,正因如此,他们愿意,也才有能力去支付极为高昂的土地租金,他们通过建造许多店面将场地的潜力价值最大化。然而,随着与核心区距离的增大,商业愿意支付的租金迅速下降。

而工业则更愿意居于外部核心区。那里可以提供给工厂更多的土地,而且也有许多优点与内部核心相同,如市场和良好的交通联系。

土地越远离中央商务区,交通联系变得越为不便,市场效应也渐弱,对于产业的吸引力随之减弱。但居民可以在这些地方购置土地,因为户主并不非常依赖这些因素,而且土地价格下降(与核心区域相比),使他们有能力负担的起。土地越远离核心区域,价格越便宜,这也是市中心平民区(多居住于排屋、公寓和高层)人口密度极高,而郊区和农村(多居住于半独立住宅,独立住宅)的人口密度更低的原因。

相关

  • 网卡主板通过:电脑网络通过:网络接口控制器(英语: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又称网络接口控制器,网络适配器(network adapter),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局域网接收器(LAN adap
  • 穆罕默德贾瓦德·巴霍纳尔穆罕默德贾瓦德·巴霍纳尔(波斯语:محمد جواد باهنر‎,1933年-1981年8月30日),曾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二任总理、伊斯兰共和党总书记。是伊朗执政党伊斯兰共和党创始
  • 鹱形目.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伊利雅胡·高德拉特艾利·高德拉特(英语:Eliyahu M. Goldratt,1947年3月31日-2011年6月11日),是以色列的一名管理学家,限制理论的创始人。
  • 大冢志穗大冢志穗(OTSUKA Shiho,1989年10月16日-),岛根县出生,日本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亦为日本国家女子曲棍球队成员。毕业于横田中学校、横田高校及天理大学。2010年11月,大冢志穗代表日本出
  • 200美元纸币200美元纸币是在美国出现过多次的恶作剧事件。恶作剧者一般出于讽刺当局的目的使用假造的200美元纸币进行消费。因为美国历史上从未发行过200美元面值的纸币,因此执法部门在
  • 李怀达李怀达(?-?),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凉武昭王李暠的孙子,西凉骁骑将军、祈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李翻的儿子。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十二月,李怀达在兄长李宝的命令下与侄子李承上表造访
  • 高桥瞳高桥瞳(1989年4月8日-)是日本女性歌手。身高147cm,宫城县出身,所属事务所是Stardust Promotion。第一张单曲《我们的去向》取得Oricon单曲榜第一位。
  • 格伦·贝尔格伦·威廉·“塔可”·贝尔 Jr.(英语:Glen William “Taco” Bell Jr.,1923年9月3日-2010年1月16日),是一位美国企业家,他创立了塔可钟连锁餐厅。贝尔于2010年1月16日因帕金森氏症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菲牧场去世,享年86岁,留下妻子玛莎、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四个孙子和三个姐妹。
  • 我 (耆那教)我(梵语:आत्मन्,罗马化:), 或称命我(英文:Jīva),佛教称之寿者相,在耆那教教义中,意指真正的自我,相当于人的灵魂。它超越了由形质所构成的、外显可见的补特伽罗,类似于婆罗门教数论派的教义中 神我的概念。在耆那教的宇宙观之中,命我是形成世界的基本原料之一。这个术语最早起源于吠陀教教义中的“梵我”,各个本土印度宗教中皆曾被使用。耆那教大致上把万物归类为两类,即基料和非基料,而命我是由基料所构成的,但并不是非命,相对于空间和时间等“不是存活着的事物”而言,命我是存活着的。虽然命我是由基料所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