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 dations ◷ 2025-04-04 06:41:17 #台北
臺北(俗字写作台北;台湾话: Tâi-pak)是位于台湾北部的都市,词义为“台湾之北”;原本做为地理名词用来泛指北台湾,19世纪末台北建城后,渐用于专指以此城池为中心发展的都市。“台北”依照定义的不同涵盖不同的范围。狭义的行政区划上指台北市,广义上则指亦可泛指台北市及周边卫星市镇相连而成的台北都会区(台北首都圈),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700多万人;有的机构定义上还会将台北都会区扩大为包括桃园市所组成的台北生活圈,人口超过920万人,面积3678平方公里,为世界第43大都会区。台北开垦的历史相当悠久,台湾原住民族部族之一的凯达格兰族(或称巴赛族、雷朗族)即世居于此。但城市规模的成形,则起始于清治时期由汉人移民建立的艋舺、大稻埕两处聚落,以及1884年完工的台北府城。1875年,清朝政府将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属淡水厅管辖的地区改置台北府,并在台北盆地内的大加腊地区择地兴建城池作为府治,并命名为台北城,“台北”之地名始正式出现。而台北城内与邻近的艋舺、大稻埕两处聚落,被合称为“三市街”,即现今的台北旧城区。台湾建省后,台北取代台南府城成为台湾的行政中心,并延续迄今。进入日治时期后,将原台北府辖区并为台北县,后又改为台北厅。日本延续以台北执政当局在台湾实施市制,在1920年以“三市街”为基础设置台北市,并延续至今;台北市成立的同年,辖区包含今日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兰县等地的台北州成立。日本执政当局对台北市区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使其成为日本经略南洋的重要基地,也奠定台北城市的发展基础。1945年二战结束后,台湾进入中华民国时期,台北市、基隆市脱离台北州成为省辖市,其余台北州的辖区则改制为台北县。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因国共战争战败而迁移首都至台北,台北成为中华民国政府失去大陆领土(国府迁台)后的统治中心;国共战争后,随中华民国政府移居台湾的大量中国大陆新住民,多数居住于台北,一度使台北的人口快速增加。而自1960年代以来,因为台湾经济的快速起飞,使得台北的外来工作人口快速增加,而其中的大部分来自于中台湾与南台湾。这些外来人口除了移入台北市,也聚居于台北市周围的卫星市镇,这使得地处台北市外围的台北县人口快速攀升,并逐渐与台北市连成一气。1967年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之前,“台北”的都市范围已逐渐扩张至接近原台北市全境,于是在1968年将士林、北投、内湖、南港、木栅、景美6个卫星城镇并入台北市。但1980年代以来,台北旧城区逐渐没落,商业重心以忠孝东路为轴线,逐渐东移至新开发的大安区与信义区一带,形成所谓的“东区”、“信义计划区”,取代台北旧城区(俗称“西区”)成为台北的发展核心。而信义计划区因为台湾政府的大力发展,更成为现今台北首要的中心商业区,台北市的市政机构也在1990年代迁移至此。另一方面,虽然台北县的总人口数早已达到升格直辖市的资格,但中央一直未予核准。在县内各界长期的争取之下,台北县于2010年12月25日正式改制为直辖市,并更名为“新北市”,成为一个以台北市外围之市镇组成的多核心都市。直至今日,台北是台湾人口最多的都会区及城区地带,也是台湾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其城市区域的范围,也已涵盖了整个台北盆地,并扩张至盆地周围山区。中华、南洋、东洋、西洋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兼容并蓄,不但使得台北成为台湾文化面向世界的橱窗,更是华语世界及汉语圈的代表城市之一。由于历史影响,台湾原住民语对于台北的称呼亦有取自台语或日语。前者如阿美族语称Taypak,后者如达悟族语曰Taihok。由于台北的城市发展本为一体,但因既有法规而分为两个行政区,故台北市、新北市有与邻近的基隆市合并为“台北都”或“大台北市”的计划。

相关

  • 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学名:Enterobacter)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生物及呈棒状的细菌,属于肠杆菌目肠杆菌科。这个属下的七个种都是病原及使宿主免疫受损的机会性感染的细菌。泌尿道
  • 细胞嗜性向性(Tropism)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指生物(多数为植物)受环境因素刺激而向某特定方向生长的现象。向性有正向性(朝向刺激而生长)和负向性(反向刺激而生长)的分别。
  • 草食动物在动物学上,草食性是指主要食物为植物的动物。而一些选择不吃肉类的人则被称为素食者。实际上“草食性”并非指“吃草”的动物,还包括吃木质、花粉、花蜜、水果、谷物等。在英
  • 船舶污染船舶污染源可分为油类与非油类之两大污染源。非油类污染源: 船舶生活污水、有毒液体物质、船舶垃圾、来自船舶空气污染……等等。造成船舶油污染的原因可分为 :意外性的排泄
  • TdT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末端转移酶),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显示出未成熟的、"前B","前T淋巴细胞"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淋巴瘤细胞"
  • 羊肉羊肉是指从羊身上得出的肉,古时称为羖肉、羝肉、羯肉,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小于一岁的羊称为羔羊,其肉称为羔羊肉。羊肉肉质与牛肉相似,但肉味较浓。羊肉较猪肉的肉质要细嫩
  • 会议会议 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交、公关、政治、意见交流、讯息传播及沟通的活动,由两位或多位人士参与。会议是一种社会科学,也是一种人文艺术,成功与失败,在于与会者及各方的诚意及
  • Ssub2/subBrsub2/sub二溴化二硫在室温下是一种红色液体,化学式为S2Br2。将溴和硫封闭于管内加热,再进行减压蒸馏可得二溴化二硫。高纯度的二溴化二硫可由溴化氢与二氯化二硫反应制得,其他溴化硫也
  • 母校母校(拉丁语:alma mater,美式英语发音:/ˈælmə ˈmeɪtər/,英式英语发音:/ˈɑːlmə ˈmɑːtər/),源自拉丁语,本意“母亲的哺乳”,词源与校歌相通,是一个使用于古罗马各式地母神
  • 奎师那河克里希纳河(Krishna River,马拉提语:कृष्णा नदी,卡纳达语:ಕೃಷ್ಣಾ ನದಿ,泰卢固语:కృష్ణా నది)是印度中南部最长的河流之一,河道全长1,400公里。克里希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