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和约

✍ dations ◷ 2025-08-13 05:03:26 #辛丑和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大清与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十一国在义和团运动结束、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被认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7日(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故名辛丑条约,亦有“九七皇耻”一说。原条约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存于台湾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皇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正式名称为《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中国与十一国关于赔偿1900年动乱的最后协定》),和约有中文与法文版本,但以法文为准。参与八国联军的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有分割中国领土的野心,俄国意在用其他条约获得中国东北的领土。英美则以商业利益为重,希望保持中国门户开放,并对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要求清政府割地,而只要求巨额的赔款。当时清朝政府内部有建议将首都迁往内地(西安)、继续与联军作战的建议。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队了。义和团已经战败,山东以南省份的总督们早在义和团期间就已经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东南互保),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决定。因此清政府决定签署这个条约来保存自己。代表中国方面签署辛丑条约的是庆亲王奕劻和北洋大臣李鸿章,代表外国签署辛丑条约的是各国驻中国的大使等(例如代表英国的萨道义等)。条约于1901年9月7日签署,共12款,外加19条附件。“辛丑条约”后,中国要负担巨大的赔款,百姓承受的苦难更深。此外,外国获准在中国首都和一些要塞地方驻军,此举为1937年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埋下祸根。这场动乱也使中国的立宪派和国人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因而纷纷支持反清的革命运动。清朝4亿5千万两的赔偿金额,若包括利息支付则高达8亿5千万两,但当时清朝政府预算不到1亿两,导致海关税收也被作为赔偿的来源。平均当时中国人每人须赔偿一两,在法文合约版本赔偿金额的是450百万,而中文版本是450兆两(当时“兆”指的是“百万”而非“万亿”)。清朝履行支付造成后来清末新政受到影响,且为防止被侵略,国家投资以军备优先,使北洋军统帅袁世凯权势大增。而依靠列国及外国资本银行的借款,加强对外国的依赖,民众在增税压力下及穷困生活对清朝感到不满,最终加速清朝灭亡。慈禧太后一直被视为义和团事件的罪魁祸首,因此李鸿章在“惩办祸首”的问题上与列强多番据理力争,最后得到保证,列强在“惩办祸首”的条款中不提及慈禧太后的名字,变相不再追究慈禧在义和团事件中的主要责任。辛丑条约赔款在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之前,最初须由中华民国承受;之后,各国由于考虑到中华民国支付赔偿的压力,担心国际舆论批判及损及本国在中国的权益,部分赔款得以免除或废除。总计其他国家份额为40%,加上德国与奥地利的20.91%、美国的7.32%、苏联的28.97%,北洋政府已有98%的赔款得以免付,到1927年,各国几乎完全撤销了中国对赔款的支付,并将款项用于中国国内。辛丑条约合计赔款6亿5千万两,各国赔偿最迟于1938年结束。

相关

  • 阿拉伯地区阿拉伯世界主要城市阿拉伯世界(阿拉伯语:العالم العربي‎)是指分布于西亚和北非,主要以阿拉伯语作为主要语言的国家。从西边的毛里塔尼亚延伸至东边的阿曼,横跨非洲
  • 辛格彼得·辛格(英语:Peter Albert David Singer 1946年7月6日-)著名澳大利亚哲学家,现代效益主义代表人物,动物解放运动活动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应用
  • 页岩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云母、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根据其混入物的成分
  •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可以指:
  • 湿度计湿度计,度量湿度的仪器,湿度计分为“毛发湿度计”和“干球湿球温度计”(干球温度计以及湿球温度计,两种组合而成)两种,在干球湿球温度计中,湿球是水银玻璃管式干湿表,玻璃球被湿
  • 眩晕 (小说)《眩晕》(日语:眩暈,英语:Vertigo)是日本推理作家岛田庄司的推理小说,为其笔下的侦探御手洗洁系列小说。御手洗洁从东大教授古井猛彦处得到了一篇奇怪的手记,手记中记录了作者三崎
  • 姆瓦纳瓦萨利维·帕特里克·姆瓦纳瓦萨(英文Levy Patrick Mwanawasa,1948年9月3日-2008年8月19日),赞比亚总统(2002—2008),2002年1月首次当选。姆瓦纳瓦萨出生于穆富利拉,在赞比亚大学获得法律
  • 达豪集中营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玛尔特·戈蒂耶玛尔特·戈蒂耶(Marthe Gautier,1925年9月10日-)是一位法国医生,同时也是一位研究人员,正是她发现了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的病因。这个发现长期被归功于Jerome Lejeune,但现在科
  • 马斯特里赫特期马斯特里赫特期又称馬斯垂克期、麦斯里希特期。(英语:Maastrichtian)是白垩纪,亦即中生代最后的一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72.1–66百万年前。在本时期末期发生了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