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晶格

✍ dations ◷ 2025-09-07 03:20:17 #凝聚体物理学,自旋电子学

超晶格(英语:superlattice)是两种或多种材料构成的周期性交替层结构。通常每一层的厚度在几个纳米的数量级。20世纪初,人们通过X射线衍射发现了超晶格的现象。

超晶格结构中,当两种薄层材料的厚度和周期长度小于电子平均自由程时,整个电子系统进入量子领域,产生量子尺寸效应。此时,夹在两个垒层间的阱就是量子阱(英语:quantum well)。

1970年美国IBM实验室的江崎玲于奈(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朱兆祥提出了超晶格的概念。他们设想如果用两种晶格匹配很好的半导体材料交替地生长周期性结构,每层材料的厚度在100nm以下,则电子沿生长方向的运动将会产生振荡,可用于制造微波器件。两年以后,此设想在一种分子束外延设备上得以实现。超晶格材料是两种不同组元以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的薄层交替生长并保持严格周期性的多层膜,事实上就是特定形式的层状精细复合材料。

超晶格又分以下几种

1.组分超晶格:如果超晶格材料的一个重复单元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薄层构成,则叫做组分超晶格。

2.掺杂超晶格:在同一种半导体中,用交替地改变掺杂类型的方法获得的新型人造周期性结构的半导体材料。

掺杂超晶格的优点:任何一种半导体材料只要很好控制掺杂类型都可以做成超晶格;多层结构的完整性非常好,由于掺杂量一般比较小,杂质引起的晶格畸变也较小,掺杂超晶格中没有像组分超晶格那样明显的异质界面;掺杂超晶格的有效能量隙可以具有从零到位调制的基体材料能量隙之间的任何值,取决于各分层厚度和掺杂浓度的选择。

3.多维超晶格:在多个维度上有两种或多种材料构成周期性交替结构的超晶格称为多维超晶格。利用光刻、腐蚀及超薄层生长技术等相结合可以生长多维超晶格。

4.应变超晶格:异质结构中,每层厚度足够薄,且晶格失配度不大于7%~9%时,则界面上的应力可以把两侧晶格连在一起而不产生界面失配位错,此时晶格完全处在弹性应变状态。利用这种特性制成的晶格失配度较大材料体系的超晶格称为应变超晶格。

相关

  • 口腔癌口腔癌是口腔内软或硬组织出现不正常的恶性增生或病变,大多发生在年老的人身上,具蔓延性,并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口腔癌包括口腔中健康细胞的逐渐突变通过多种方式发生。根据口
  • 印度卢比印度卢比(印地语:रुपया)是印度的法定货币,通常会使用Rs作为简写,ISO 4217的编码则为INR。2010年7月15日,印度政府宣布启用新的货币符号(₹)。在当地,卢比在不同地区有不少别名,有
  • 欧洲检察官组织欧洲司法合作组织(Eurojust)是欧盟刑事司法合作(Judicial Cooperation in Criminal Matters, JCCM)的一部分。主要任务范围是打击恐怖主义,打击和预防武器走私、毒品走私、贩卖人
  • 赫尔维蒂娅赫尔维蒂娅(拉丁语:Helvetia)是瑞士联邦的象征。这一名称和瑞士的官方名称“赫尔维蒂亚邦联”都源于罗马帝国征服瑞士高原之前当地的居民赫尔维蒂人。赫尔维蒂娅通常为头戴桂冠
  • 宽果省宽果省(法语:Province du Kwango)是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的一个省,首府根盖(Kenge),与安哥拉接壤,人口1,994,036(2005年),面积89,874平方公里。
  • 无常 (伊斯兰教)无常一词是回族的伊斯兰教用语,表示肉身的死亡,也有人称之为“毛提”(阿拉伯语:موت‎,mawt,有时也使用音近的汉语既有词“殁”)或“归真”。除回族外,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也称
  • 张煦张煦(1913年11月6日-2015年9月13日),生于江苏无锡,中国通信工程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4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
  •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西班牙语:Gabriela Mistral,1889年4月7日-1957年1月10日)是智利作家和诗人,原名卢西拉·德玛丽亚·德尔佩尔佩图奥·索科罗·戈多伊·阿尔卡亚加(Lucila de M
  • 黄光昇黄光升(1506年-1586年) ,字明举,号癸峰。福建晋江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己丑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福建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进士。授长兴县知县,选刑
  • 弗兰西丝·康罗伊弗兰西丝·康罗伊(英语:Frances Conroy,1953年11月13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沃尔顿县门罗,美国女演员。1953年,康罗伊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沃尔顿县门罗 (佐治亚州),父亲是一个企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