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

✍ dations ◷ 2025-08-30 01:49:05 #月相
月相,是由地球上所观看之月光形态。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之部分反射太阳光,才可见发亮,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之阴暗面。根据天文学,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相对位置不断规律地变化,使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明之部分,造成月相盈亏圆缺之变化。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日,历法中之朔望月源于此。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朔;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新月”。当地月联线和日月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们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是弦月(半月,因为月球亮部的圆弧如同弓柄,近似直线的黑影边缘如弓箭的弦,故得名)。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日,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 * 360 / 389.11 = 27.32天。月相不包括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之月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白道面)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之间有5度夹角,因此新月或满月时月地日之间往往并非完全是一条直线。当月地日之间完全是一条直线时就可以观察到日食(新月时)或月食(满月时)。正是由于这5度的倾斜,每月都有朔和满月然而并非每月都有月蚀和日食。对地球中低纬度区的观察者来说,月球永远是东升西落,北半球月球中天方位偏南,而南半球则偏北;而月升至月落大约都是半日的时间,但若月亮在天空的期间是白昼,则通常很难被注意到。月球在各个阶段的相位,依照下列的顺序皆有特定的名称:当太阳和月球对齐在地球的同一侧,月球是朔,而月球朝向地球的是未被阳光照亮的一侧。当月球的亮面渐增(从地球看见的明亮表面逐渐增加),月相的变化依序是朔、新月、眉月、上弦月、盈凸月、和满月的相位,然后成为亏凸月、下弦月、残月和晦。虽然眉月较为普通与常见,但眉月和残月的位置是互换的,上弦月和下弦月有时也被称为半月。值得注意的是,从中文的语源上来说,上弦月是指农历每月“上旬”的弦月,而不是因月相为月亮开口朝上(即假想的弓弦在上);下弦月是指农历每月“下旬”的弦月,也不是因月亮开口朝下(即弦在下)。实际上,上、下弦月的月相也不一定如此。不过,若在上半夜看到弦月,即可肯定其为上弦月;若在下半夜看到弦月,即可肯定其为下弦月,但这并非其名称典故。当一个被照亮一半的球体被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时,可见到的被照明区域是一个被圆和椭圆(椭圆的长轴和圆的直径是一致的)的交集所定义的二度空间(平面)。如果半椭圆相对于半圆是凸出的,则这种形状是凸月(凸起朝外);如果半椭圆相对于半圆是凹下的,则这种形状是眉月或残月(凹下朝内)。在北半球,如果月球的左边是黑暗的,则明亮的部分会逐渐增加,同时月球会逐渐凸起(朝向满月接近)。如果月球的右侧是黑暗的,则明亮的部分会逐渐缩减,同时月球会逐渐凹陷(朝向残月接近)。假设观测者是在北半球(面向南方),则月球逐渐增亮的部分永远都是右边的部分。历月的平均长度是一年的1/12,大约是30.4天左右,而月球相位(朔望月)的循环周期平均是29.53天。因此,月球相位的每个阶段在每个月平均都会持续的提前一天。如果你在一个月的每一天都拍摄月球的相位,从日落后的黄昏开始,然后每天延后约25分钟拍摄,然后在日出之前的凌晨结束,你可以创建出如同图示的2005年5月8日至2005年6月6日的完整月相复合图。但要注意在5月20日没有图像,因为在5月19日晚间的子夜之前拍了一张,而下一张在5月20日晚间的子夜之后,已经是5月21日才拍摄。同样的,如果你观察月历上月球出没的时间,有时候也有某一天会被跳过去(即当天没有月出或月没)。当月亮在升起的时间接近某一天的子夜之前,则下一次再升起时就会在第二天子夜之后而跳过了一天(月没和中天有是相同的状况)。这种跳过一天的现象是人为的历法造成的,并不是月球的行为古怪。

相关

  • NTA荷兰皇家图书馆(荷兰文:Koninklijke Bibliotheek, KB)位于海牙,成立于1798年,是荷兰的国家图书馆。目前的馆名是1806年路易·波拿巴所命名。皇家图书馆在1993年成为独立机构,但其
  • 新拉丁语新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ina temporis humanistici、英语:New Latin 或 Neo-Latin)指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20世纪前(约1375年至1900年之间)这段时间在学者间与科学文献上使用的拉
  •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英语:Hepatitis B virus)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完
  • 加里西亚语加利西亚语(加利西亚语:galego)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西班牙官方语言之一。母语人口主要分布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自治区和葡萄牙,共约三至四百万。ISO 639语言编码为gl和glg
  • 杰克·施泰因贝格尔杰克·施泰因贝格尔(德语:Jack Steinberger,1921年5月25日-),生于德国巴特基辛根,德国裔美国物理学家。1962年他与利昂·莱德曼和梅尔文·施瓦茨一起发现了
  • 5f11 7s22, 8, 18, 32, 29, 8, 2主条目:锿的同位素锿(英语:Einsteinium,台湾称鑀,旧译作䥺)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符号为Es,原子序为99。锿是第7个超铀元素,属于锕系元素。锿是在1952年
  • 泽西岛泽西(Jersey),英国王冠属地,位于诺曼地半岛外海20公里处的海面上,是英吉利海峡靠近法国海岸线的海峡群岛里,面积与人口数都最大的一座。泽西岛与周边两座无人岛群——曼逵尔(Minqui
  • 满屋裕明满屋裕明(日语:満屋 裕明/みつや ひろあき Mitsuya Hiroaki,1950年8月9日-),日本病毒学家,专长HIV治疗。现任熊本大学医学部内科学教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逆转录病毒感染部部长、
  • 酰亚胺酰亚胺(Imide)中,氮原子与两个羰基相连,通式为R1-C(O)-N(R2)-C(O)-R3。它一般由氨或伯胺与羧酸或酸酐反应制备。常见的酰亚胺如邻苯二甲酰亚胺、琥珀酰亚胺、N-溴代琥珀酰亚胺、
  • 维克多·特纳维克多·威特·特纳 (Victor Witter Turner,1920年5月28日-1983年12月18日),苏格兰文化人类学家,因他的象征、仪式与通过仪式的研究作品而闻名。他的作品,连同克利弗德·格尔茨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