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区位
✍ dations ◷ 2025-09-02 12:49:26 #生态区位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又称小生境、生态区位、生态栖位或是生态龛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生态位的概念是由Joseph Grinnell于1917年首次提出的。这个概念在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比如市场营销方面的“利基”概念。群落生境(其同义词为栖息地)只是生态位这个概念的一部分。生态位的含义远不止是“生活空间”(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它是生物生存的依据)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种在其群落生境中的功能作用,而且它带有构成群落生境的自然因素所留下的烙印。它是一个物种为求生存而所需的广义“资源”。例如:蝙蝠需要在某地夜间捕食蚊子。这里面某地的自然因素(例如空气质量,其他关系到蝙蝠栖息地的因素),蝙蝠夜间运动的可行性,蚊子都是蝙蝠的生态位的一部分。一个物种只能占有一个生态位。生态位的环境因素(温度,食物,地表湿度,生存环境等)的综合,构成概念生态位空间。这是一种n维超体积,但出于可视化的原因会将它简化为二维或三维龛位图进行显示。每种环境因素成为一个维度。在两个生态龛位中,考虑观察的维度越多,两个生态龛位的差别就越明显,越容易被区分开来。生态位分两个层次:人们可以从特殊的性质或角度考虑,定义更多的生态位:两个地区,虽然地理上被分隔,但却有着相似的非生物因素,在这两个地区生活的物种会占有相似的生态位。这会导致趋同演化的发生,即是两个物种虽然无亲缘关系,但却各自独立的发展出相似的身体构造去适应环境。南极的捕鱼能手,不会飞的鸟——企鹅和已灭绝的欧洲的大海雀一样占有相似的生态位。澳洲的袋鼹和欧洲的田鼠都有挖土铲的前肢,它们在泥土中挖掘通道,捕食细小的动物,它们占有相似的细小地下肉食性动物生态位。对于一个地理上不存在分隔的生态系统中,在生态平衡时,各个生物的生态位原则上不重合。若有重合,那么必然是不稳定的,它必然会通过物种间的竞争来削减生态位的重叠,直到平衡为止。竞争,比如需要相似生态位的入侵物种的进入,会导原生物种存在区域减少。如果存在区域太小,会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就是竞争排除原则。进化导致的是两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少竞争的机会。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拉帕戈斯群岛的达尔文雀的进化(适应辐射)。换句话说,进化以及新的物种出现的重要原因是空余的生态位出现了,而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灾难或者地理分隔导致的。生态位的数量与生态系统的气候,地理和生物因素有关。相应的物种数会因这些因素的差异导致有很大的不同。极地,例如格陵兰的冰川,南极洲或是高原的生态位数就不及热带的原始森林或是珊瑚礁的多。
相关
- 疟色素疟色素(英语:Hemozoin)是由一些血液寄生虫消化血液而形成的副产品。这些嗜血生物如疟原虫(Plasmodium),红猎蝽(Rhodnius)和血吸虫(Schistosom)消化血红蛋白并释放大量游离血红素,是血红
- 李希梅尔里西梅尔(Ricimer,或译李希梅尔,约405年-472年),苏维汇人,在5世纪中的西罗马帝国掌握政治实权多年。他青年时期在埃提乌斯军队服役,父母都是蛮族。450年进入政治界。472年,里西梅尔去
- 男性健康男性健康(Men's health)是有关男性的健康议题,依WHO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虚弱之消除,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男性和女性健康议题上的差异可能是因为生理因
- 三氯氧磷三氯氧磷(分子式:POCl3),也称作磷酰氯,室温下为无色液体。它在潮湿空气中发烟,水解为磷酸及具刺激性的盐酸液滴。工业上由三氯化磷与氧气或五氧化二磷反应制备,主要用作生产磷酸酯
- Zr锆(原子量:91.224(2))共有39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鿔5f14 6d10 7s22, 8, 18, 32, 32, 18, 2第一:1154.9 kJ·mol−1 第二:2170.0 kJ·mol−1 第三:3164.7 kJ·mol−1 (六方密排主条目:[[鎶的同位素]]'鎶'(Copernicium)是一种人工合成
- 在线百科全书列表网络百科全书是可以透过电脑在网络上浏览的百科全书。当中包括:
- 吸电子基团诱导效应,即因分子中原子或基团极性(电负性)不同而致使成键电子云在原子链上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其本质是静电感应。电子云偏向电负性较强的基团或原子(如氟)移动。诱导效应的
- 伯努利定律伯努利原理(英语:Bernoulli's principle),又称伯努利定律或柏努利定律(英语:Bernoulli's Law),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定律,由瑞士流体物理学家丹尼尔·伯努利于1738年出版他的理论《Hydr
- 罗摩衍那《罗摩衍那》(梵语:रामायण,Rāmāyaṇa,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另一部是《摩诃婆罗多》。作者是诗人蚁垤,或译跋弥(Valmiki),共分为七章,24,000对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