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

✍ dations ◷ 2025-09-13 03:18:49 #2012—2013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

2012-2013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在2012年11月15日开始,并在2013年4月30日完结(某些地区的热带气旋季在2013年5月15日完结)。

此文内容只包含在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热带气旋的介绍。

风暴是由留尼汪气象部发出报告。如果一个热带低气压在南纬0-40度,东经31-55度之间增强为中度热带风暴的话,马达加斯加就会为它命名。如果一个热带低气压在南纬0-40度,东经55-90度之间增强为中度热带风暴的话,毛里求斯就会为它命名。

如果一个热带低气压在南纬0-40度,东经31-90度之间增强为中等热带风暴的话,马达加斯加或毛里求斯就会为它命名。由于每年都会有新的名字清单,所以不用停用名字。

以下所有气旋的强度及其他相关资讯均以留尼汪气象部公报为准。

10月12日,一个热带扰动生成于查戈斯群岛附近,美国海军实验室给予编号91S,发展初期该扰动螺旋性明显,不久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对他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不久以后当地机构留尼汪认为该系统位于迪戈加西亚岛一带,同日下午JTWC将其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给予国际编号01S,隔天(13日)留尼汪指出,该扰动已增强为一个热带风暴,并命名为Anais(阿奈),之后Anais发展较为快速,JTWC很快就将它升格为二级气旋,留尼汪也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10月14日留尼汪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气旋(95节),不久后再将强度上调为100节,并宣布阿奈是西南印度洋风季最早生成的强烈热带气旋,10月15日午后阿奈强度开始减弱,隔日降级为一级热带气旋,10月17日减弱为热带风暴,10月18日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并持续向西南方前进,JTWC与MFR相继发出最后报告。

11月17日一个低气压形成于南印度洋,NRL给予编号96S并给予评级LOW,不久后受到热带扰动95S引进干空气影响发展一度受限,JTWC取消其评级,11月22日结构转好,JTWC再次给予评价LOW,隔日升至MEDIUM,11月24日上午MFR将其升格为03R,并开始构建底层风眼,不久JTWC亦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同日下午系统高层风眼隐现,JTWC升格02S,MFR将其命名为Boldwin(宝盈)。

11月29日一个热带扰动生成于印尼西南方海面上,NRL编号为98S,12月1日JTWC评级为LOW,12月5日评级为MEDIUM,12月6日上午JTWC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同日下午MFR升格为热带扰动04R,晚间JTWC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编号03S,MFR也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12月7日中午JTWC升格为热带风暴,下午MFR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并命名为Claudia(克劳迪娅),12月8日JTWC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中午再升格为二级,并且于晚间再调升为三级气旋。12月13日转化为温带气旋。

早于2012年12月27日,一股热带扰动印度尼西亚以西近赤道的南印度洋上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临时编号97S。12月28日10:30 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为LOW,12月30日18:00 UTC升级MEDIUM,2013年1月1日23:30 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但于1月3日22:00 UTC取消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月6日上午降级LOW,下午取消评级,其间法国气象局一直认为其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几率低,未给予编号。其后该扰动一直在海上徘徊,1月11日22:00 UTC再次评为LOW,1月12日12:50 UTC法国气象局编号为热带扰动6,15:30 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8:49 UTC法国气象局升级为热带低气压,21:00 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正式编号为09S。1月13日毛里求斯命名为Emang(伊芒)。

2013年2月19日,马达加斯加将其命名为"Haruna"(哈伦纳)。

2月22日01:00UTC,哈伦纳在马达加斯加阿齐莫-安德列发那区图利亚拉海岸登陆。

2月23日04:00UTC,哈伦纳从马达加斯加阿诺西区马哈塔拉基(英语:Mahatalaky)移入海洋。

除了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低气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11月8日一个低压区形成于南印度洋,美国海军实验室编号为95S,11月9日JTWC评级为LOW,隔日升级至MEDIUM,11月11日系统的结构分裂成3块并使整体强度减弱,11月12日JTWC取消其MEDIUM的评级,11月15日结构好转,重新评级为MEDIUM,MFR升格为02R,11月16日系统卷入干空气并进入强风切区,结构再次转坏,JTWC将评级降为LOW,不久撤除其编号。

西南印度洋的热带气旋是由世界气象组织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委员会命名。由毛里求斯、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舌尔、南非、斯威士兰、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博茨瓦纳、科摩罗、莱索托和马达加斯加提供名字。当热带气旋在东经55度以西达到“中度热带风暴”的强度,位于马达加斯加的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就会为该系统命名。当热带气旋在东经55度及东经90度之间达到“中度热带风暴”的强度,位于毛里求斯的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就会为该系统命名。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粗体名称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橙色表示下一个即将使用的热带气旋名称。

相关

  • 蛙生蛙粪霉蛙生蛙粪霉(学名:Basidiobolus ranarum)是属于虫霉目蛙粪霉科蛙粪霉属的一种真菌,腐生在青蛙等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粪便或土壤等基物上。该种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非洲、美
  • 哈卡斯人哈卡斯人(Khakas) 亦作Khakas或Hakas,又称“米努辛斯克鞑靼人”、阿巴坎鞑靼人,“叶尼塞鞑靼人”、叶尼塞土耳其人等,属蒙古人种西伯利亚类型。使用哈卡斯语,分萨盖、卡钦、克孜尔
  • 罗马军团罗马军团(英语:Roman legion,源自拉丁语:legio,意为军衔)为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时期的正规军队,以其高效的适应性及机动性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地区。按照古罗马传统,一旦有战争爆发,执
  • UbsUnbiseptium是尚未被发现的化学元素,其原子序为127,符号为Ubs。它是紧接着Ubh之后的元素,而Ubh预计会是稳定岛上最稳定的元素。该元素的全称unbiseptium是运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
  • 皇家金奖皇家金奖(Royal Gold Medal)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每年颁发的一个建筑类奖项,以奖励在建筑界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和团体。它的第一位得主是查尔斯·罗伯特·科克雷尔(1848),后世得主包
  • 油光斗笠油光斗笠(侗语:deml yuc),又称“马尾斗笠”,是一种竹编雨具,亦是一种工艺品。主产于三穗、芷江两县,以芷江县编制的最为著名。蔑匠在两层竹蔑套之间夹铺一层白布或马尾、棕丝等,再涂
  • 泰宁站泰宁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丰岩村,是向莆铁路上的火车站,于2013年9月26日启用营运,现由南昌铁路局永安车务段管辖。建筑主要是以徽派建筑为主,白墙、小
  • 伊基克体育会伊基克SADP体育会(Club Deportes Iquique S.A.D.P.),智利一支职业足球会,位于伊基克,目前于智甲作赛。球会于1978年5月21日成立,是两支球会卡云查及艾斯迪拉的合并而成,球会主场为泰亚拿球场,可容纳12,000人。伊基克已在智甲打滚约20个球季。曾三度赢得智利杯,包括1980、2010及2014,亦因此得到参与南美自由杯及南美球会杯的参赛资格。
  • 斯蒂芬·马瑟斯蒂芬·廷·马瑟(Stephen Tyng Mather,1867年7月4日-1930年1月22日) 是一名美国实业家和环保主义者。他是一家硼砂开采公司(Thorkildsen-Mather Borax Company)的老板、百万富翁,还推动建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并担任首任局长。他于1867年7月4日出生于旧金山,名字来自纽约圣公会牧师斯蒂芬·廷(Stephen H. Tyng),后者是他父母他约瑟夫·W·马瑟(Joseph W. Mather)和伯莎·杰迈玛·沃克(Bertha Jemima Walk
  • 分部求和法分部求和法(英语:Summation by parts)也叫阿贝尔变换(英语:Abel transformation,有别于Abel transform)或阿贝尔引理(英语:Abel's lemma)是求和的一种方法。设 { f k } {\displaystyle \{f_{k}\}}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