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裙

✍ dations ◷ 2025-10-23 06:32:50 #裙子,服装文化

男裙是指男性所着的裙子。虽然现今裙子多被认为是女装,但在世界部分地区以及历史上的一定时期内,男子着裙者并不少见,至今仍常见于传统服饰中,例如热带地区的男性服饰,阿拉伯的各式罩袍,以及英国的苏格兰羊毛裙等男子裙仍十分常见。

在北美与欧洲的大部分地方,除非是著传统服饰,男人穿裙子通常被看做是女性角色的体现。尽管如此,人们做了各种男人穿裙的种种尝试,然而取得的成功很少,且遭受了相当的习惯阻力。

苏格兰裙,是苏格兰高地的民族服装,一种以格子花纹布料制造的及膝裙子,常被用作仪仗队制服。

1960年代,一场打破传统(欧美)男女服装界限的运动被广泛发起。这场时尚运动的目的是消灭男女服装的差异。但实际行动上,通常是女性穿着男性服装,如衬衫与裤子。相反的,男性却很少采用女式服装。

1980年代, 一些男性名流穿着裙装,服装设计师如尚-保罗·高缇耶、乔治·亚曼尼、约翰·加利亚诺、高田贤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等试图推动男人穿裙的设想,但未推广开来。男性穿裙仍然被与女性化联系在一起。

2003年,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了一场男裙展览,展览名为“勇敢的心:男人穿上裙子”。

在热带地区,男子裙则是很常见的传统服装。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地区的男性筒裙称为纱笼。而缅甸男子穿的筒裙,则称为“笼基”(笼吉)。

位于西亚的也门,当地男子通常四季皆着裙

中国古代男女皆穿裙。《辞海》释“裙”:“古谓下裳,男女通用”。六朝之时,男子着裙颇为盛行。裙子与木屐是六朝贵族子弟的常见装束,成语“裙屐少年”即源于此时。

由于气候炎热,索马里男子也有穿裙子的习俗。

在斐济,汤加,库克群岛等南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男子着裙也很普遍。

在故事中,男性角色穿裙的一个著名例子是科幻电视剧《星际旅行:下一代》中较早几集中的若干情节。

相关

  • 芽生噬菌体科芽生噬菌体属 Plasmavirus芽生噬菌体科(拉丁语学名:Plasmaviridae)是一种拥有环状、双链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的噬菌体,它只有一个属:芽生噬菌体属。芽生噬菌体科噬菌体没有糖衣,其脱
  • 脱磷酸裸盖菇素脱磷酸裸盖菇素是一种致幻性蘑菇生物碱,与磷酸化的裸盖菇素共见于多数迷幻蘑菇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一类精神药品。其精神作用多变,一般作用时间在3-8小时。可由裸盖菇素
  • PbO一氧化铅,化学式PbO,俗称铅黄、黄丹、密陀僧。为两性氧化物,常温时为淡黄色结晶粉末。一氧化铅在唐代由波斯传入中国,密陀僧就是波斯语mirdasang的对音,当时用作治疗痔疮的药物。
  • 三聚甲醛多聚甲醛(IUPAC命名Polyoxymethylene,POM)(或称聚甲醛;聚缩醛),为甲醛的聚合物(高分子量聚甲醛),一般结构长度有八到一百个单位。长链多聚甲醛常用制作于耐热塑胶, 又称聚甲醛塑胶(POE,杜
  • 国际社会国际社会一词,通常被用来指涉:国际社会的成员受国际法与国际习惯法的期待约束,而对和平、人权、人性尊严等普世价值均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
  • 雀类雀科(学名:Passeridae)又名麻雀科,为鸟纲雀形目的一个科。本科有8属43种。
  • 双杂合系统酵母菌双杂合系统,英文为Yeast two-hybrid system,亦简称Two-hybrid screening,是一种研究蛋白质交互作用 或蛋白质和DNA交互作用的实验技术。此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报导基因上游
  • 高雄港港史馆坐标:22°37′06″N 120°16′46″E / 22.618282°N 120.279443°E / 22.618282; 120.279443高雄港港史馆位于台湾高雄市鼓山区,于民国九十二年(2003)年2月6日公告为历史建筑。
  • 无翼鸟目无翼鸟目(学名:Apterygiformes)是古颚总目中体型最小的成员。由于它们栖息于南太平洋的岛上,加上没有天然的敌人,翅膀在无用武之地而已经高度退化至外观上不可见。 无翼鸟目中包
  • 台北基督学院台北基督学院位于关渡大桥旁,于2012年5月获中华民国教育部核准按《宗教研修学院设立办法》立案为“台北基督学院”,下设基督教博雅学系,为台湾第一所立案的基督教博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