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区

✍ dations ◷ 2025-11-16 13:17:45 #硚口区

硚口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市辖区,位于长江、汉水交汇处,是武汉三镇中汉口的一部分。硚口东临武汉中央商务区(CBD)和汉口商业中心区,南临汉水紧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临东方马城,北临台商投资区,是武汉市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心城区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腹地。区内汉正街为清朝汉口镇正街,现以汉正街市场驰名。[2]常住总人口约67万人,区人民政府驻韩家墩街道沿河大道518号。

明朝汉水改道,形成汉口。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为了使汉正街地区的街市、商店、居民不受水淹,当时汉阳通判袁焻在硚口修筑长堤,堤外因取土挖成玉带河。在河与汉江相连处的河口,修建了一座石桥,因而此地被称之为“硚口”。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汉口又修城垣,城外护城河也连汉江,河口修桥的地带也取名“硚口”,为区别便分别称为“大硚口”、“小硚口”。后汉口城垣拆除,玉带河、护城河淤塞,石桥也废毁不存,但“硚口”地名仍沿用至今。[3]

坊间有一些说法认为保寿桥上刻着的“硚”字是硚口的区名来源[4],但大小硚口的地名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已经形成,在玉带门(今硚口路一带)而不在保寿桥所在的汉正街道一带,见左图。

解放前汉口市无硚口行政建置。1950年11月,武汉市第二区人民政府成立,管理硚口片区。1952年6月,武汉市第二区改称硚口区,辖街道20个。期间区人民政府曾改称区人民委员会、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2月恢复原名。[5]

硚口区现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2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1]:58:[11]

古田街道、​韩家墩街道、​宗关街道、​汉水桥街道、​宝丰街道、​荣华街道、​汉中街道、​汉正街道、​六角亭街道、​长丰街道和易家街道。

武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硚口常住人口为666661人[12],男性人口占比50.52%,女性人口占比49.48%,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1.76%,15-59岁占比66.62%,60岁以上占比21.62%,65岁以上占比14.07%。

2016年,硚口区户籍总人口524620人,其中农业人口593人,非农业人口524027人,共有汉、回、满、土家等27个民族。[1]:58

硚口区诞生、培养了许多世界冠军,包括[13]:

2016年,硚口区地区生产总值599.3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7.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40.66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458.70亿元,增长6.8%。(无第一产业)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57亿元,下降41.5%,完成外贸出口创汇总额34658万美元,下降24.56%,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01.77亿元,增长15.09%。[1]:59,312-318

2016年,硚口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652元,增长8.91%。全年新增就业人数4.68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67人。[1]:320

至2016年,硚口区内有三环线、汉西路二环线、沿河大道、解放大道等快速路1条、主干道18条、次干道22条、支路68条。[1]:59

武汉地铁1号线、3号线、6号线穿过硚口。硚口区共有汉江公路桥5座(晴川桥、江汉桥、月湖桥、知音桥、古田桥)、铁路桥1座。

相关

  • 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也称为韩森氏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麻风病的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µm,宽约0.2-0.6µm,抗酸染色呈红色(抗酸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菌。于1873年由挪威医生
  • 休达休达(西班牙语:Ceuta,柏柏尔语:Sebta,阿拉伯语:سبتة‎,转写:Sabtah,后两者音译为“塞卜泰”),是西班牙两个海外自治市之一 (另外一个是梅利利亚),位于非洲马格里布的最北部,直布罗陀海
  • B05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B05(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 垃圾信件垃圾电邮(英语:email spam)是滥发电子消息中最常见的一种,指的就是“不请自来,未经用户许可就塞入信箱的电子邮件”。垃圾电邮的主要特性包括:垃圾电邮的防制:“SPAM”最初是一个罐
  • 306年
  •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英文Academy for Advance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缩写AAIS)成立于2006年4月4日,是北京大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首任院长为韩启德院士。现任院长为韩启
  • 沙斐仪派沙斐仪派(阿拉伯语:شافعي‎,拉丁化Šāfiʿī ;英语:Shafi'i),又译作沙菲仪派、沙菲耶派,是逊尼派伊斯兰四大教法学中的一大派别,由阿拉伯学者穆罕默德·本·伊德里斯·沙斐仪于
  • 那加丘陵纳加丘陵是南亚的丘陵,即野人山,位于缅甸西北部和印度东部之间接壤的边境,属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由6座锥状峰组成,最高点海拔高度3,827米。
  • 约恩·克里斯滕森-达尔斯高约恩·克里斯滕森-达尔斯高(丹麦语:Jørgen Christensen-Dalsgaard,1950年10月6日-),丹麦天文学家,奥胡斯大学教授,在日震学、星震学有极大贡献,尤其是在1983年时推测类太阳恒星的震动。达尔斯高于1978年在道格拉斯·高夫指导下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他是丹麦科学、技术暨创新部太空委员会(丹麦语:Rumudvalget)主任委员和丹麦星震学中心主任。达斯加特还参与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任务,并且他在奥胡斯带领有300名研究人员的开普勒星震科学联合会(Kepler Asterose
  • 江湖奇侠传江湖奇侠传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