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北植物园
✍ dations ◷ 2025-02-23 19:36:14 #台北植物园
坐标:25°1′56.23″N 121°30′34.27″E / 25.0322861°N 121.5095194°E / 25.0322861; 121.5095194台北植物园,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中正区龙安里南海路53号,占地约8.2公顷,隶属于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业试验所,是一个备有完整植物搜集纪录文件,并进行科学研究、保育、展示及教育的场所。园内热门景点包括两处市定古迹钦差行台及台北植物园腊叶馆、南门町三二三、荷花池与各主题植物园区,比邻南海学园,包括国立历史博物馆、教育广播电台等。1895年(明治28年),台湾总督府殖产课为了解本岛树木性状及配合造林需要而研议成立苗圃,于12月30日选定台北府城小南门的大日本帝国陆军用地作为苗圃用地,约当今延平南路216巷、延平南路258巷至中华路二段区域。1900年(明治33年),于小南门外龙匣口庄购入农地12,953坪,进行开垦整地及树苗移植,始称“台北苗圃”,范围约现今植物名人园、植物分类园区、双子叶植物区至林业试验所行政大楼一带。全区划为15区,除苗圃设施外,新设置母树园、果树园及花卉园,从事育苗并进行苗木栽培试验。1911年(明治44年),台北苗圃改制为“林业试验场”,辖有本场(台北苗圃)、嘉义林业试验支场、恒春林业试验支场,隶属于台湾总督府殖产局,负责台湾林业经营及森林资源之调查研究工作。1921年(大正10年),成立植物园。该园创立目的乃是为了培育热带植物,熟悉南洋各种植物与生态环境。因此,该园有着非台湾原生的树木,如大王椰子、亚历山大椰子等各种棕榈科植物。1924年(大正13年),林业部腊叶标本馆落成,即为现在座落于钦差行台南侧的台北植物园腊叶馆古迹。1933年(昭和8年),因台北公会堂(今台北市中山堂)兴建需要,原址既有之钦差行台厅舍一部分移筑至台北植物园,另一部分移至圆山动物园。1949年(民国38年),台湾省立林业试验所改为台湾省农林厅林业试验所。1999年(民国88年),台湾省农林厅林业试验所改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业试验所。园内有二级古迹钦差行台、市定古迹台北植物园腊叶馆、仿日式木造平房南门町三二三,在部分大王椰子树干上甚至还留有二次世界大战遗留的炮弹痕迹。十二生肖植物园区、裸子植物园区、多肉植物园区、圆形温室(仿自纽约植物园温室)、植物名人园…等不同的植物生态园区。
相关
- 先天性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苗瑶语族苗瑶语是苗、瑶、畲等族群所使用的有共同来源的一些语言的总称。学术界对于苗瑶语的语言系属分类有不同看法:华人和中国学者多认为苗瑶语是属于汉藏语系的语族,即苗瑶语族;欧美
- 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英文:Psychoanalysis)或称心理分析学,是于19世纪末期由奥地利神经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创立的一门学科。当时精神病学普遍受生物学的影响,对于心理现象的构成、发
- S波S波(S-wave,secondary wave)是二种体波(体波的命名是因为此波穿越地球内部,相对于体波的是面波)中之一。它是因地震而产生的,被地震仪记录下来。命名为S波(二次波,secondary wave)是因
-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结构 / ECOD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英语: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或称为烯醇丙氨酸磷酸羧激酶或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简称为PEPCK,EC 4.1.1.32)是以一条单一肽链构成
- 天津条约《天津条约》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法天津条约》,是指公元1858年(清咸丰8年))清朝政府在第一次英法联军战败后与俄国、美国、英国、法国在天津海光寺
- 粗直语性俚语是人类性行为时说的一些暧昧语和脏话的总称,在各个地区都有一定的普遍性。性俚语的作用是增进性刺激,营造出放荡不羁的感觉。不过有时候性俚语亦是用来骂人的话。一些来
- 热导管热导管,或称热管,是一种具有快速均温特性的特殊材料,其中空的金属管体,使其具有质轻的特点,而其快速均温的特性,则使其具有优异的热超导性能;热管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最早期运用于航
- 姆斯季斯拉夫·克尔德什姆斯季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克尔德什(俄语:Мстисла́в Все́володович Ке́лдыш,1911年1月28日(2月10日)-1978年6月24日)是数学家、物理学家、航天
- 恋气球恋气球(balloon fetishests)是指对气球或充气的塑料玩具有性迷恋,并经常在自慰或者性生活中将其作为性爱玩具。而有这种情况的人被称为气球性嗜好者或气球迷恋者(loo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