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海绵状脑病

✍ dations ◷ 2025-02-23 16:40:51 #感染性海绵状脑病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英语: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TSEs),又译为传播性海绵样脑症。而其它常见名称为普利昂疾病或朊毒体疾病(Prion diseases)。是一种会影响人类及哺乳动物脑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化性疾病。特征是具有传染性,造成人类或动物脑组织脑部组织出现海绵状似的空洞化现象。它的致病因子是朊毒体(Prion,又称普利昂),朊毒体是由普利昂蛋白 (Prion protein, PrP) 组成,原本就存在人体中。正常动物及人类许多神经细胞膜皆有正常结构的朊蛋白表现,称为PrPC(cellular form prion protein)。因为结构转换,形成一种具传染性的异常结构朊蛋白,称为PrPSc(scrapie form prion protein),并不断地将原本神经细胞的PrPC转变PrPSc结构。大量自我复制的PrPSc会因为蛋白质聚集现象而堆积在神经细胞外,形成类淀粉蛋白斑块。这些聚集的蛋白质有神经毒性并导致脑部空洞化。症状包括渐进性的神经症状,包括抽搐,痴呆,共济失调(平衡和协调功能障碍),行为或人格改变,最终死亡。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朊毒体疾病) 因为其传染性,在神经退化性疾病中是独特的例子。它也具有跨物种传染的能力。让动物进食或在饲料中加入受到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感染动物的肉或内脏,会使这些动物也受到感染。如果死去的动物体内含有朊毒体,因为无法通过常见的消毒手段清除,会通过饲料传染给健康的牛。如狂牛病(疯牛病) 的病因源于用牛骨粉制作饲料。人类朊毒体病的传染途径包括:还有大约有15%的患者为家族遗传,医源性传染(人们可能会因为注射来源受污染,或通过脑部外科手术的仪器传染而感染医源性克雅二氏病 (iCJD),因朊毒体可以幸存于通常为外科器械消毒的高压灭菌器),食人行为也可以引起朊毒体在世代间积累 (例如在东南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发现的库鲁病)。人类进食受狂牛病感染的牛肉会感染变异种克雅二氏病 (vCJD)。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仅能安排安宁医疗。

相关

  • 喉镜检查术喉镜检查术(laryngoscopy、喉镜检查法、喉镜检查、喉视镜检查)为检查咽喉之一部喉部的内视镜。喉镜检查术是一种医疗程序,是用来获得一个身体内部组织的视界图。比如,声带及声门
  • 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英语: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
  • 以色列历史以色列人的先祖是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哈兰地区的闪族人,后来因神要求亚伯兰(后改名为亚伯拉罕)迁至“应许之地”的原故,迁居至迦南(Canaan),并结合当地的游牧文化,定居至约旦河西岸,即
  • 保罗·劳特伯保罗·克里斯琴·劳特伯(英语:Paul Christian Lauterbur,1929年5月6日-2007年3月27日),美国化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毕业。由于在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他与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
  • 19-去甲睾酮19-去甲睾酮(英语:19-nortestosterone)也被称为诺龙(Nandrolone)是一种雄激素和同化类固醇(AAS)。其酯类衍生物(如其苯丙酸酯、癸酸酯等)常作为贫血、恶病体质、骨质疏松症、乳癌的治
  • 软体动物门见内文软体动物门(学名:Mollusca)属于无脊椎动物,就其物种多样性而言,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 仅次于节肢动物门,其已确认的物种数量估计有十万多种。软体动物能适应许多不同环境,分布
  • 伐木伐木,泛指把树木砍伐下来,并且把木材运往加工厂进行加工的作业流程。是最原始的人类社会劳动行为之一,属于林业的一环。被砍伐下的原木通常会被做成木材,木材有许多的用处。另外
  • 脱水反应失水反应,也称脱水反应,是消除反应的一类,反应中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脱去水。加速失水反应进行的化学试剂一般称为失水剂。醇失水成烯或醚的反应是常见的失水反应之一,反应通常需
  • 统一商法典统一商法典(英语:Uniform Commercial Code, UCC, the Code)是美国制定的一部商法典,在1952年正式公布,现为美国除路易斯安那州以外50个州和特区,除波多黎各以外的所有海外领土所完
  • 康斯坦丁三世科林之子康斯坦丁(中世纪盖尔语:Causantín mac Cuiléin;现代盖尔语:Còiseam mac Chailein;971年前–997年),有时被现代王表称为康斯坦丁四世或康斯坦丁三世,是995年-997年在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