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 Natl. Acad. Sci. U.S.A.

✍ dations ◷ 2025-10-29 00:33:53 #Proc. Natl. Acad. Sci. U.S.A.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英语: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通常简称为 PNAS;PNAS USA)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官方学术周刊。创刊于1915年。院刊出版前沿研究报告、述评、综述、前瞻、学术讨论会论文等。该刊覆盖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社会科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由美国国家科学院于1914年创立,1915年出版发行第一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创办前,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过三卷该组织的会议记录,内容包括大部分会议纪要和年度报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历任主编如下所有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出版的研究型论文都是经过同行评审的。每一篇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论文都会标明负责该论文同行评审工作的编辑姓名。该刊的论文评审标准模式是首先将论文直接提交到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而非通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每年可以处理最多4篇以他本人为论文作者的论文的同行评审过程--因为这些论文的审稿人由院士本人挑选并与之直接联系沟通的,所以这些论文的同行评审过程是公开的。这些论文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其他所有论文一样,经提交和评审后由《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编辑委员会评估是否发表。在2010年1月1日之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每年获准处理最多2篇来自非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所提交的论文,这些论文的评审过程是匿名的,不会将论文评审人的身份告知作者,而审稿人由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挑选。1995年当时刚上任的主编Nicholas R. Cozzarelli首次将直接投稿(Direct submission)这种方式引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这种投稿模式下,论文作者不论是否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都可以直接将稿件递交至期刊编辑办公室,经编委会(由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全体组成)初步筛选后交由该论文所涉领域的专家匿名评审。而在此之前该期刊发表的论文都是通过沟通后投稿的方式(Communicated submissions)发表的,这种方式需要作者先与论文所涉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进行沟通,经沟通确认论文的研究工作重要性足以在该刊物发表后再提交论文稿件进行同行评审。从2010年7月1日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完全淘汰了沟通后提交论文的投稿模式,改为全部采用直接投稿。这一改变使得论文作者在将稿件递交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前可先自由指定一位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作为“预先安排的编辑”来处理他们的稿件,递交后的稿件由刊物的编委会分配,对原则上已同意负责该稿件编辑的院士编委会会予以特别考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尤其是世界各地从事基础科学领域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与《自然》和《科学》一样,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基础科学领域的学术杂志之一。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社论,阐明了该刊物在发表生命科学领域敏感材料时的政策。文中提道“对于那些已提交的、有可能会被认为不妥、且一旦发表将会危及公众福利的论文材料,我们会继续加以监督”。

相关

  •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旧称心肌梗塞,是一种急性及严重的心脏状态。其成因是部分心肌的血液循环突然中断,心肌因无法得到
  • 细胞破碎细胞破碎技术是指利用外力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的技术,是分离纯化细胞内合成的非分泌型生化物质(产品)的基础。 结合重组DNA技术和组织培养
  • 柔红霉素道诺霉素(Daunorubicin或daunomycin,又名柔红霉素)是一种属于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类的化学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
  • 记忆力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奈良县立医科大学奈良县立医科大学(日语:奈良県立医科大学,英语:Nara Medical University)是位于日本奈良县的一所公立大学,成立于1945年,简称为奈县医、奈良医大或县立医大。1945年奈良县立医学专
  • 指甲油指甲油,又称蔻丹,是一种彩妆品,用来给手指甲或脚趾甲上色。指甲油容易涂擦,附着力强,耐摩擦,光亮度高,主要用于修饰、美化指甲外观,同时对质地特别脆弱的指甲也有保护和加强作用。不
  • 吕梁构造期吕梁构造期,简称吕梁期,是古元古代(25-18亿年前)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
  • 分类级别在生物分类法中,分类级别(英语:taxonomic rank)是在分类学等级制度中的层次 (相对位置)。每一个级别之下包含了若干不够普遍的分类。物种和属这两个级别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的级
  • 花粉管花粉管为种子植物的雄性配子体的一部分。它位于花粉粒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当花粉附着在雌蕊上时,会萌发为3个细胞的花粉管,并将两个精细胞送入位于子房内的卵细胞,以完成受精过程
  • 生物灭绝灭绝是指一个物种完全消失的自然过程。由于生存竞争的关系,灭绝消灭了一部分物种,但同时也为其他物种的发展和新物种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例如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