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台悲歌

✍ dations ◷ 2025-02-24 07:18:24 #台湾诗歌作品,台湾客家文化,台湾文学史,台湾清治时期文化,客语文学,台湾客家语文学

渡台悲歌(海陆腔台湾客拼:tu+ toi buiˋ goˋ、饶平腔台湾客拼:tuˋ toi biˇ goˇ)是台湾清治时期一首描述客家先民渡过台湾海峡到台湾辛勤开垦的诗歌,作者姓名已亡佚,书写所使用的语言为客家语白话汉文。

渡台悲歌有数个版本,1938年彭发胜从新竹县芎林乡的彭姓邻居借得原稿抄录,当时歌词并无标题,于是教汉文学时以诗歌首句“劝君切莫过台湾”为主题。因歌词所描述渡台过程,甚为凄惨悲切,后人乃以〈渡台悲歌〉名之。彭发胜抄录的歌词共376句2632字。1989年乡土学者黄荣洛出版的〈渡台悲歌--台湾的开拓与抗争史话〉,对歌词作了很仔细的解说与注释,提供许多宝贵题材与贡献。黄荣洛刊印的歌词是在1986年向新竹地区的曾吉造先生购得的,原稿为手抄本,共352句合2,464 字,比彭发胜抄录的短少了末尾的24句。原歌词因有破损遗失,此版本经过改写填词。两个版本之间,除了句数有长短差异外,少数句子之用字与词意也有些微更动。

2004年曾学奎在出版的论文中表示,〈渡台悲歌〉的创作或传唱者可能为饶平县的客家人。

2008年黄菊芳在出版的论文中表示,发现〈渡台悲歌〉第三个版本,并据以为底本,完成校勘工作,校勘本共计380句,2660字。黄菊芳在论文中引彭发胜所收藏的版本,表示本诗原作者的身份是“原乡陆丰县接近河田”。该论文亦指出本诗原作者的渡台路线最可能是从家乡(陆丰河田)→横江→潮州府→柘林港→台湾。

2015年,徐胜一等的论文,以一份嘉庆9年的〈渡台带路切结书〉推断,〈渡台悲歌〉应为陆丰河回彭瑞澜家族的渡台历史记录,作者为其次子彭尧梅。2019年,白伟权发表论文,进一步发现彭家部分家人抵台后再迁南洋(今印尼)。

相关

  • 恩他卡朋恩他卡朋,学名为Entacapon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Entacapone引起的副作用主要和dopaminergic作用增加有关,当临床使用发现上述副作用时,调降levodopa的剂量约10~15﹪时可有效改善,常
  • 安德斯·埃格斯特朗安德斯·约纳斯·埃格斯特朗(瑞典语:Anders Jonas Ångström,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
  • 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法语:Encyclopédiste)是指18世纪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于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过程中以狄德罗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学术团体
  • 利尿药任何可以增加尿液量的药物皆可称为利尿剂(diuretic),其中也包括forced diuresis(英语:forced diuresis)。咖啡因、小红莓汁和酒精都是效果较弱的利尿剂。利尿剂种类有很多,增加水分
  • 胡雪桦胡雪桦(1961年-),上海人,中国戏剧和影视导演,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戏剧家胡伟民长子,导演胡雪杨的兄弟。先后获得纽约大学电影导演硕士学位、夏威夷大学导演博
  • 万一夫万一夫(1917年3月-1985年3月6日),原名汉一夫。河南省上蔡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将领。1938年3月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第四支队。1942年起,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十八团参谋长,新四
  • 祥妃祥妃(1808年正月十三日-1861年正月初六),钮祜禄氏。郎中久福之女,内阁中书索宁安之孙女,一等男兼察哈尔总管恒德之曾孙女。嘉庆十三年正月十三日辰时出生,生母为宁夏将军阿鲁之孙
  • 视觉诗视觉诗,为运用文字的特殊排版以达成视觉效果的诗体。
  • 电学史根据记载,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七贤之一的学者Thales of Miletus(米利都的泰勒斯)观察到用布摩擦后的琥珀会吸引如羽毛等轻小的东西。英国人Stephen Gray(16
  • 铁包金小叶黄鳝藤(学名:),或称铁包金,为鼠李科黄鳝藤属下的一个种。台湾全境海岸礁石、山坡至山麓、河床地。灌木状藤木,茎伸长,近似匍匐状,具有多数分枝;小枝细长,淡红色。叶互生,两列排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