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台悲歌

✍ dations ◷ 2025-11-13 04:45:38 #台湾诗歌作品,台湾客家文化,台湾文学史,台湾清治时期文化,客语文学,台湾客家语文学

渡台悲歌(海陆腔台湾客拼:tu+ toi buiˋ goˋ、饶平腔台湾客拼:tuˋ toi biˇ goˇ)是台湾清治时期一首描述客家先民渡过台湾海峡到台湾辛勤开垦的诗歌,作者姓名已亡佚,书写所使用的语言为客家语白话汉文。

渡台悲歌有数个版本,1938年彭发胜从新竹县芎林乡的彭姓邻居借得原稿抄录,当时歌词并无标题,于是教汉文学时以诗歌首句“劝君切莫过台湾”为主题。因歌词所描述渡台过程,甚为凄惨悲切,后人乃以〈渡台悲歌〉名之。彭发胜抄录的歌词共376句2632字。1989年乡土学者黄荣洛出版的〈渡台悲歌--台湾的开拓与抗争史话〉,对歌词作了很仔细的解说与注释,提供许多宝贵题材与贡献。黄荣洛刊印的歌词是在1986年向新竹地区的曾吉造先生购得的,原稿为手抄本,共352句合2,464 字,比彭发胜抄录的短少了末尾的24句。原歌词因有破损遗失,此版本经过改写填词。两个版本之间,除了句数有长短差异外,少数句子之用字与词意也有些微更动。

2004年曾学奎在出版的论文中表示,〈渡台悲歌〉的创作或传唱者可能为饶平县的客家人。

2008年黄菊芳在出版的论文中表示,发现〈渡台悲歌〉第三个版本,并据以为底本,完成校勘工作,校勘本共计380句,2660字。黄菊芳在论文中引彭发胜所收藏的版本,表示本诗原作者的身份是“原乡陆丰县接近河田”。该论文亦指出本诗原作者的渡台路线最可能是从家乡(陆丰河田)→横江→潮州府→柘林港→台湾。

2015年,徐胜一等的论文,以一份嘉庆9年的〈渡台带路切结书〉推断,〈渡台悲歌〉应为陆丰河回彭瑞澜家族的渡台历史记录,作者为其次子彭尧梅。2019年,白伟权发表论文,进一步发现彭家部分家人抵台后再迁南洋(今印尼)。

相关

  • 国际土壤年国际土壤年,联合国第68届会议决议声明中,订定12月5日定为“国际土壤日”,并宣布2015年为“国际土壤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Soils)。该目的是提高认识全世界土壤粮食安全的重
  • 尤里·奥加涅相尤里·特索罗克维奇·奥加涅相(俄语:Юрий Цолакович Оганесян,亚美尼亚语:Յուրի Ցոլակի Հովհաննիսյան;1933年4月14日-),亚美尼亚裔俄
  • 继承人继承人指的是当被继承人死亡时,拥有继承权之人,概括地承继原先被继承人一身之权利义务及法律关系上之地位例如:占有,但专属于被继承人本人者不在此限。但是一般所使用继承人一词
  • 静电力显微镜静电力显微镜(英语:Electrostatic Force Microscopy,简称EFM)是一种利用测量探针与样品的静电相互作用,来表征样品表面静电势能,电荷分布以及电荷输运的扫描探针显微镜。静电力显
  • 五指湖国家森林五指湖国家森林(英语:Finger Lakes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面积16,259英亩(65.80平方千米),位于纽约州的瑟内萨县、斯凯勒县,五指湖区的瑟内萨湖(英语:Seneca Lake (New
  • 路尔斯·费兰度·洛祖迪斯·马天尼斯路尔斯·费兰度·洛祖迪斯·马天尼斯(Luis Fernando Lojudice Martinez,1980年4月21日-),生于圣保罗,现效力大阪樱花。
  • 卢毓骏卢毓骏(1904年-1975年),字于正,福建福州人,为台湾战后重要建筑师之一,与黄宝瑜、修泽兰并称为三大建筑师。曾任考试院专员、参事,国民制宪代表、考选委员会委员长,第1、2、3、4届考试
  • 常高院常高院(1570年-1633年9月30日),本名为浅井 初,是日本战国时期大名京极高次正室。她父亲是战国大名浅井长政,母亲是织田信长之妹织田市。其姊为丰臣秀吉侧室-浅井茶茶,其妹为德川秀
  • VidaliaVidalia是Tor的一个跨平台的GUI控制工具,它是使用Qt框架构建的,可以在任何支持Qt4.2及更高版本的平台上运行,包括Windows,Mac OS X,Linux或者其它使用X11窗口系统的类Unix系统。V
  • 配位聚合物配位聚合物是无机或含有金属阳离子中心金属有机聚合物借由有机配体相连的结构。更正式的配位聚合物说法是具有重复的1,2或3个维度上延伸的配位实体。配位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