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话

✍ dations ◷ 2025-08-13 21:21:11 #拥有ISO代码的语言的方言,官话

南平话,又称南平官话、延平官话或延平土官话,是官话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的一个方言岛,也是官话在福建省面积最大的一个方言岛。南平话的使用人口约有1万人至2万人左右。

南平话作为官话的一种方言,为何能在闽北地区形成,至今仍是个谜。

一种说法,南宋时期大量皇亲国戚迁居福建,多定居于南平县(今延平区)城内。他们地位优越,使得当地居民纷纷向他们学习官话,随着时间推移,官话就取代了闽北语成为当地住民的方言。

另一种说法,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年),沙县人邓茂七起兵反抗明朝统治,朝廷派兵镇压,乱平后留驻福建。因延平府(今延平区)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便选择驻军于此。此后,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太平天国之乱的时候,官军也都驻军于此。因来自北方的官户在人数上处于优势地位,最终取代了闽北语,成为延平的主要方言。

抗日战争时期以及1949年之后,由于大量福州居民迁入南平,南平城区内说福州话的人口急剧增加。后来,由于推广普通话,不少南平人改说普通话。

南平话有14个声母、44个韵母和5个声调。其中韵母中存在入声,这点比较像南京官话。南平话深受周边的闽北语各方言的影响。在词汇上,也与建瓯话、福州话都有不少共同之处。

p、pʰ、t、tʰ、k、kʰ、ts、tsʰ、s、x、ŋ、m、l、ʔ

a、o、e、ɤ、ai、au、ɛu、æŋ、ɛiŋ、ouŋ、i、ia、io、ie、iu、iau、iŋ、iæŋ、iæŋ、ieŋ、iuŋ、u、ua、uai、uei、uiŋ、uoŋ、uɛŋ、y、ye、yæŋ、yeŋ

南平话两字拼合组成一个词时,前一个字因后一个字的声调而发生声调变化,后字则一律不变调。这种现象被称为“连读变调”。

南平话连读变调规律如下:

相关

  • 营养体营养体(Trophosome;源自trophē),亦作滋养体,是一种在部分原口动物(例如:须腕科物种)体腔(英语:coelomic cavity)内的深绿棕色海绵组织器官,用来储存内共生细菌,以为其宿主提供完全营养。
  • 霾(英语:haze,又称雾霾、烟霾、烟霞等)是一种由固体颗粒形成的空气污染,其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们在人们毫
  • 摩西摩西(基督教译文)(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是一种干涉仪,可以用来观测从单独光源发射的光束分裂成两道准直光束(英语:collimated light)之后,经过不同路径与介质所产生的相对
  • Excavata古虫界(学名:Excavata)是单细胞生物的一个主要超级群组,属于真核生物域,由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于2002年引入的一个新的支序亲缘学分类。古虫界包含了许多自由生存或共生的原
  • 链球菌溶血素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是一种链球菌产生的外毒素,能造成溶血。链球菌溶血素分为氧不稳定的链球菌溶血素O(SLO)和能在氧气环境中稳定存在的链球菌溶血素S(SLS)。抗链球菌溶血素
  • 理查德一世理查一世(英语: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中世纪的英格兰王国的国王,因勇猛善战而有“狮心王”称号。理查一世身为天主教教徒,曾加入教廷发起的十字军圣战,为第三次十字
  •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德语:Republik Österreich),指的是奥地利历史中,自1919年奥匈帝国崩溃后的短命政权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结束起至1938年德奥合并之间的时期。当时的特征是左右两
  • 蓝光蓝光是一个专有词语:是指光谱中蓝色段的其中一段,波长范围约在 400-500 奈米左右,蓝光是波长较短能量较强的可见光,有实验结果显示,该段光谱的光线对人类眼睛的眼底细胞相比较上
  • 北婆罗洲特许公司北婆罗洲渣打公司,又叫做北婆罗洲特许公司或英属北婆罗洲公司,是一个在1881年开始负责管理北婆罗洲(今属于马来西亚沙巴)的特许公司。1888年,北婆罗洲成为大英帝国的保护国,但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