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弱化(vowel reduction)是一个语言学术语,属于语言学中弱化现象的其中一类,只用来描述元音变弱的情况。具体而言,指根据元音的轻重音或在音节内的位置(特别是在词末时)元音的响度、音长、发音部位等特点发生减少或改变的情况。很多语言都有元音弱化现象,比如俄语和英语。汉语普通话的轻声中也会发生元音弱化,会出现音长缩短和发音部位的改变(复元音单化、单元音央化)。
常见的元音弱化有以下几种:
如北京话口语中的“木头”/mu tʰou/弱化成/mu tʰo/。“搁在桌上”的“在”由/tsai/弱化成/tə/。
俄语的例子最典型,俄语元音/a/和/o/在非重读音节上会弱化为/ɛ/或/ʌ/,非重读的元音/e/(除了与元音/i/相连时)发音时其音位会更靠近中央。
英语的弱读音节中亦会发生元音央化。比如美式英语在起首的a,因为是弱读音节,所以音值为/ə/。英语中还有几十个常用的语法次有强式和弱式两种发音,在弱式发音中,元音一般都会弱化成央元音/ə/,如:
汉语普通话中常用的虚词“了、着、的(底)”等,现在的韵母都是单个央元音/ə/,但在中古汉语中它们的韵母分别是/eu/、/iak/、/ei/,可以看出也经历了元音弱化现象。
如北京话口语的“豆腐”/tou fu/常说成/tou f/。
日语一些元音的无声化(日语:母音の無声化),如くさ、した、です等词中加粗的假名经常会丢失元音。
英语的弱式发音中也会发生元音的脱落。如am的弱式发音是/əm/,但在口语中经常会脱落到只剩下/m/,例如I am coming/ai æm kʌmiŋ/一般在口语中说成/aim kʌmi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