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生命

✍ dations ◷ 2025-07-04 20:46:28 #金星生命

金星生命是指金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迄今为止,人类尚未观测到金星生命的存在。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且金星在质量、大小、密度上与地球十分接近,在20世纪60年代金星探测任务揭示了其表面的极端环境之前,人们一度认为金星比火星更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剧烈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的温度达到约735开尔文(462°C),其地表大气压力是地球的九十多倍,生物难以生存在金星地表。但是金星大气高层温度、气压较低,嗜极微生物可能生存于此处。2020年9月的一项研究显示金星大气层中存在有磷化氢,这可能是金星生命存在的迹象。

由于金星表面完全被浓密的大气和云层覆盖,因而在探测器抵达金星之前,人们对金星表面的认知基本来自于推测,直至20世纪中叶,人们仍然认为金星表面环境与地球相似,并可能存在生命。1870年,英国天文学家理查德·普罗克特(英语:Richard A. Proctor)认为,金星赤道附近不可能存在生命,但是两极则有可能。当时的科幻小说家对金星表面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描述,在他们的笔下,金星表面或者遍布森林,或者拥有一个由石油或碳酸水构成的广袤海洋。

1958年,迈尔(C. Mayer)等人通过微波观测发现金星存在温度高达600开尔文(约326℃)的高温源,但当时科学家们对此高温源位于金星表面还是电离层存在争议。1962年12月,水手2号首次飞掠金星并对金星进行了科学探测,科学家根据水手2号发回的数据估计金星表面温度大概为500摄氏度。随着金星探测(英语:List of missions to Venus)的持续进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金星的自然环境的极端恶劣,如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硫酸云、极高的地表气压和温度,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难于在金星的恶劣环境下生存。

在金星的温室效应失控导致其丧失绝大多数水分之前,金星表面可以存在液态水,可能形成微生物生命。假设宜居带附近的行星上的水与地球上的水具有相同的起源,则后期重轰炸期及之后,液态水可能存在于金星表面长达6亿年,这段时间足以进化出简单生命。但不同的研究对金星表面液态水的存在时长的估计差距很大,从几百万年至数十亿年不等。2019年的一份研究指出,金星表面存在地表水并且较为宜居的时间可能长达30亿年,这一宜居状态可能一直持续到7至7.5亿年前,如果此结论正确,生命完全有足够的时间进化到大气层中。

目前人类对金星表面的探测很不充分,如果人类向金星发射能承受金星极端地表环境的探测器并对其表面物质分析,或许可以找到生物存在的相关证据。然而金星的地表十分年轻,仅有5亿年左右的年龄,这意味着即使在这之前金星上有生物存在,人类也很难在金星表面找到比这更早的生物的化石,但仍可能找到一些生命印迹。

金星拥有比地球更厚重与浓密的大气层,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大气层分布有浓厚的主要由硫酸组成的云层。大量的20世纪下半叶,科学家在对金星计划、先驱者金星计划、麦哲伦号金星探测任务返回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金星的高层大气同时存在羰基硫、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羰基硫不容易通过无机过程产生,而硫化氢会自发与二氧化硫会反应,这说明金星上存在产生这两种物质的机制。此前还有金星探测器发现金星云层下存在氯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水蒸气在太阳的照射下可在上层大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硫酸。

金星地表附近不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距离金星地表50公里附近的大气温度、压力及太阳辐射水平适宜,微生物可能栖身于此处。金星赤道附近云层存在紫外线频段下反射率较低的“暗区”,科学家因此猜测金星云层可能有吸收紫外线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保护金星生命免遭紫外线的破坏,也有科学家猜测金星云层中的生物会吸收紫外线甚至金星生命自身即有利用紫外线的能力。

2020年1月,天文学家称有证据表明金星表面的火山仍处于活跃状态,火山活动释放的物质可能是金星大气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的营养来源。

2020年9月,一个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团队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磷化氢气体。磷化氢气体难以在金星大气中稳定存在,此次探测出磷化氢证明金星上存在产生磷化氢的途径,目前人类尚未弄清这些磷化氢的来源。在地球上,磷化氢的主要由厌氧微生物代谢产生,而在金星的条件下,已知的非生命过程不会产生这么多的磷化氢。金星上磷化氢的产生机制可能是人类尚未发现的某种化学过程或是地质过程,亦有可能系某种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动。后续有研究团队认为先前该研究引用的电波讯号所反应的是二氧化硫而非磷化氢。

蛛网膜地形 · 大气层 · 地质 · 撞击坑 · 沙丘

阿尔法区 · 贝塔区 · 奥瓦达区 · 阿佛洛狄忒高地 · 伊师塔地

玛阿特山 · 奇瓦科特尔山 · 马克士威山脉

阿纳拉山 · 牛拉山 · 阿尔忒弥斯冕状物 · 南丁格尔冕状物 · 奥纳塔赫冕状物 · 巴赫特冕状物 · 福德拉冕状物 · 魁特札尔皮特莱特尔冕状物 · 拉恩潘特山 · 萨帕斯山脉 · 萨克斯火山口 · 西登斯破火山口 · 忒伊亚山 · 姮娥冕状物 · 齐莎冕状物 · 伊阿索火山 · 雅索伊火山口 · 萨卡加维亚火山口 · 希芙山 · 乌莎斯山 · 薄饼状穹丘 · 贝状边缘穹丘

亚当斯撞击坑 · 阿迪瓦尔撞击坑 · 阿涅西撞击坑 · 鲍尔奇撞击坑 · 奥尔科特撞击坑 · 奥莱莉娅撞击坑 · 巴顿撞击坑 · 赛珍珠撞击坑 · 克娄巴特拉撞击坑 · 库尼茨撞击坑 · 丹尼洛娃撞击坑 · 德·拉朗德撞击坑 · 狄金森撞击坑 · 格佩特-梅耶撞击坑 · 戈卢布金娜撞击坑 · 格莉姆克撞击坑 · 吉尔伯特撞击坑 · 伊莎贝拉撞击坑 · 珍妮撞击坑 · 玛利亚·切莱斯特撞击坑 · 真理子撞击坑 · 米德撞击坑 · 迈特纳撞击坑 · 梅里特·普塔撞击坑 · 蒙娜丽莎撞击坑 · 莱莉撞击坑 · 露丝撞击坑 · 斯蒂芬妮娅撞击坑 · 婉达撞击坑 · 惠特蕾撞击坑 · 亚布洛奇金娜撞击坑

金星任务 · 金星人工物体 · 金星计划 · 维加计划 · 先驱者金星计划 · 麦哲伦号

金星生命 · 金星殖民 · 金星地球化(英语:Terraforming_of_Venus) · 赫斯珀洛斯 · 虚构作品中的金星

相关

  • 抗药性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药物的治疗疾病或改善病人征状的效力降低。当投入药物浓度不足,不能杀死或抑制病原时,残留的细菌可能具有抵抗此种药物的能力。例如细菌可能因抗生
  • 敬业广场敬业广场,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内,是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校园内面积最大的广场。广场东侧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北侧为南开大学医学院及杨石先像、西侧为南开大学
  • 黄腹角雉黄腹角雉(学名Tragopan caboti),别名角鸡、功曹鸟、吐绶鸟,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亦有分布。食物主要是植物的果实。目前,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
  • JR东日本E233系电力动车组3,172(部分已退役)E233系是一款属于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的直流一般型电力动车组系列。E233系是E231系的后继车型,也是JR东日本车队中的新一代主力列车之一。E233系由东急车
  • 蒋宗武蒋宗武,字季文。江苏武进人。明朝医学家。先祖蒋继先于南宋高宗时南渡毘陵,二十世祖蒋达善有医名。天顺(1457-1464年)间入太医院,授御医,擢为院判、院使等。成化十三年夏四月,汪直
  • 阮光阳阮光阳(越南语:Nguyễn Quang Dương,1962年11月7日-)是第十二届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现任薄寮省省委书记。
  • 杰·麦克伦尼小约翰·巴雷特·“杰”·麦克伦尼(John Barrett "Jay" McInerney Jr.,1955年1月13日-),美国作家,出生于哈特福。他的小说包括《灯红酒绿》(Bright Lights, Big City)、《Story of M
  • 彬子女王彬子女王(日语:彬子 女王/あきこ じょおう ,1981年12月20日-),日本皇族。宽仁亲王与宽仁亲王妃信子的长女,有一妹瑶子女王。她是作为大正天皇直系3代之外的女性皇族而受封女王。使
  • 许凌云许凌云(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Khóo Lîng-hûn,1862年-1944年9月14日),名汉厚,号卓夫,台湾澎湖厅瓦硐澳下瓦硐港社人(今白沙乡瓦硐村),清朝生员、汉学讲师,尊称瓦硐秀才,基督教徒,日治时期曾任顶山澳务署副署长、台南长老
  • 82式冲锋枪82式冲锋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授权仿制的PM-63 Rak冲锋枪,在1982年开始生产。1970年代后期,正值中越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越南人民军士兵手上缴获波兰制的PM-63 Rak冲锋枪,进行分解研究后认为其性能良好,决定进行仿制。82式冲锋枪轻型小巧,适合车组成员、工兵、特种部队、警队装备。82式与PM-63设计相同,采用直接反冲式系统,前握把可折叠,弹匣置于手枪式握把内,有15、25、40发可选。82式与PM-63都存在2种相同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