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蓝金刚鹦鹉

✍ dations ◷ 2025-09-09 22:14:03 #IUCN易危物种,琉璃金刚鹦鹉属,生物之最,玻利维亚动物,巴西鸟类,巴拉圭动物,能言鸟类

紫蓝金刚鹦鹉(学名:)是金刚鹦鹉属中,以至到鹦形目中体型最大的种,但它们的体重不及新西兰的鸮鹦鹉。它们独特的体型、颜色和行为,使其成为金刚鹦鹉属中最受自然学家注目的品种,不幸的是,宠物饲养者也同样喜爱紫蓝金刚鹦鹉。鸟类贸易的需求对野生鹦鹉的数目造成严重的威胁。

紫蓝金刚鹦鹉的主要族群已知分布于南美洲三个地区:巴西南部、玻利维亚东部及巴拉圭北部。零星及较小的族群可能散落于附近一带。它们首先被发现于热带雨林及棕榈沼泽,但它们多喜爱活动于开阔的树林,避开终年潮湿的森林,多栖息于棕榈林中。

紫蓝金刚鹦鹉的羽毛是纯蓝色,接近靛蓝色。它们的喙呈黑色,下喙的后端及眼周有黄色的裸露皮肤。不像金刚鹦鹉属内其他的品种,紫蓝金刚鹦鹉眼睛周围没有白色而无羽毛的皮肤。紫蓝金刚鹦鹉的性别基本上无法从外表上分辨,但雌性的一般是较为纤细。紫蓝金刚鹦鹉的体长可达1米,重达1.4至1.7公斤。翼展达1.3至1.5米。其强而有力的喙可轻易地于短时间内拆毁鸟笼的铁枝,也可咬开坚果及种子,甚至椰子。

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果实及蔬菜。有八个品种的棕榈科植物是它们主要的食粮。

于树洞内筑巢,一窝约2或3颗蛋,但通常只有一只会存活,原因是父母只会尽力照顾第一只孵出的幼鸟,后来孵出的因无法和兄弟姊妹争食物,通常会死于脱水、体重下降等,而且乌鸦、犀鸟和一些哺乳动物会把蛋吃掉,幼鸟与父母生活约半年后便会离开亲鸟,七岁后会成熟并开始繁殖。

紫蓝金刚鹦鹉受鸟类贸易的威胁十分严重,1980年代有至少10,000只被从野外捕捉,当中50%流入巴西市场。1983年至1984年间,超过2,500只被运离巴拉圭的城市Bahía Negra,1980年代末再有600只流失。亦有当地人猎杀紫蓝金刚鹦鹉为食物及其羽毛,不过,活捉价值更高。在黑市上,紫蓝金刚鹦鹉的交易价格高达在2万美金之多。

栖息地的破坏也威胁着紫蓝金刚鹦鹉的生存。在亚马逊雨林,牧草场及水力发电计划破坏了紫蓝金刚鹦鹉的生境。在潘塔纳尔,只有5%的无瓣海桑树()适合紫蓝金刚鹦鹉筑巢的树洞,幼树被牲畜吃掉或被火灾烧掉。

紫蓝金刚鹦鹉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一,表示其濒临绝种,国际间的交易被禁止,拥有潘塔纳尔土地的人士亦禁止设置陷阱捕捉。现时,野生的紫蓝金刚鹦鹉估计只剩不足3,000只,保育工作刻不容缓。

紫蓝金刚鹦鹉于迪士尼动物王国






相关

  • 矿物杂酚油矿物杂酚油(英文:Coal tar creosote 或 Creosote oil),或工业用杂酚油,是一种从煤焦油或其他矿物油中蒸馏而成的液体。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本品有时被称为杂酚油或木馏油,它和前两者
  • 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日语:とうきょうじけいかいいかだいがく,英语:The Jike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是一所位在日本东京都港区的私立大学。1881年创校。1921年设立大学,
  • 布氏烧瓶布氏烧瓶,又称抽滤瓶、北里烧瓶(Kitasato flask,纪念北里柴三郎),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玻璃器皿,为烧瓶的一种。配合布氏漏斗过滤用。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毕
  • 基因流在群体遗传学中, 基因流动,或称为基因移徙(英语:gene flow),是变异基因从一个种群到另一个种群的转移。 如果基因流动的速率足够高,那么两个种群可以看作是拥有一致的基因多样性,因
  • 白醋白醋是醋的一种。除了3-5%醋酸和水之外不含或极少含其他成分。以蒸馏过的酒发酵制成,或直接用食品级别的醋酸兑制。无色,味道单纯。用于烹调,特别是西餐中用来制作泡菜(酸味来自
  • 段文晖段文晖(1967年1月-),湖南冷水江人,中国材料科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6、1988与1992年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 知了蝉(学名:Cicadidae)是蝉总科下的一科,俗称“知了”(普通话: 蛭蟟 Zhi4 Liao3)或“借落子”。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知纪录约2500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
  • 美国社会党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党(英语:Socialist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为SPUSA),通称美国社会党(Socialist Party USA)或社会党(Socialist Party),是美国的一个左翼政党。该
  • 汉族传统节日饮食 - 服饰 - 建筑 - 文物 - 节日 - 教育 科学 - 五术(医学 - 术数) - 武术 汉族传统节日或称为中华传统节日、汉人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汉人随着季节、时间和物候转移,开展具
  • 多后吸盘亚纲见内文多后盘虫亚纲(学名:Polyopisthocotylea),旧作多后吸盘目,是单殖吸虫纲(英语:Monogenea)之下两个亚纲级分类单元之一,其物种皆为寄生虫。另一个亚纲为多后盘虫亚纲(英语:Monopis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