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

✍ dations ◷ 2025-11-25 09:53:22 #明信片
明信片,一种专供书写文字,不必封函,即可交邮局寄递的邮件。其正面为信封的格式,反面具有信笺的作用。优点是省贴邮票和不用信封,缺点是篇幅小而无隐密性。亦称为“邮片”。明信片所写的内容公开,可被他人所看见,内容通常不涉及隐私权之虞,故称为明信。在某些地方明信片邮资较普通信函资费便宜。依据台湾中华邮政业务说明,一般民众可自行印制明信片但不得标志“中华民国邮政”,而中国大陆的中国邮政亦有类似规定,因此许多人会称邮局发行之明信片为“邮政明信片”(postal card,带邮资符),而民间印制者则以泛称之“明信片”(postcard)指称。一般在卡片的反面印有图案(风景、绘画、宣传漫画等等),在正面可以贴邮票,写收件人地址和邮件内容。有的明信片上已经印好邮票,称作邮资明信片。美国费城约翰·P·卡尔顿,在1861年将明信片的专利售予H·L·利普曼。利普曼制作了镶有边框的明信片,并加上“利普曼邮政卡片”(Lipman's postal card)的标志。欧洲在九年后也开始制作明信片。但是第一个使用明信片的国家,则是1876年的奥斯曼土耳其。美国邮局在1873年开始发行带有邮资的邮政明信片。邮局为了因应人们想找一些更方便的方法来寄送一些便签而制作了这些明信片,而且也只有邮局可以印制。直到1898年5月1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私人邮寄卡片法案,才准许私人出版商和印刷厂制作明信片。不过最初美国政府并不允许私人企业称自行印制的卡片为“明信片”,所以他们只好称为“纪念品卡”(souvenir cards)。虽然这个禁令到1901年被撤销,但直到1908年人们才被准许将地址写在卡片的侧栏。美国的第一张明信片是1893年创造出来,用来宣传芝加哥的哥伦布纪念博览会。此后美国政府就政府透过邮政部的规范,准许印刷商发行1分明信片(1便士明信片)。世界上第一张明信片是1869年在奥地利发行的一张印有邮票的明信片。在1870年和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明信片作为战地信件获得青睐和普及。在台湾是日本统治台湾十年后才通用的邮递形式,故年纪较大的人们会用绘叶书(エハガキ)来称呼。集邮中,有一种类型便是收集明信片,并有对应之明信片学。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群人进行“明信片”为主的交流,如Postcrossing。

相关

  • 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是医学里诊断的一个名词,是指人或动物感染了某疾病病原体但是还未表现出此病的病征。例如甲状腺机能低下症,通常验血会有正常的白血球指数,但是异常扩大的甲状腺会分
  • 沙状病毒科沙状病毒科(Arenavirinae, ARV)是一种会造成严重的人畜共同传染病的病毒科类。其宿主,啮齿类动物,尤其是老鼠,和人之关系自古已来,均交往过于密切,造成本科病毒在人类和老鼠宿主
  • 等级线性模型等级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简称 HLM)也称为mixed-effect model,random-effect models或者multilevel linear models,是一种复杂的统计模型。在计量经济学文献中
  • 纽约书评(2011)《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缩写为NYRB)是一本在美国纽约市发行的半月刊(确切地说是每年二十期,学期段每月两期,寒暑假每月一期,显然是为了配合高校师生的生
  • 王莽始建国:9年-13年 天凤:14年-19年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贵乡(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东)人。舜的后代。新朝皇帝。西汉末年政治人物及权臣,之后篡夺皇位并自立新朝。王莽
  • 乌德穆尔特人乌德穆尔特人(俄语:Удму́рты),又名沃吉亚克人,分布在乌拉尔山,维亚特卡,乌德穆尔特共和国与彼尔姆,少数分布于基洛夫州、马里埃尔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一带,在俄罗斯史料中
  • 白俄罗斯卢布白俄罗斯卢布(白俄罗斯语:Беларускі рубель)是白俄罗斯的流通货币。辅币单位戈比。1卢布=100戈比。ISO 4217货币编号为BYN(2000年前为BYB,2000年至2016年为BYR)。19
  • 刘昌明刘昌明(1934年5月10日-),中国水文水资源学家。出生于湖南长沙。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
  • 儿茶素儿茶素(英文:Catechin),又称茶单宁,儿茶酸,是茶叶中黄烷醇类(黄烷-3-醇)物质的总称,儿茶素是茶多酚中最重要的一种,约占茶多酚含量的75%到80%,也是茶的苦涩味的来源之一。儿茶素主要
  • 中子星中子星(英语:neutron star),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引力坍缩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恒星在核心的氢、氦、碳等元素于核聚变反应中耗尽,当它们最终转变成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