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芯熔毁

✍ dations ◷ 2025-05-02 23:12:54 #核事故

堆芯熔毁(英语:meltdown),又称为核熔毁或熔毁,是核反应堆因无法及时冷却而熔化造成的损毁。堆芯熔毁后可引发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外泄,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在核电站中,堆芯熔毁稳定化系统(Core Melt Stabilization System)会用来减缓堆芯熔毁的影响,并确保核心保护壳的完整性。

核泄漏虽也可指使用核动力的航海器具(如潜艇或航空母舰等)所发生的灾害,不过一般是指用核电站内发生的核熔毁事件,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堆芯熔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其中最主要是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或因外界因素自动停止运作,即使控制棒已插入炉内,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也会将累积在炉内,将水烧干。当燃料棒所包覆的锆锡合金(Zircaloy)因炉内温度过高而达到两千多度的熔点时,便可能使反应堆燃料棒中的核燃料如氧化铀外泄出燃料棒。

炉内的水沸腾后所形成的高温水蒸气与锆锡合金接触时,会分解出氢气:

当氢气无法排出而累积,与空气混合后,则可能会发生氢气爆炸而损坏压力容器及围阻体。

堆芯熔毁之后果可能是放射性物质逸出反应堆压力容器,甚至是围阻体。

没有破坏围阻体的核泄漏所发出的辐射导致的危害大多远比核武器的小,但若围阻体损坏,对邻近土地的长期污染很有可能远超过核武器爆炸。这是因为核电站储存的燃料及核废料量远超过核子弹,而且核子弹爆炸时已经将大部分的燃料给反应掉,因此原子弹的污染在短期内就会降低到可接受程度,而核电站严重事故释出的污染物质,不但数量庞大,也有数万年以上的半衰期。

另外,核泄漏虽然不一定总会引发核灾害,但已是已知核能应用上的最大安全及环保隐忧。

相关

  • 哥廷根大学哥廷根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德语: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简称哥廷根大学,是位于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南端的哥廷根市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因英国国王兼德国汉诺威
  • 爱德华·拉罗爱德华-维克多-安东尼·拉罗(法语:Édouard-Victoire-Antoine Lalo,1823年1月27日-1892年4月22日),是一位法国作曲家,以作品《西班牙交响曲》闻名。其子多次说自己的家族来自西班牙
  • 大佳腊大加蚋,又作大佳蚋、大佳蜡、大加腊,是台湾北部自清治时期至日治初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其幅员辽阔,包括今台北市市区大部分地区:万华区北半部,大同区、士林区西南端一小块地区、中山
  • 加拿大卫生法加拿大卫生法(英语:The Canada Health Act,法语:Loi canadienne sur la santé)是加拿大法律的一部分,在1984年开始实行。加拿大卫生法首次确定了指定省和地区健康保险计划必须符
  • 巧克力共和国巧克力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Chocolate)为台湾桃园市八德区境内的一座以巧克力为主题的博物馆。巧克力共和国由宏亚食品创立,2012年4月14日开幕,为东亚首座巧克力博物馆,地址位
  • 攀禽鹦形目(Psittaciformes) 鹃形目(Cuculiformes) 雨燕目(Apodiformes) 鼠鸟目(Coliiformes) 咬鹃目(Trogoniformes) 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䴕形
  • 碘化镁碘化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理论上化学式为MgI2。由于通常含有结晶水,它的化学组成可以表示为MgI2(H2O)x。这些盐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碘化镁的商业用途较少,但它可用作有
  •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俄语:Андре́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Са́харов,姓氏也译作沙卡洛夫,1921年5月21日-1989年12月14日),苏联原子物理学家,闻名于核
  • 黄岐半岛黄岐半岛(古名黄崎,英语:Huangqi Peninsula)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东部,霞浦东冲口东南侧,西接笔架山。自西向东展布,长31公里,宽4~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地势从中央向两侧倾斜,最高
  • 污白丝盖伞蕈伞突出污白丝盖伞(学名:),俗称朴实丝盖伞(Earthy Inocybe)、普通白丝盖伞(Common White Inocybe)或以白色纤维盖(White Fibrecap),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丝盖伞属(英语:Inocybe)。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