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芯熔毁

✍ dations ◷ 2025-09-09 10:05:11 #核事故

堆芯熔毁(英语:meltdown),又称为核熔毁或熔毁,是核反应堆因无法及时冷却而熔化造成的损毁。堆芯熔毁后可引发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外泄,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在核电站中,堆芯熔毁稳定化系统(Core Melt Stabilization System)会用来减缓堆芯熔毁的影响,并确保核心保护壳的完整性。

核泄漏虽也可指使用核动力的航海器具(如潜艇或航空母舰等)所发生的灾害,不过一般是指用核电站内发生的核熔毁事件,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堆芯熔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其中最主要是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或因外界因素自动停止运作,即使控制棒已插入炉内,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也会将累积在炉内,将水烧干。当燃料棒所包覆的锆锡合金(Zircaloy)因炉内温度过高而达到两千多度的熔点时,便可能使反应堆燃料棒中的核燃料如氧化铀外泄出燃料棒。

炉内的水沸腾后所形成的高温水蒸气与锆锡合金接触时,会分解出氢气:

当氢气无法排出而累积,与空气混合后,则可能会发生氢气爆炸而损坏压力容器及围阻体。

堆芯熔毁之后果可能是放射性物质逸出反应堆压力容器,甚至是围阻体。

没有破坏围阻体的核泄漏所发出的辐射导致的危害大多远比核武器的小,但若围阻体损坏,对邻近土地的长期污染很有可能远超过核武器爆炸。这是因为核电站储存的燃料及核废料量远超过核子弹,而且核子弹爆炸时已经将大部分的燃料给反应掉,因此原子弹的污染在短期内就会降低到可接受程度,而核电站严重事故释出的污染物质,不但数量庞大,也有数万年以上的半衰期。

另外,核泄漏虽然不一定总会引发核灾害,但已是已知核能应用上的最大安全及环保隐忧。

相关

  • 碳14碳14(¹⁴C)或放射性碳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2月27日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放射性实验室(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马丁·卡门和萨姆·鲁本首先发现。它透过
  • 节目节目可以指:
  • Strongylida圆线虫目(学名:Strongylida),又名圆线目,是线形动物的一个分类单元。本目物种主要寄生马之类的反刍动物和猪之类家畜的消化系统内。重要物种有:广东住血线虫、马肺线虫(Dictyocaulu
  • 马修·梅塞尔森马修·梅瑟生(英语:Matthew Stanley Meselson,1930年5月24日-),美国遗传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曾经对DNA复制、重组与DNA修复等作用做过重要研究。
  • 墨西哥薄饼墨西哥薄饼(英语:tortilla)是在墨西哥、美国等地流行的用玉米粉或小麦面粉烙制的薄饼。使用小麦制成的薄饼称之为面粉薄饼(flour tortilla),使用玉米制成的薄饼则称为墨西哥玉米饼
  • JR东日本E233系电力动车组3,172(部分已退役)E233系是一款属于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的直流一般型电力动车组系列。E233系是E231系的后继车型,也是JR东日本车队中的新一代主力列车之一。E233系由东急车
  • 乳头过大乳头过大(英语:Nipple Hypertrophy)又称乳头肥大,这是形容人类的乳头出现异常发育一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以分成先天遗传与后天因素两种,后天因素的可能原因有:怀孕和哺乳的影响、性
  • .sh.sh为英国海外属地圣赫勒拿国家及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g .bh .
  • 恩斯特·乌尔利希·冯·魏茨泽克恩斯特·乌尔利希·冯·魏茨泽克(Ernst Ulrich von Weizsäcker,1939年6月25日-)生于瑞士苏黎世,德国科学家和政治家。他是物理学家卡尔·冯·魏茨泽克的儿子,前德国联邦总统里夏
  • 林秀穗林秀穗,1970年生,台湾儿童绘本文字作家,著有《稻草人》、《小丑、兔子、魔术师》、《癞虾蟆与变色龙》、《进城》等,曾获得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审委员推荐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