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广填四川
✍ dations ◷ 2025-04-02 20:37:45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元朝末年到明代洪武年间和清代顺治到乾隆年间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广省(今湖北与湖南全境、广东北部等)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拓垦的移民潮。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明初时四川遭蒙古、军阀等在四川地区的拉锯战所造成的人口锐减。因此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省人口最多。第一次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明初朱元璋的移民四川鼓励政策期间,第二次是康熙平乱后发布《招民填川诏》,规定新移民可免几年赋税;100年间大约有600万人迁入四川,其中湖广(湖北、湖南)的就有300万。四川人口从1757年的268万,跳跃到1790年的888万,暴增到1830年的3495万。大规模的移民潮甚至影响到了湖广行省本身的人口结构,遂又有江西填湖广情况的出现。目前四川省东部的居民(如广安和邻水等地),许多来自湖北(如从前麻城孝感乡)。另外,与临近四川的贵州中北部以及两湖西部等地的操官话的居民,也多半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有关。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移民路线主要分为水路和陆路两条:水路是沿长江溯源而上,经三峡入四川盆地,该路线上的移民大多来自湖北、江西;陆路沿古时川黔、川鄂小道入四川,该路线的移民大多是湖南、贵州人,以及部分来自广东、福建的客家人。虽然移民来自幅员辽阔的湖广地区,但今日巴蜀民系的祖居记忆却指向湖北麻城孝感乡(与今孝感市无关),有学者认为,类似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先集中于麻城后统一迁往四川,使后人误认麻城为故乡;也有说法称在移民潮中,最早的一批移民来自麻城,他们势力大、资格老,后来者为寻求荫庇而冒充麻城人。而移民的增多,为联络感情、相互帮助,催生了湖广会馆,会馆是明清时城镇中供外乡人歇脚、聚会的场所,按地域划分,一般由同乡移民或商旅创办,供奉家乡神灵先贤。书生赶考,商人买卖,大都首选本乡会馆投宿。就地理分布而言,四川盆地西南部土著居民存留较多,而东北部则较少。总体而言,今日大约有70%的四川人为湖广填四川的后裔,也因为移民潮使四川文化形成包容开放的氛围。
相关
- 突变突变(英语:Mutation,即基因突变)在生物学上的含义,是指细胞中的遗传基因(通常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去氧核糖核酸)发生的改变。它包括单个碱基改变所引起的点突变,或多个碱基的缺失、重
- 统计学统计学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数据数据,以便给出正确消息的科学。这一门学科自17世纪中叶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它广泛地应用在各门学科,从自
- X射线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一种影像诊断学的检查。这一技术曾被称为计算机轴向断层成像(Computed Axial Tomography)。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
- 卵囊黄素囊肿卵囊黄素囊肿(英语:Theca lutein cyst),是一种妇科疾病,双侧卵巢有功能性囊肿,充满了清晰的淡黄色液体。此类肿块至少直径有三厘米。这些囊肿起源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到一
- 大麻素大麻素(英语:Cannabinoids),又称大麻类物质,是从大麻里发现的一组萜酚类化合物,也自然地存在于动物神经和免疫系统里。大麻素的外延包括结构上与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
- 北宁市北宁市可以指:
- 疾病转型流行病学转变(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是人口学与医学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人口随着医学的进步而快速增长,但之后又由于生育率的降低而使人口重新稳定下来。该理论由阿布
- 巴斯克语巴斯克语(巴斯克语:Euskara),是一种使用于巴斯克地区(西班牙东北部的巴斯克和纳瓦拉两个自治州,以及法国西南部)的孤立语言。该语言在西班牙语称作vasco,在法语称作Basque,而巴斯克语
- 专门立法许多国家政府制定语言政策来鼓励或压抑民众对某一特定语言的使用。虽然国家经常透过语言政策的制定来推行官方语言,但亦有许多国家借助语言政策来保护地区性语言或濒危语言。
- 萨利希语系萨利希语系,若根据当地华民对原住民的称呼,亦可作沙利殊语系。它是北美原住民的一个语系,一共包括23种语言,现时分为以下三个分支:贝拉库拉语族、海岸萨利希语族及内陆萨利希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