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鳃

✍ dations ◷ 2025-08-02 01:30:32 #海鳃
海鳃,也叫“海笔”,是刺胞动物门珊瑚纲的一目,呈鹅毛形,长十厘米至两米不等,红紫色或浅红色,能发磷光。栖息在海底,主要栖息在中潮区以下的软泥底质,少数在泥沙或纯沙底,栖息时一头扎入泥沙,一头露出,利用过滤水中的营养物质为生,带有触手的水螅体可以捕捉水中的生物为食。海鳃为单体状肉质群体珊瑚,由一个柱状的初级轴螅体和其表面的羽状的众多次级个体组成,初级轴螅体的下端形成固着在泥沙中的柄。目前已发现约300种类型,例如斯氏棘海鳃、艾氏棘海鳃、海仙人掌等。有的种类的初级轴螅体内含有钙质的中轴骨,共肉中含有分散的骨针。海鳃类在寒武纪的伯吉斯页岩中就已出现,至今仍广泛存在。埃迪卡拉生物群的部分化石种类(例如:加尼亚虫(英语:Charnia) Charnia masoni)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海鳃的早期种类。

相关

  • 含水层含水层(英语:aquifer),也作蓄水层,是指地底一层含有水分的渗透岩(英语:permeability (earth sciences))、岩石碎隙或未固结的材料(砾石、沙、淤泥)。人们可通过打钻水井来从含水层提取
  • 台湾新生报《台湾新生报》,简称《新生报》,是在台湾发行的一份全国性报纸,其前身是台湾日治时期由台湾总督府控制的《台湾新报》。1895年6月17日,日本人田川氏(确实姓名不详)于台北创办《台
  • 顺乌头酸酶结构 / ECOD顺乌头酸酶(英语:Aconitase,简称为乌头酸酶,EC 4.2.1.3)是一种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柠檬酸通过顺乌头酸中间步骤立体专一性可逆异构化为异柠檬酸的酶,这是一个非氧化还原
  • 果糖-6-磷酸果糖6-磷酸(英语:fructose 6-phosphate)是生物体内的常见分子之一,也是糖解作用的过程中所生成的产物之一,属于酮糖。在糖解作用中,果糖6-磷酸是葡萄糖6-磷酸在磷酸葡萄糖异构酶(英
  • 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287.4M (2011) €319.9M (2014)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语:Technische Universiteit Eindhoven,或译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缩写为TU/e),原埃因霍温技术学校,是一个坐落于荷兰埃因霍温
  • 海马回海马体(英语:Hippocampus),是人类及脊椎动物脑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在有海马体的动物身上发现的海马体皆成对出现,分别位于左右脑半球。它是组成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大脑皮质
  • 犹子犹子是日本明治时代以前存在的一种社会风俗,即自己与别人的儿子结为父子关系。犹子与养子不同的是,犹子仅仅是一种契约关系,犹子不必更改自己原本的姓氏,类似结谊,与结谊不同的是
  • 波普尔实验波普尔实验是由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的实验。 在1934年,波普尔对哥本哈根解释,一种流行的量子力学主观解释,产生了怀疑,并提出了一个实验来检验它。 波普尔的实验是对一种争
  • 真μ子偶素真缈子偶素(英语:True muonium或Muononium)是一个由反缈子和缈子构成的奇异原子,符号为μ+μ−。它目前尚未被人们所发现,但是可能可以借由电子与正子的对撞产生。
  • 裘法祖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外科学家,有“中国外科之父”之称,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生前曾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华中科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