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猎兵

✍ dations ◷ 2025-10-23 04:33:15 #山地猎兵

山地猎兵(德语:Gebirgsjäger)是一种德国及奥地利境内专职山地或高山区域作战的轻装步兵。“猎兵(Jäger,即猎人之意)”这个词是德语国家用以指称轻型步兵部队的军事术语。

奥地利的山地部队起源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国家步枪兵团(Landesschützen)。德国的山地步兵则源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意志帝国的山岳兵团(英语:Alpenkorps (German Empire))。两国的山地部队皆以雪绒花作为部队象征;这种传统最早于1907年,由当时的奥匈帝国皇帝法兰兹·约瑟夫一世建立,从此该国内的所有国家步枪兵团士兵皆会将雪绒花别在自己制服的衣领上。1915年3月间,当德国的山地兵团前往支援于奥匈帝国南端抵御意大利攻势的国家步枪兵团时,为了感谢德军的协助,奥匈帝国军队便将自己身上的高山火绒草赠予德国山地兵团的士兵;德国的山地部队亦自此开始以雪绒花作为部队徽章。山地猎兵与空降猎兵经常被视为德国最精锐的步兵单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意志国防军与武装亲卫队内皆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山地猎兵部队。

1941年,纳粹德国的第一支山地猎兵团于挪威成立。创立之初,该团师级部队的装备十分单薄,而且相当仰赖骡作为运输工具。当时的山地猎兵装备了比正规步兵要少的自动武器,但MG34及MG42等机枪组却能获得比一般部队更多的弹药量。山地猎兵会将雪绒花徽章别在袖子上或制服帽上,以资识别。

山地猎兵部队参与了许多战斗,其中包括威瑟演习作战、银狐作战、铂狐作战(英语:Operation Platinum Fox)、北极狐作战(英语:Operation Arctic Fox)、高加索战役、哥德防线战役、克里特岛战役,以及法国佛日山区的战斗。山地猎兵使用特别为山地作战设计的G33/40毛瑟步枪。

作为德国传统军事的一部分,山地步兵部队于1956年德意志联邦国防军成立时便已是西德陆军的重要组成单位。2001年以前,联邦国防军内的山地猎兵皆是以第1山地师(1. Gebirgsdivision)的组织形式存在,然而2001年后该师即于军队内部改革时被裁撤。第1山地师的后继单位为第23山地猎兵旅(Gebirgsjägerbrigade 23),其总部设于巴特赖兴哈尔。第23旅的所有主要部队皆驻扎于巴伐利亚南部,因为该处是全德国境内唯一的高山区域,且与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北部接壤。自2008年起,第23山地猎兵旅被正式更名为第23山地猎兵旅“巴伐利亚”(Gebirgsjägerbrigade 23 ),以显示该旅与巴伐利亚州的密切关系。

根据联邦国防军官方网站的资料,第23山地猎兵旅目前的兵力约为6500人。

现代的德国山地猎兵会穿着灰色制服及灰色的制服帽(德语称Bergmütze),其左侧绣有雪绒花徽章。这与佩戴贝雷帽的奥地利山地猎兵十分不同。除此之外,德国山地猎兵的正式制服服是以传统的德国登山服(Berganzug)为基础改良而成的,其外观亦与标准的德国陆军军服不尽相同:灰色上衣、黑色长裤,并著高于脚踝的多用途登山靴(Bergstiefel)或登山/雪地两用靴。山地猎兵士兵仅有在完成“雪绒花行军(EdelweißMarsch,指攀登至高耸山区并寻找雪绒花的行军任务)”后才有资格佩戴雪绒花徽章,且该荣誉仅会授予山地部队的士兵。

德国的山地猎兵士兵间有着非常强烈的袍泽情谊,团队精神也十分高昂。

德国山地猎兵的任务如下:

截至2014年为止,仍然存在于德意志联邦国防军内的山地猎兵部队如下:

第23山地猎兵旅虽然是联邦国防军快速反应部队(Stabilisierungskräfte)的一部分,但却缺乏火炮部队编制。因此,该旅的间接火力支援主要来自于每个山地猎兵营内配属的重装猎兵连(Schwere Jägerkompanie)的迫击炮。

一个山地猎兵连下辖5个连,共900名士兵;其中一个连须负责参谋及补给事宜,并配有一个高山猎兵排(Hochgebirgsjägerzug)以执行高山战斗及侦察任务;另有一个连配备了鼬鼠装甲车以提供迫击炮支援、反战车任务及20毫米机炮火力支援。余下的三个则皆由标准的山地猎兵组成。

现今奥地利联邦军内的山地部队主要由驻扎于奥地利西部的第6猎兵旅所组成。

截至2014年为止,仍然存在于奥军内的山地猎兵部队如下:

相关

  • 物理学重要著作这些是物理上的重要著作列表,按领域排列。这些著作被认为是重要的原因如下:1.电荷会产生电场(库仑定律) 2.磁场的变化会产生电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率) 3.单独的磁极并不存在 4
  • TPD伸缩像素显示器(英语:Telescopic pixel display,简称TDP)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介于液晶显示器(LCD)和数字微镜设备(英语: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基于数字光处理投影仪)之间,同时
  • 花生酸花生酸,是具有20个碳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它是花生油的组成部分(1.1%-1.7%)和玉米油部分(3%)。它的名字源于拉丁文的花生。花生酸用于生产洗涤剂,感光材料和润滑剂。不饱和脂肪酸
  • 教父神学教父哲学(英语:patristic philosophy)是指处于圣经神学与经院神学之间的基督教神学思想。教父们为了使基督教更具吸引力和知识更充实,教父开始将《圣经》教训与古希腊哲学、古罗
  • 克莱儿·馥兰妮克莱儿·馥兰妮(英语:Claire Antonia Forlani,1971年12月17日-)是一名英国女演员以及电影、电视剧演员。克莱儿生于伦敦特威克纳姆(Twickenham),母亲是来自英国的芭芭拉·迪更生(Barb
  • 阿基尔·本·穆罕默德·巴德尔阿基尔·本·穆罕默德·巴德尔王子(阿拉伯语:عقيل بن محمد البدر حميد الدين‎;1974年-),或称阿基尔·沙米(Al Shami)、优素福·沙米(Yusuf Shami),是也门穆塔
  • 阿根廷国会执政党(变革联盟)(17)在野党(55)执政党(变革联盟)(87)在野党(170)阿根廷国会(西班牙语:Congreso de la Nación Argentina)是阿根廷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机构。阿根廷国会位于首都布宜
  • 学生志愿运动学生志愿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s)是一个1886年于美国成立的机构,旨在推动美国大学生赴海外传教。许多美国大学毕业生受此推动,前往中国等国家传
  • 汤皇珍汤皇珍(1958年2月24日-)行动艺术家,生于台湾台北市,毕业于师范大学美术系、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长期关注台湾艺术文化生态,1997年争取发展“华山艺文特区”,2011年创立台北市
  • 万历野获编《万历野获编》,明人笔记,三十卷,补遗四卷。明代沈德符撰。沈德符随父宦居京城,与城中勋戚多有交往,《野获编》自序中言:“余生长京邸,孩时即闻朝家事,家庭间又窃聆父祖绪言,因喜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