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

✍ dations ◷ 2025-05-16 07:32:28 #泰昌
泰昌为中国明朝第十四个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八月初一日(1620年8月28日)-九月初一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共30天)的年号,明光宗继位后,诏令改明年辛酉年(1621年)为泰昌元年,但明光宗登基不久即染病,在位仅一个月便去世,同年九月明熹宗即后诏令改以本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明年为天启元年,故“泰昌”这个年号仅用了四个月。寓意国家繁荣兴盛。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日明光宗即位后,诏令改明年辛酉年为泰昌元年,但明光宗登基不久即染病,于九月初一日去世,在位仅一个月,九月初六日,明熹宗继位。明熹宗登基之际,纪年问题成为群臣论争的焦点,形成三种意见:由于纪年是皇帝统治的象征,这三种处理方式,实际上都意味着要牺牲神宗、光宗、熹宗祖孙三帝之一。第一者否认了明光宗统治的存在,但这不可能,因为这等于否定光宗统治的合法性,继位认受性对熹宗不利(通常以非正常方式继位如政变才会同年随即改元,如夺门之变)第二者将明神宗位年份削去末年,第三者则是有碍明熹宗的明年改元。经过争论,最终确定采用第二意见。同年九月二十日明熹宗下《泰昌元年、〈大统历〉敕谕》,以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三十日之前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日(1620年8月28日)到十二月廿九日(1621年1月21日)为泰昌元年。明熹宗敕谕后,各地纷纷将准备于当年十月颁布的《大明泰昌元年岁次辛酉大统历》统一为《大明天启元年岁次辛酉大统历》。由于当时交通条件限制,明廷敕谕自京师传至全国各地的时日不会太短,以致部分偏远地区在敕谕到达前按照惯例印造《大明泰昌元年岁次辛酉大统历》并流入民间。洪武 → 建文 → 永乐 → 洪熙 → 宣德 → 正统 → 景泰 → 天顺 → 成化 → 弘治 → 正德 → 嘉靖 → 隆庆 → 万历 → 泰昌 → 天启 → 崇祯 → 弘光 → 隆武 → 永历

相关

  • PDB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简称PDB)是一个专门收录蛋白质及核酸的三维结构资料的数据库。由Worldwide Protein Data Bank监管。PDB可以经由网络免费访问,是结构生物学研究
  • 波罗的大陆波罗的大陆(Baltica)是个史前大陆,存在于晚元古宙到早古生代,包含现今的东欧克拉通(芬挪斯堪地盾、伏尔加-乌拉尔克拉通、与萨尔马提亚克拉通)。波罗的大陆的原始部分形成于18亿年
  • 生物染色剂染色是用于增强显微图像对比度的一项辅助技术。辅以不同类型的显微镜,染色和染料常在生物学和药学领域被用于提高生物组织的可见度。染色常被用于观察大块组织(如肌肉组织和结
  • 英语拼写改革英语拼写改革是一系列更改英语拼写方法的运动的总称,它的目的是通过拼写改革使英语的拼写更加简单和有规律。这些有争议的、小规模的改革运动发生在爱好者和专业语言学家中,已
  • 惊奇南方古猿惊奇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garhi),又名南方古猿惊奇种,是于1996年由阿斯法(Berhane Asfaw)及蒂莫西·怀特(Tim White)发现的南方古猿。最初相信它是人类的祖先,且是南方古猿及人
  • RNA编辑核糖核酸编辑(英语:RNA editing),缩写为RNA编辑,是指一种在核糖核酸(RNA)由聚合酶生成之后其转录自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核酸序列又发生改变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和其它转录后修饰方式(如
  • 缩合反应缩合反应(condensation reaction)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当中两个分子透过官能团的变化结合成一个新的分子,过程中有细小的分子失去。如所失去的小分子为水,这个过程则称作脱水反应。
  • 论衡《论衡》,是中国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重要著作。全书共计十三卷,八十五篇,佚亡一篇。主要阐述了作者无神论的思想观点,对当时社会上谶纬盛行,社会上层和民间流行各种神秘主义进行
  • 小阴唇系带小阴唇系带(frenulum of labia minora, fourchette or posterior commissure of the labia minora),是位于小阴唇上的小系带(英语:frenulum)。小阴唇系带可能会因分娩或性交而撕裂
  • 化身化身(Incarnation),在各宗教中,通常指神或精灵等超自然力量,通过某种方式,以人类或动物的形态,实体化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在宗教文献中,神佛由其国土来到人间,通常以化身方式出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