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年–1812年柬埔寨内乱

✍ dations ◷ 2025-11-07 19:54:28 #柬埔寨战争,越南战事,泰国战争,1810年代亚洲,1810年代冲突,柬越关系,柬泰关系

1811年至1812年期间柬埔寨发生争夺王位的内乱,暹罗军队支持柬埔寨王子安斯农回国争夺王位。柬王安赞二世逃往越南嘉定,后来在越南军队的支持下回国复位。

柬埔寨当时处于暹罗(泰国)的控制下。1796年,柬王安英逝世后,作为安英长子的安赞二世长期被扣押在曼谷,直到1806年才被暹罗送回国加冕。安赞回国后开始奉行亲越南、反暹罗的政策,在维持对暹罗顺从的同时,加强了对越南的朝贡关系,试图利用越南来驱逐暹罗势力。安赞二世对暹罗日益憎恶和疏远,也引起了一些地方总督的不满,尤其是亲暹罗势力较大的西北部地区。安赞二世的人身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只能希望越南的嘉隆帝允许自己招募在柬的越南侨民组建个人卫队。

1809年,暹罗王拉玛一世逝世后,安赞拒绝去曼谷出席葬礼。他派遣披耶·扎克里 (本)(ឧកញ៉ាចក្រីបែន,พระยาจักรี (แบน),茶知卞)、披耶·甲叻洪 (孟)(ក្រឡាហោមមឿង,พระยากลาโหม (เมือง),高罗歆芒)两位大臣出席暹王的葬礼,但当二人表露出亲暹罗的倾向后,安赞将他们逮捕处决。

1811年,安赞二世的弟弟安斯农(Ang Snguon,越南史料称之为匿螉原)阴谋夺取王位,向暹罗寻求帮助。暹罗派昭披耶·裕玛拉 (内)(เจ้าพระยายมราช (น้อย),Chao Phraya Yommarach (Noi))突然袭击柬埔寨,扶持安斯农登位。安赞二世逃往越南嘉定城(今胡志明市),向越南求救。

翌年,在得到嘉隆帝的允许之后,嘉定总镇黎文悦、协镇吴仁静率大军一万三千余人进入柬埔寨,扶立安赞复位。此时暹罗军队主力正在与缅甸交战(英语:Burmese–Siamese War (1809–1812)),慑于越南军队的实力,这支突袭的暹罗军队在没有发生重大冲突的情况下撤离了柬埔寨。

此次内乱后,安赞的三个弟弟安恩(匿螉俺)、安斯农(匿螉原)、安东(匿螉�)都逃往暹罗,因而安赞得以自由实行自己的亲越政策。然而他对越南的依赖逐渐加深,而自身的行动自由也受到了削弱。黎文悦在柬埔寨修筑南荣(今金边)、卢淹(今干丹省勒维恩县)二城,用于驻扎越南军队。二城完工之后,黎文悦让阮文瑞率兵一千人驻扎南荣城,自己率领大军回国。阮文瑞成为柬埔寨事实上的“太上王”,他事多专决,安赞二世受到他的牵制,为后世越南吞并柬埔寨埋下伏笔。

扎克里王朝
国王

二王

三王

王室

暹罗人

外国人

关键事件

相关

  • 行距在字体排印学,行距(Leading)指代字体连续行的基线间的距离。这个词起源于手工排版的年代,铅字之间通过插入铅块来增加垂直距离。这个术语仍然被应用于如 QuarkXPress(英语:QuarkXP
  • 前运动皮质前运动区,或称前运动皮质(英语:Premotor cortex),是大脑额叶与运动相关的一个功能分区。在解剖位置上,它与后方的初级运动皮质相邻,在前方与前额叶的Brodmann 8区8区,9区和44相邻。
  • 翟乃社翟乃社(1956年4月1日-2014年9月9日),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人,当代话剧、电影、电视剧演员。翟乃社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87年,翟乃社被邀参加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太阳帝国》的拍摄,成
  • 安那考斯迪亚河安那考斯迪亚河(英语:Anacostia River,/ænəˈkɒstiə/)是美国中大西洋地区的一条河流,源出马里兰州乔治王子县,再进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并于此处汇入波托马克河,长约14公里。
  • 多数暴力多数人暴政(英语:tyranny of the majority),又称为多数暴力,群体暴政,是民主制度及“少数遵从多数”制度的一个本质上的缺点,用于批评由多数人作完全决定的制度,认为在该制度中将多
  • 各国农业产值列表此统计数据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库取得,单位为千国际元(International Dollars),此国际元以1999年至2000年之美元为基准。农业产值包含谷物、食物、非食物、家
  • 路易七世 (法兰西)(年轻的)路易七世(Louis VII le jeune,1120年-1180年9月18日),卡佩王朝第六位国王(1137年—1180年在位)。路易六世之子,母为莫里恩的阿德莱德(Adelaide of Maurienne)。1131年开始与父共
  • 紧缩政策紧缩政策(英语:Austerity)是一套政治经济政策,旨在通过削减支出,增加税收或两者结合来减少政府预算赤字。一个国家的政府若发现难以偿还国家债务,便会考虑采用紧缩政策。这些政策
  • 普兰斯特·马福德普兰斯特·马福德(Prentice Mulford,1834–1891),为美国知名的幽默作家,除此之外,也是新思想运动的提倡者。普兰斯特·马福德生于纽约萨格港,1856年时,航行到加州并在那里住了16年。
  • 文学季刊 (1934年)《文学季刊》,民国时期文学类杂志,1934年1月1日创刊于北平,由郑振铎、章靳以编,1935年12月16日停刊。该杂志共出2卷8期。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知名作品有曹禺的话剧《雷雨》、老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