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异丁烯
✍ dations ◷ 2025-11-08 03:34:51 #聚异丁烯
丁基橡胶(英语:Butyl rubber,常用缩写是IIR ,代表Isobutylene Isoprene Rubber)是一种合成橡胶,是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其中异戊二烯占0.6%到3%,根据异戊二烯的含量分成4-5个商品等级:255-256,丁基橡胶的结构如右图所示:由于甲基分布在碳链两侧,使丁基橡胶具有优秀的抗气体透过性,通过加入异戊二烯的结构单元,改善了主链的柔顺性。丁基橡胶通常为无色或浅黄色,没有气味和味道,有时会因残留的单体有特殊味道。丁基橡胶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具有特别优良的气密性和水密性。丁基橡胶对空气的透过率是天然橡胶的五分之一,丁苯橡胶的七分之一;对水蒸气的透过率是天然橡胶的二百分之一,丁苯橡胶的一百四十分之一。丁基橡胶的缺点是由于主要是异丁烯单元,主链上双键较少,硫化速度较慢,成本较高。由于两个甲基的推电子性,可以形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产生的高分子链上的-CH2上的氢空间上受周围四个甲基的保护,不容易被夺去,减少了链转移、重排、支化等反应,最终可以得到高分子量的线性聚异丁烯,故丁基橡胶的合成是阳离子聚合的典型范例。丁基橡胶的合成一般在氯甲烷中反应,产生的丁基橡胶不溶于氯甲烷就会以细粉状沉析出来。1931年法本公司下属的巴斯夫开发出了聚丁烯,用商用名Oppanol B投入市场。1937年新泽西的标准石油的实验室的威廉·J·斯巴克斯和罗伯特·M·托马斯开发了丁基橡胶。1950到1960年代发展出了氯化丁基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等丁基橡胶的变种。常用方法是将丁基橡胶溶于烷烃或环烷烃中发生卤化反应,产生含氯1.1-1.3%的氯化丁基橡胶和含溴2%的溴化丁基橡胶。卤素的加入有助于提高丁基橡胶的交联速度,也有助于它和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的共硫化速度。今天全球主要的丁基橡胶都由两大公司生产,标准石油的后继者艾克森美孚,和拜耳的LANXESS,丁基橡胶被广泛用于各种球类的内胆,比如橄榄球,美式足球,足球、篮球网球等。丁基橡胶的密封剂被用于抗潮湿涂料,橡胶修复涂料。丁基橡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弹性和极好的气密和水密性,又抗化学腐蚀。即使丁基橡胶遇到氨气之类的气体被腐蚀,它受腐蚀的速率也比其他橡胶要慢,所以适合于要接触化学物品和污染物的面具和手套丁基橡胶和溴丁橡胶常用于生产药品玻璃瓶上封口的胶塞。很多现代的口香糖都是用食品级丁基橡胶制成,这可以提供高弹性,但是也难以清除丁基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可以用于轮胎的内胎。
相关
- 百日咳百日咳(Pertussis)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细菌性传染病。一开始的病征通常类似于普通感冒,会有流鼻水、发烧和轻微咳嗽等症状。之后几周会伴随着剧烈咳嗽,就连呼吸时也会发出高音调
- 烟酸维生素 B3,维生素 PP烟酸(英语:niacin、nicotinic acid,也称维他命B3、维他命PP、吡啶-3羧酸),分子式:C6H5NO2,耐热,能升华。首次描述于Hugo Weidel于1873年对尼古丁的研究。它是人体
- 神经肌肉接点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神经肌肉接触面。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之间的化学联络点。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同功。神经纤维分为许多末梢分支,每个分支嵌入肌细胞膜上称为终板的凹陷中。终板
- 牙结石清除术牙结石清除术,又称结石刮除术,俗称洗牙,是借由各种器械(如超声波洁牙机,手动刮牙器等)来去除这些附着于牙颈与牙龈沟之间的牙结石及牙菌斑。通过洗牙可以减轻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炎
- 犀牛犀牛是犀科(学名:Rhinocerotidae)动物的总称,属哺乳纲奇蹄目,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体型仅次于大象的大型陆地动物。所有的犀牛基本上都是腿短和身体粗
- 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遗产(英语:World Heritage;法语: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
- 意大利国家电力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意大利语:Enel S.p.A.,原称Ente nazionale per l'energia elettrica)是总部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一家能源公司,主营发电、送电及天然气配送,于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
- 蜜蜂学蜂学(英语:Melittology),或蜜蜂学,是昆虫学的分支学科,研究与蜂类相关的知识,涵盖蜂类下的蜂族演化支中超过两万个物种,包括熊蜂、蜜蜂属等各种蜂类。
- 有67人各国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以主权国家或地区区分计算诺贝尔奖得主总数与人均的列表,也计入诺贝尔经济学奖。。列表同时认可获奖之前(通常是出生地)及获奖当时这2种公民权。倘有双重
- 曾益新曾益新(1962年10月-),湖南涟源人,中国肿瘤学家。1985年毕业于湖南衡阳医学院,1990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