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广场 (声音艺术)

✍ dations ◷ 2025-05-19 06:03:51 #纽约市公共艺术,声音艺术,1900年代作品

《时报广场》(英语:)常被称为或(直译为嗡嗡声)是美国古典音乐和艺术家马克斯·纽豪斯(英语:Max Neuhaus)于纽约时报广场创作的永久性声音装置艺术,最初安装于1977年,1992年被拆除,2002年重新设置。该艺术设备由迪亚艺术基金会(英语:Dia Art Foundation)维护,是其管理的11个场所和设备之一。

马克斯·纽豪斯(1939年8月9日-2009年2月3日)亦是当代音乐制作人,被誉为当代艺术中以声音作为主要介质的第一人,《时报广场》是他于1970年代在纽约市的公共场所创作的一系列声音装置艺术之一,其同时期的包括杰伊街-都会科技车站的《》(直译为《穿行》)和现代艺术博物馆花园地下的《》(直译为《新作品》)。《时报广场》的具体创作时间始于1973年,纽豪斯与纽约大都会运输署和能源公司联合爱迪生就设置该作品进行交涉。

纽豪斯在谈判结束后开始自制专门用于该作品的可编程声音产生器(英语:programmable sound generator),他在百老汇和第七大道交会、第45街和第46街间的安全岛上移除了一些栅栏,并在透过栅栏可看见的逃生通风井中安装发电机和扬声器,但打从一开始,供电工程即因地铁系统的电压过高而导致无法单独为该处提供动力。为了解决供电问题,纽豪斯雇用一家独立的维修公司,透过简易的电路将《时报广场》连接至附近的路灯。

自1977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时报广场》持续运作,但供电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而纽豪斯也在欧洲收到其他的委托并且移居国外,《时报广场》的维护亦变的愈加困难,该设备最终于1992年被拆除。2002年,纽约市画廊老板克莉斯汀·伯金(Christine Burgin)试图重现《时报广场》,透过与纽豪斯、大都会运输署、时报广场商业改善区和迪亚艺术基金会(英语:Dia Art Foundation)合作,再次于时报广场设置该作品,与原作品不同之处在于其提高音量,以克服时报广场增加的噪音,纽豪斯随后将《时报广场》捐赠给迪亚艺术基金会,其目前由该组织进行维护。

《时报广场》自2002年重新设置到2009年纽豪斯去世为止,他在作品中额外加入防止故障的安全措施,使其不会意外关闭。纽豪斯亦透过摄像头监控作品设置处,并阻止街头艺人前往该处表演,担心他们的声音将干扰《时报广场》运作的效果。

2015-2016年间,《时报广场》因行人广场的施工工程而难以接近,根据迪亚艺术基金会传播总监表示,在施工过程中该作品从未关闭。而在工程过后,《时报广场》的栅栏旁增加了花岗岩座椅。同样在2016年,纽约市政府在时报广场推行“指定活动区”(Designated Activity Zones),开放街头艺人和Cosplay人员在该区域表演以赚取小费,其中一个区域即位在《时报广场》的栅栏旁,并使用蓝绿色颜料标示。

《时报广场》至今仍是马克斯·纽豪斯在美国唯一的公共装置艺术作品,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持续运作。

《时报广场》位于时报广场北侧,设置地点原是一座位在百老汇和第七大道交会处、第45街和第46街间的三角安全岛,该处在施工后成为行人广场。按照纽豪斯要求,未有任何指示或标记《时报广场》为一件艺术品,其声音仅从一处通风井上方的栅栏发出,纽豪斯表示是为使该声音听起来“似是而非”,希望其被当作“来自地下的不寻常机械声”,且容易被忽略,直到观察者透过偶然的方式发现。

声音本身被纽豪斯描述为“类似大钟的余音”,而迪亚艺术基金会则形容其为“深沉而略带脉动的嗡嗡声”,大都会运输署认为其拥有“丰富的和声质感”,《纽约时报》则形容其是“一种深沉的共鸣及温和起伏的嗡鸣声,音色使易人联想到低调的编钟或教堂钟声”。迪亚艺术基金会指出,虽然该声音仅为单一波长,但所感知到的声音“相对于人的运动,音高、音色和音调均会发生变化”。

《时报广场》自1977年安装完成以来,其周围区域发生极大的改变。纽豪斯于1977年描述该地区时表示“其听觉和视觉环境是丰富而复杂的,它包括大型广告招牌、办公大楼、酒店、剧院、色情场所和电子游戏商场,往来的过客则包括游客、戏院常客、皮条客、购物者、推销人员和上班族”。截至2020年,该地区作为主要的旅游胜地,经常可见半裸体表演者(英语:Desnuda)和为赚取小费而表演的Cosplay人员。

相关

  • XeOsub3/sub三氧化氙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其中氙的化合价为+6。三氧化氙的氧化性很强,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氧气和氙气。与有机化合物接触时极易爆炸。三氧化氙溶于水时,生成氙酸: XeO3(aq)
  • 斯基亚帕雷利EDM登陆器斯基亚帕雷利EDM登陆器(Schiaparelli EDM lander)是欧洲空间局(ESA)和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Roscosmos)合作的专案计划,2016年火星微量气体任务卫星搭载斯基亚帕雷利EDM登陆器登陆火
  • 达美林酯拉尔斯·埃里克·塔美林(英语:Lars-Erik Tammelin;1923年3月16日- 1991年1月3日), 瑞典有机化学家,瑞典国防部研究员暨公务员。拉尔斯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系最高法院审判长Erik T
  • 三国同盟战争三国同盟获胜总计:140,000名士兵和平民阿根廷共和国: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巴拉圭战争,又称三国同盟战争,是1864年至1870年间,巴拉圭与三国同盟(阿根廷、巴西帝国和乌拉圭)之间的一场
  • 伪多边形在几何学中,伪多边形(英语:pseudogon)又称为超无限边形,是一种位于双曲平面上的无限边形,具有伪多边形群(英语:Coxeter_notation#Rank two groups)(pseudogonal group)的对称性,诺曼·约
  •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吉本智慧子,归化日本国籍前旧用中国名字乌拉熙春,又自称爱新觉罗·乌拉熙春(满语:ᠠᡳᠰᡳᠨ ᡤᡳᠣᡵᠣ ᡠᠯᡥᡳᠴᡠᠨ,穆麟德:,太清:;1958年-),中国契丹语、女真语、满洲语及辽金史
  • 科特迪瓦刺果藤科特迪瓦刺果藤(学名:),是科特迪瓦特有的一种刺果藤属植物。它们的栖息地位于潮湿的半落叶林边缘。现时其仅有一具于1896年采集的标本,相信它们已经灭绝。
  • 弗朗索瓦·周弗朗索瓦·周(英语:François Chau,1959年10月26日-),柬埔寨越南华裔美国演员。出生于柬埔寨金边的越南华人家庭,6岁时随家人搬回越南,居住于柴棍(今胡志明市),7岁时因逃离越南战争,搬到
  • 自由能微扰自由能微扰 (英语:Free Energy Perturbation, 缩写:FEP)是用来计算自由能的一种常用方法。最早由R. W. Zwanzig在1954年提出。以正则系综为例,从状态A到状态B的自由能变化可以由
  • 用心看台湾“《用心看台湾》已经走过XXX乡,下回用心来看你的故乡。”《用心看台湾》(英语:)为三立台湾台自制之行脚节目,为爱台客全系列节目之一,于2001年6月8日开播,目前于每周六晚上10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