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摩擦

✍ dations ◷ 2025-11-29 04:28:20 #天体物理学,万有引力,动力系统,引力波

在天体物理学之中,动态摩擦描述一物体在空间中移动时,受到周遭其他物体的重力影响而损失动量与动能的现象。动态摩擦最早由钱德拉塞卡于1943年时提出并且进行详细的探讨。

考虑一颗质量为 M {\displaystyle M} 的目标星,假设一系统中之场星(假设质量为 m a M {\displaystyle m_{a}\ll M} )速度为各向同性,则该目标星所受之动态摩擦可简单表示为

d v M d t = 16 π 2 G 2 M m a ln Λ v M v M 3 {\displaystyle {\frac {d\mathbf {v} _{M}}{dt}}=-16\pi ^{2}G^{2}Mm_{a}\ln {\Lambda }\left{\frac {\mathbf {v} _{M}}{{v_{M}}^{3}}}}

其中

由式中可得知仅有速度较目标星为慢的场星能够对目标星产生动态摩擦,而动态摩擦所造成之力的作用方向总是与目标星的行进速度方向相反。

在行星演化的理论中,初生行星与围绕于恒星周遭之原行星盘间的动态摩擦会促使原行星的动能逐渐降低,并转移到行星盘之中。这造成了原始行星的向内迁徙而更靠近主星。

在星系的合并过程,恒星之间的动态摩擦会导致星系中恒星的运动转变成不规则的随机运动,这个过程称为弛豫(Relaxation),并可使两个对撞的盘状星系合并成一椭圆星系。另外,若是合并前的星系之中存在超巨大质量黑洞的话,则黑洞也会因受到周遭恒星的动态摩擦而失去动能,因此逐渐落入合并星系的中心。

动态摩擦亦可解释为何一星系团中最亮、最重的星系,往往都存在于靠近星系团的中心:因为星系的对撞会由于动态摩擦而消耗其运动方向之动量,从而降低其速度,而越巨大的星系所遭受的阻力则越强,造成的现象即是这些大质量星系最后都会落向星系团的中心。

相关

  • 活性炭活性炭(英语:Active charcoal),亦称活性碳(英语:Active carbon)、活化炭(英语:Activated charcoal;Activated char)或活化碳(英语:Activated carbon),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碳物质。活性炭
  • 碳粉墨粉或碳粉(toner)是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上用于使纸张着色的物质,主要成分为碳、氧化铁和树脂。墨粉由大小约为8-10微米的颗粒组成。
  • 迈克尔·穆凯西迈克尔·伯纳德·穆凯西(Michael Bernard Mukasey,1941年7月28日-,纽约),美国律师、政治家,美国共和党成员,前美国司法部长(2007年至2009年)。
  • 鲍曼不动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学名:Acinetobacter baumannii,俗称:AB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的条件致病菌,不具鞭毛,移动性不高,但生命力极强,可广泛地存在于大自然中。该菌
  • 霍奇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霍奇队(英语:Virginia Tech Hokies)代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参加国家大学体育协会(NCAA)第一级别的19个运动项目,为大西洋沿岸联盟的成员。其参加的男子项目包括美式
  • 三读三读 (Reading) 是立法机关的一种立法程序,产生于英国西敏制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在通过一项法案或拒绝通过法案前,需要多次宣读法案条文而得名。在该程序中,立法代表及政府代表会
  • 月关月关(1972年-),原名魏立军,中国大陆知名网络作家,电视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网络历史小说之王”。1972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最早以“梦游居士”为笔名,在起点中文网发
  • 底特律 (电影)《底特律》(英语:)是一部美国历史犯罪惊悚剧情片,由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编剧马克·鲍尔根据1967年底特律骚乱真实事件编写剧本。电影为约翰·波耶加、威尔·保尔特、艾尔基·史
  • 御陵卫士御陵卫士(日语:ごりょうえじ)是孝明天皇御所的守护组织,别名高台寺党(高台寺月真院据地而得名)。1867年(庆应3年)3月10日,伊东甲子太郎因为意志不同于新选组而离队后,与意念相同的其他
  • 杨延俊杨延俊(1809年-1859年),字吁尊,号菊仙,江苏金匮县(今属无锡市)人。清朝官员,官至山东肥城知县。杨延俊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中甲辰恩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张之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