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面包

✍ dations ◷ 2025-04-26 12:30:29 #苏格兰饮食,马铃薯食品,波兰饮食,秘鲁饮食,德国饮食,爱尔兰饮食,面包

马铃薯面包是一种用马铃薯粉或马铃薯取代部分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 有很多制作方式,包括用平板炉或装在平底锅加热,或用烤箱烤熟。加或不加膨松剂都可以,也可以加入各式配料一起烤。马铃薯和面粉的比例因食谱不同各有差异,有些食谱以马铃薯为主成分,有些则大部分是面粉。有些食谱要捣碎马铃薯,有些则要把马铃薯除去水分。很多国家都买得到马铃薯面包商品,烹调方式和材料都大同小异。

马铃薯面包在不同区域也有不同的名称包括:slims、fadge、potato cake、potato farls、在爱尔兰称为tatie bread。

在智利,马铃薯面包以不同形式出现在智利南部的Chiloé菜肴中,最常见的面包是“milcao”和“chapalele”,也是传统“curanto餐食”的一部分。

“”是可能含有斯佩耳特小麦和裸麦粉的马铃薯面包。

“”是德国犹太人为安息日制作的面包。跟其它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哈拉面包类似,通常是做成辫子状,不过与东部香甜又加了蛋的哈拉面包不同,“”用煮熟捣碎后放凉的马铃薯,不加蛋,糖也只加一点点。不一定会加油,通常上面会刷上蛋液(面团本身不加蛋)并洒上罂粟籽。虽然住在德国的德国犹太人越来越少,“”还是被一些意识到犹太面包历史的面包师们继续制作并流传下去。

马铃薯面包是匈牙利饮食的一部分。

马铃薯面包或蛋糕在爱尔兰很常见,称为“boxty”(爱尔兰语:bacstaí),很多都使用常见的粉质马铃薯。

马铃薯扁面包是一大块圆饼,分成四份或切成方形 (通常厚度在0.5–1 cm左右)的马铃薯软面包,扑上少许面粉;在阿尔斯特省,爱尔兰北部特别常见。传统上式组成Ulster fry餐食的独特成分之一,两面稍微炸过的马铃薯扁面包,配着同样炸过的苏打扁面包。也可以用烤的,涂奶油或搭配各种配菜一起吃。

苹果马铃薯蛋糕或“fadge”,在苹果成熟的秋季,是爱尔兰东北方常见的美食。刚煮好的马铃薯混和融化的奶油、盐和面粉。 马铃薯面团作为糕点面皮,包住甜甜的苹果馅料。

“ ”是一种轻盈蓬松的马铃薯面包。

苏格兰的“tattie scone”又称为“tottie scone”或“potato scone”,与爱尔兰的马铃薯扁面包类似。通常也是将圆面团分成四份,跟传统苏格兰燕麦饼类似,有些会做成小圆饼。

美国买得到马铃薯面包,与工厂大量生产的白面包相似,是带一点浅黄色泽的蓬松面包,口感较粗糙,尝得到少许马铃薯风味。


 

相关

  • 专科护理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执业护士(英语:Nurse practitioners,缩写
  • 大气大气层,均源自及也许是一层受到重力吸引聚拢在拥有巨大质量天体周围的气体,而如果重力够大且气体的温度够低,就能长期保留住。有些行星拥有许多不同的主要气体,并且有非常深厚的
  • 乐器乐器,泛指可以发声演奏音乐的工具。根据构造或发声原理,乐器可以细分作多个分类:气鸣乐器、弦鸣乐器、膜鸣乐器和体鸣乐器。打击乐器包括体鸣和膜鸣两大类。不同的键盘乐器虽然
  • 1054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张瑜张瑜(1957年10月19日-),女,祖籍山东肥城,生于上海,中国演员。1973年,张瑜从上海华山中学初中毕业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女演员。 1980年参加了影片《庐山恋》的拍摄,在此片中她成功地塑
  • 甘丙肽受体3· neuropeptide signaling pathway · synaptic transmission · learning or memory 甘丙肽受体3(英语:Galanin receptor 3,GAL3)是一种由基因GALR3编码的G蛋白偶联受体。T
  • 卡尔·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卡尔·马克思的革命理论》(英语:)是哈尔·卓普(Hal Draper)关于卡尔·马克思的5卷书。经济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鲁诺(Robert Heilbroner)赞《马克思的革命理论》,称其为一部“极具鼓
  • 忍者神龟 (1990年电影)《忍者神龟》(英语: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是一部1990年的美国真人电影,也是第一部《忍者神龟》原著的改编电影。
  • 赫曼·尼克赫曼·尼克(Hermann Necke,1850年11月8日-1912年2月15日)是德国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代表作是舞曲‘邮递马车’(Csikós Post)。从作品编号可知生涯作曲将近300曲,有许多小奏鸣曲等钢
  • 乌田纳乌田纳(Utena)是立陶宛东北部的一座城市,是乌田纳区和乌田纳县的行政中心。乌田纳是立陶宛最早出现的聚居地之一,地名最早见于1261年,可能取自一个水文名称。乌田纳是工业城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