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祚王

✍ dations ◷ 2025-10-28 17:49:05 #前40年出生,28年逝世,百济君主,开国君主

温祚王(前40年-28年),姓扶余(余=徐,或者单姓余),百济首代君王,前18年至28年在位。他是高句丽创建者东明王朱蒙之子。据《三国史记》记载,朱蒙因受迫害逃离东扶余,来到卒本地区(位于现今桓仁地区),在那里与当地首领延陀勃的女儿召西奴成亲并建立高句丽国。当朱蒙在东扶余所生长子(即瑠璃王)逃到高句丽后,朱蒙将其立为太子。朱蒙与召西奴的两个儿子─沸流和温祚,知道他们在高句丽将无容身之处,因此两兄弟离开高句丽并与追随者一同往南迁徙。

据《三国史记》记载,沸流认为临海而居较佳,不听追随者建议,于弥邹忽建国。现代史家对弥邹忽的确实地点有争议,有很长一段时间据信是位于仁川(首尔附近,汉江出海口),最近考证则认为可能在忠清南道的牙山。

温祚则听从了这个建议,于汉江岸边的河南慰礼城(现在的首尔)建城,因最初有十名大臣辅佐他,所以国号为“十济”。弥邹忽的盐水和沼泽令多数人难以忍受,反观慰礼城的百姓却生活富庶。于是,沸流因无视建议而羞愧自杀。弥邹忽的百姓则搬迁到慰礼城,温祚王也接纳了他们,将国号改为“百济”。

《三国史记》记载,温祚王在位期间常与北方的靺鞨和东方的乐浪郡交战,因此将国都慰礼城迁往汉水之南,并于公元10年左右并吞了当地的马韩国。

《三国史记》百济本记中又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百济创建者为沸流王,非温祚王。沸流王与温祚的父亲是优台,而优台是东扶余王解夫娄之庶孙。优台死后,沸流与温祚之母,召西奴,寡居于她的故乡卒本,东明王朱蒙于此时来到卒本,娶召西奴,成为沸流与温祚之继父,并于卒本建高句丽,又立亲子琉璃为太子。沸流温祚无立身之地,于是沸流带领温祚至弥邹忽建新都,沸流王遂成百济之始祖。日本有一座百济王神社,是百济移民祭祀他的。

相关

  • 原始递归函数在可计算性理论中,原始递归函数(英语:primitive recursive functions)对计算的完全的形式化而言是形成重要构造板块的一类函数。它们使用递归和复合作为中心运算来定义,并且是递
  • 豸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五十三个(七划的则为第七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豸部归于七划部首。豸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
  • 劳力密集工业劳力密集工业,又称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上指对劳动力的需要比对资本需要多的工业。与资本密集工业相对。这些工业一般是规模较小,雇佣很多工人,制造流程自动化程度不高的轻工业。
  • 华尔兹圆舞曲(德语:Walzer,英文:Waltz,音译“华尔兹/滋”)有别于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等维也纳作曲家的严肃作品,它和“轻歌剧”(operette)可说是19世纪民主化社会中,为适应一般群众较
  • 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英法北美战争英法北美战争(英语:French and Indian War),或加拿大所称的征服战争(英语:War of the Conquest),是1754年至1763年间大不列颠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在北美的一场战争。1756年,战争扩大至世
  • 日本银带鲱日本银带鲱(学名:),俗名丁香鱼、魩仔,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的其中一种。本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东非、红海、马尔代夫、塞舌尔群岛、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印尼、泰
  • 烛台双屿坐标:25°13′58″N 121°39′17″E / 25.23273°N 121.654742°E / 25.23273; 121.654742烛台双屿,又称为烛台屿、夫妇石、夫妻石,是台湾新北市金山区的显礁。本为金山岬的一
  • 桓檀古记《桓檀古记》是一部有关东北亚及朝鲜半岛传说时代的书籍。此书由太白教教徒桂延寿和李沂于日韩合并后第二年的1911年编写,1979年出版印刷,主要描述帝释桓因之子桓雄降临和檀君
  •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米哈伊尔·列昂尼多维奇·格罗莫夫(俄语:Михаил Леонидович Громов,法语:Mikhaïl Leonidovitch Gromov,1943年12月23日-),生于博克西托戈尔斯克的俄罗斯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