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树叶纤维
✍ dations ◷ 2025-04-25 04:52:52 #树叶纤维
纤维(英语:fiber)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纤维可被分作天然纤维及人造纤维。天然纤维是在动物、植物和地质过程中形成的。根据来源,天然纤维分为如下几类。人造纤维,又称化学纤维,是指经加工过而制成的纤维,包括玻璃纤维、尼龙等。可以由天然原料加工而得,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基于天然纤维素的人造纤维有很多种,包括人造丝(嫘萦)、莫代尔纤维以及新近产生的纤维素纤维。这一类纤维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纯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形成的,二是由纤维素乙酸酯等衍生物形成的。再生纤维素可用铜氨法制。最常见的人造矿物纤维是玻璃丝和金属丝,这两种不是合成纤维。聚合物纤维也是人造纤维中的一类,通常从石化原料合成得。主要的聚合物纤维有:复合挤出纤维(coextruded fiber)由两种不同的聚合物共同形成,一般两种聚合物采用芯鞘型或并排排列。为提高纤维性能,可以在纤维外层涂一保护层,这样的纤维叫涂层纤维(coated fiber)。如涂镍可防静电,涂银可抗细菌,涂铝以作为防雷达箔条。防雷达箔条以涂铝的玻璃丝绳的形式储存在飞机上,用时将绳切成小段喷出即可挡开雷达信号。多数合成纤维的截面都是圆的,但有些特别的纤维截面做成了中空、椭圆、三叶形、五星形等,这些改变了截面形状的纤维具有能反射光等光学性质。表面颜色较亮的纤维容易透光,看起来显得透明;较暗的纤维则会阻挡大部分的光。合成纺织纤维通常做成弯曲的形状,这样织成的衣服体积会增大。微纤维指一类极细的纤维。在织物中,指的是纤度不超过1旦的纤维。聚酯类纤维可拉至0.5鉴别纤维方法旦。在高技术纤维领域中,通常指可以过滤用的极细的玻璃丝或熔喷塑料纤维。一些新型的设计把纤维通过挤出分裂成更细的纤维。短的、形状不规则的纤维叫做原纤(fibril)。天然纤维素中含有原纤,在棉和牛皮纸中可以看到一些小的原纤突出于主纤维束之外。燃烧法是最简单便捷的纤维鉴别方法,各种纤维燃烧特性如下表:
相关
- 阿玛斯号货轮油污事件阿玛斯号货轮油污事件是发生于2001年1月的公害事件,污染范围位于台湾垦丁国家公园境内的龙坑生态保护区。该事件为保护区的生态带来浩劫。2003年,环保署向挪威法院提出赔偿诉
- 野史野史又称稗史,是指正史上无纪录,或者正史上纪录为“传闻”的史事,多是民间的街谈巷说及遗闻佚事。惟野史不一定虚假,《汉书·艺文志》引如淳之言,“细米为稗,街谈巷说,甚细碎之言也
- 叶绿素叶绿素是存在于植物、藻类和蓝藻中的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将叶绿素离子化。产生的化学能被暂时储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并最终将二氧化碳和水转
- 肠杆菌噬菌体T2T2噬菌体(学名:Enterobacteria phage T2)是一种属于T4噬菌体属的噬菌体病毒,专门感染和杀死大肠杆菌。其病毒体内含DNA,DNA的组成次序包括有线状双股、末端冗余(terminally redund
- 尼曼匹克症尼曼匹克症(Niemann-Pick disease),是一种脂质代谢异常的遗传疾病。过量脂类累积于病人的肝脏、肾脏、脾脏、骨髓等,甚至脑部,而造成这些器官的病变。遗传模式为体染色体隐性遗传
- 湿婆派湿婆教(梵语:शैव पंथ,śaiva paṁtha,英语:Shaivism,Shaivam),又称湿婆派、希瓦派,原义是与湿婆合一,是印度教中四个最主要教派之一,尊崇湿婆为最高的神明。它的信徒被称为希瓦(Sh
- 科学仪器测量仪器(英语:Measuring instrument,又称为测量仪表、检测仪表或测量仪器仪表),是用来进行各种测试而取得相关数据的。众多周知,在物理学、工程学、以及品质保证上,都是需要通过测
- 非典型自闭症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简称PDD-NOS),亦作非典型自闭症,泛指一般有自闭症倾向,但不能透过其特征而归类为更具体的
- ð浊齿擦音全称是浊无咝齿擦音,辅音的一种,在某些语言中出现。在国际音标中,这种音用⟨ð⟩表示,在X-SAMPA则用⟨D⟩表示。它在国际音标的符号就是古英语字母里的Eth,但此字母在古
- 1993年199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199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