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

✍ dations ◷ 2025-04-04 12:57:36 #1946年出生,在世人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诺贝尔奖获得者,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地利作家,犹太作家,女性作家,奥地利犹太人,维也纳大学校友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1946年10月20日-),奥地利犹太裔小说家、剧作家兼诗人。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获奖的作家。

耶利内克生于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米尔茨楚施拉格,父亲是来自捷克的犹太人,母亲是来自罗马尼亚的日耳曼裔天主教徒。从小开始学习钢琴,管风琴等乐器。1964年进入维也纳大学,主修戏剧和艺术史,却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学习,她于1971年获得维也纳音乐学院的证书,深厚的音乐素养使她的文学创作颇具特色。

在创作上,1967年她21岁时便出版了处女作《莉萨的影子》,开始在文坛展露头角。20世纪70年代,她卷入了当时遍及欧洲的学生运动,文风开始发生变化,慢慢形成了个性反叛的创作特色和嘲讽尖刻的语言风格。1974年-1991年,她是奥地利共产党的党员。在将近四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她创作了各类作品近五十部,成为奥地利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被认为是同时代奥地利文学的翘楚。

耶利内克的创作体裁多样,不拘一格,既有散文、诗歌,又有小说、广播剧和影视剧本。她的写作风格难以精确的界定,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兼有戏剧场景和电影叙事的特点。作品大多以激烈的批评男性专制,社会弊病和暴力著称。作品中多以女性为主题,最终都以妇女无力反抗社会的凄惨命运为结局。在她的笔下,一个个妇女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虽然耶利内克的作品颇丰,但在获诺贝尔奖之前,除少量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之外,从未曾被翻译成其它更多的语言,因而读者范围有限。在德语文化圈以外的地方,耶利内克几乎默默不为人知。她的英文出版商说,“在英国,《钢琴教师》卖得很好,她的其他作品则不。”电影这一大众传播形式为《钢琴教师》打开了销路,但也并非处处行之有效的神奇广告。在台湾,这部小说初版印刷的3000册仅售出了一半。诺贝尔文学奖宣布的那一刻让她的出版商们都松了一口气。在获奖后,其读者范围和人数会大大增加。其中,汉语译本在中国已随处可见。

耶利内克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尤其是在奥地利。许多人对她的作品不屑一顾,认为她的作品带有浓烈的色情成分。更有人说她的作品淫秽,下流,亵渎神灵。耶利内克成了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十位女性得主后,梵蒂冈便猛烈抨击了将大奖授予她,因为她笔下的女性世界充斥着“赤裸裸的性事”,而且是“将性和病态、权力以及暴力联系在一起”,“肉体的结合是冰冷而晦暗的,缺乏交流,只有暴力的侵占,没有任何柔情蜜意,没有丝毫灵魂或者意图的尊严”。耶利内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无度的淫秽”,最终只能“陷入绝对的虚无主义”。

德国著名文学批评家伊利丝·拉迪什就在《时代》周报上发表评论说,耶利内克的作品可谓“空无一物”,“经验、感情、诗意”皆空,“没有天空,没有爱情,没有思想,没有色彩,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没有光明,没有俗世也没有超脱”,所有的“唯一的一种物质”就是“垃圾”,包括“人类垃圾,自然垃圾,关系垃圾,爱情垃圾,家庭垃圾,媒体垃圾,语言垃圾”

耶利内克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对社会的问题总是坦率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她也遭到了猛烈攻击。有些组织曾打出“你要耶利内克还是要文化”的口号,鼓动市民抵制她的作品。

2005年10月,瑞典文学院成员卡努·安隆德(英语:Knut Ahnlund)(Knut Ahnlund)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前提出辞职,以抗议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耶利内克。他认为:“耶利内克的作品像寄生虫。去年把文学奖颁给她对文学奖造成了无可弥补的缺憾,也混淆了大众对文学的看法”。

2004年,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她用超凡的语言以及在小说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事情。”

在台湾,作家姓名被译为“叶利尼克”。

使用“台湾硕博士论文系统”搜寻,至2011-04-19为止,以这位作家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篇论文:


1901年:普吕多姆 |1902年:蒙森 |1903年:比昂松 |1904年:米斯特拉尔、埃切加赖 |1905年:显克微支 |1906年:卡尔杜齐 |1907年:吉卜林 |1908年:倭铿 |1909年:拉格洛夫 |1910年:海泽 |1911年:梅特林克 |1912年:霍普特曼 |1913年:泰戈尔 |1915年:罗曼罗兰 |1916年:海登斯坦 |1917年:盖勒鲁普、蓬托皮丹 |1919年:施皮特勒 |1920年:汉姆生 |1921年:法郎士 |1922年:贝纳文特 |1923年:叶芝 |1924年:雷蒙特 |1925年:萧伯纳

1926年:黛莱达 |1927年:柏格森 |1928年:温塞特 |1929年:托马斯·曼 |1930年:刘易斯 |1931年:卡尔费尔特 |1932年:高尔斯华绥 |1933年:蒲宁 |1934年:皮兰德娄 |1936年:奥尼尔 |1937年:马丁·杜·加尔 |1938年:赛珍珠 |1939年:西兰帕 |1944年:延森 |1945年:米斯特拉尔 |1946年:黑塞 |1947年:纪德 |1948年:艾略特 |1949年:福克纳 |1950年:罗素

1951年:拉格奎斯特 |1952年:莫里亚克 |1953年:丘吉尔 |1954年:海明威 |1955年:拉克斯内斯 |1956年:希梅内斯 |1957年:加缪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 |1959年:夸西莫多 |1960年:圣琼·佩斯 |1961年:安德里奇 |1962年:史坦贝克 |1963年:塞菲里斯 |1964年:萨特 |1965年:肖洛霍夫 |1966年:阿格农、萨克斯 |1967年:阿斯图里亚斯 |1968年:川端康成 |1969年:贝克特 |1970年:索尔仁尼琴 |1971年:聂鲁达 |1972年:伯尔 |1973年:怀特 |1974年:雍松、马丁松 |1975年:蒙塔莱

1976年:贝娄 |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 |1978年:辛格 |1979年:埃里蒂斯 |1980年:米沃什 |1981年:卡内蒂 |1982年:马奎斯 |1983年:戈尔丁 |1984年:塞弗尔特 |1985年:西蒙 |1986年:索因卡 |1987年:布罗茨基 |1988年:马哈富兹 |1989年:塞拉 |1990年:帕斯 |1991年:戈迪默 |1992年:沃尔科特 |1993年:莫里森 |1994年:大江健三郎 |1995年:希尼 |1996年:辛波丝卡 |1997年:福 |1998年:萨拉马戈 |1999年:格拉斯 |2000年:高行健

2001年:奈波尔 |2002年:凯尔泰斯 |2003年:库切 |2004年:耶利内克 |2005年:品特 |2006年:帕慕克 |2007年:莱辛 |2008年:勒克莱齐奥 |2009年:米勒 |2010年:略萨 |2011年:特朗斯特罗默 |2012年:莫言 |2013年:芒罗 |2014年:莫迪亚诺 |2015年:亚历塞维奇 |2016年:迪伦 |2017年:石黑一雄 |2018年:托卡尔丘克 |2019年:汉德克

相关

  • 肾脏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肾脏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枝,主要处理的
  • 赤子 (消歧义)赤子可以指:
  • 以人名命名的常数以人名命名的常数指以对该常数相关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数学家、科学家或其他人,或该常数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常数。例如:毕达哥拉斯常数、普朗克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等。有些常数
  • 镍-62镍-62(英语:Nickel-62, 62Ni)是镍的一种同位素,共有28个质子及34个中子。镍-62是一种稳定同位素(英语:Stable isotope ratio),有着已知核种中最高的每一核子结合能(英语:nuclear bindi
  • 爱丽丝梦游仙境《爱丽丝梦游仙境》(英语: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通常缩写成Alice in Wonderland)或称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数学家查尔斯·路特维奇·道奇森以笔名路易斯·卡罗出版
  • 暹罗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注意如果条目名称是繁体字要使用繁体的“消歧義”,简体字
  • 水运仪象台水运仪象台,由北宋苏颂发明的自动化机械化天文演示装置。元祐元年(1086年)苏颂检验太史局的浑仪时,决心要将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苏颂拜访吏部守当官韩公廉,取得张衡、张思
  • 厦蓉高速厦门-成都高速公路(简称厦蓉高速,“蓉”为成都简称),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一条东西横线,编号为G76,起点在福建省厦门,途经龙岩、江西省瑞金、赣州、湖南省郴州、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王来生王来生(Lai-Sheng Wang;1961年-),出生于中国河南省,是一位实验物理化学家,目前在布朗大学任教,以其对黄金金字塔(原子簇)和硼原子簇的研究而闻名。王来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化学
  • 本杰明·布里顿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布里顿男爵,OM CH(英语:Edward Benjamin Britten, Baron Britten,1913年11月22日-1976年12月4日),英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是二十世纪古典音乐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