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土壤流失公式

✍ dations ◷ 2025-04-03 08:58:11 #通用土壤流失公式

通用土壤流失公式(英语: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为广泛用来描述土壤冲蚀过程之数学模型。

土壤冲蚀模型在土壤与水资源保育以及非点源污染(英语: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评估方面皆起到关键作用,包含输砂量评估、泥砂控制(英语:sediment control)之保育规划与设计,以及促进科学理解。通用土壤流失公式及其相关公式为美国政府机关用来衡量水冲蚀之主要模型。

通用土壤流失公式为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今自然资源保育局(英语: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以自1930年代开始搜集之土壤冲蚀数据为基础而发展:12,该模型在近几十年以来已广泛在世界各地之保育计划中使用,而作为发展国之美国亦也采用该模型有助执行数十亿美元之保育计划。修正版通用土壤流失公式(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或Modifi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MUSLE)皆承袭USLE之基础理论修正而成,并以相似目的持续使用。

土壤冲蚀模型主要分为过程模型与经验模型(英语:Empirical modelling)等两种。其中过程模型(或称物理模型)系以数学描述分散、运移、沉积(英语:Deposition (chemistry))等冲蚀过程,并且透过方程求解估计某特定地表在冲蚀过程中产生之土壤流失与泥砂生产量,然而冲蚀模型当前仍未发展完全,因此不含经验实证方面之纯过程模型尚无存在。经验模型系透过统计关系将管理及环境因子与土壤流失及(或)泥砂生产量之间结合。Lane等人详述过程模型与经验模型之性质,提出介于两者之间之概念模型。当前对于冲蚀模型之研究主要着重在过程模型之研发。另外大多数针对冲蚀评估与保育规划之标准模型皆采用USLE之经验模型,并且持续研发以USLE为基础之冲蚀推估(英语:Erosion prediction)技术。:32

通用土壤流失公式系依据冲蚀图以及降雨模拟试验所发展,并且由降雨冲蚀指数( R {displaystyle R} )、土壤冲蚀指数( K {displaystyle K} )、地形因子(包含坡长因子 L {displaystyle L} 与坡度因子 S {displaystyle S} )、覆盖与管理因子( C {displaystyle C} )以及处理因子( P {displaystyle P} )等六种因子所组成,以估计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A {displaystyle A} ),可表为:

在通用土壤流失公式中有项重要概念,即标准试区(unit plot)概念,系根据标准试区之条件来决定土壤可蚀性(英语:Erodability)。标准试区之条件为坡度9%、坡长22.13米(72.6英尺)之均匀坡面,在此条件下其地形因子为1,倘若属休耕地且无任何的处理措施时,则覆盖与管理因子以及处理因子皆为1,因此土壤冲蚀指数可改写为:

推估土壤冲蚀指数之公式系由瓦尔特·亨利·维施迈尔(Walter Henry Wischmeier)等人所提出,影响该指数的土壤特性包含有机质含量( a {displaystyle a} )、土壤结构( b {displaystyle b} )、土壤渗透性( c {displaystyle c} ),以及土壤质地( M {displaystyle M} )等,倘若前述参数皆已知,则可透过列线图推估近似值,抑或透过下式推估,惟该公式仅能适用在土壤坋粒及极细砂含量低于70%之条件:10:

地形因子除可利用列线图依据现地之坡长( λ {displaystyle lambda } )与坡度( θ {displaystyle theta } )获取外,亦可透过下式推估,其中 m {displaystyle m} 为指数,并随坡面之坡度而改变:12:

覆盖与管理因子以及处理因子通常难以取得,需透过样区试验、现地状况或是依靠经验来决定其值:40。

相关

  • 冒险之星冒险之星(VentureStar)是1996年美国洛克西德·马丁以单级入轨(英语:Single-stage-to-orbit)(SSTO)、可再用的发射型运输工具(英语:Reusable launch system)(RLV)等理念所提出的一项设计
  • 林子牧林子牧(1954年-),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台大电机系学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机硕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机博士。1987年与王雪红、陈文琦创立威盛电子(VIA),任资深副总经理,专攻技术研发,与王
  • 沈世镒沈世镒(1939年4月-2020年10月27日),男,浙江嘉兴人,中国数学家,南开大学教授,曾任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哥哥沈世钊,中国工程院院士。
  • 伊娜伊娜(阿美语:Ina)是一位出现在台湾原住民神话中的女神,并且在大洋洲,如:汤加、波利尼西亚、夏威夷、毛利……等南岛民族神话皆有出现过。其变体称呼则有Sina、Hanaiakamalama、Hin
  • 赶子幽站赶子幽站是位于湖北松滋市斯家场镇赶子幽村的一个铁路车站,邮政编码434211。车站建于1978年,有焦柳铁路经过该站,现仅办理货运业务,不办理客运业务。车站距离月山站782公里,隶属
  • 忙音忙音或称忙线音,通常是拨电话时恰巧对方占线会听到的声音。若连接己方到对方的中继线已经占满,此时也会有忙音。部分电信商可能是人声语音提示。拨电话过程中,拿起听筒时会听到
  • 马克斯·韦特墨马克斯·韦特墨(Max Wertheimer,1880年4月15日-1943年10月12日)与科特·考夫卡和沃尔夫冈·苛勒一起,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1880年4月15日,韦特墨出
  • 肺浸润肺浸润(pulmonary infiltrate)是指肺部薄壁组织附着了像脓、血液或蛋白质之类的物质。肺浸润常和肺炎或结核病有关,可用胸部X光检测。医学导航: 呼吸
  • 凯特琳·内肯凯特琳·内肯(英语:Katelyn Nacon,1999年6月11日-),美国女演员和音乐家,出生于亚特兰大,因其在美国电视剧《行尸走肉》(2015年–2019年)中扮演En
  • 瓦弄之战瓦弄之战,中国称瓦弄大捷,是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的最后一战。第一阶段战斗结束后,至11月中旬,中国方面在瓦弄方向集中了1个师近万人的兵力。11月14日,印军为庆祝尼赫鲁的生日,首先向瓦弄方向的中国军队发起小规模攻击,解放军第130师打退印军攻击后,于16日向印军发起大规模反击,并取得胜利。瓦弄原驻印军第四师第五旅一部。中国边防部队自卫反击作战第一阶段结束之后,印度迅速扩军,调整部署,在中印边境东线增加了一个新建的师部——第二师(指挥第一八一旅、第十一旅)。瓦弄地区的防务由印军第一八一旅负责,10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