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龙科

✍ dations ◷ 2025-04-25 03:54:30 #角龙科
角龙科(Ceratopsidae)属于头饰龙类,是一群多样性的演化支,例如:三角龙、戟龙、牛角龙。所有已知物种都为四足草食性恐龙,都拥有喙状嘴、颌部后方有多排切割用牙齿、以及延长的头盾与颈盾缘骨突。大部分角龙科化石都发现于北美洲西部的上白垩纪地层,只有图兰角龙与中国角龙的化石发现于亚洲。角龙科可分为两亚科。角龙亚科,或称开角龙亚科,共通特征为长、三角形的头盾,以及发展良好的两根眼窝部角状物。尖角龙亚科有发展良好的鼻角或鼻部突起物,头盾较短、较呈直角,以及头饰后方的延长针状物。角龙科的角状物与头盾显示出值得注意的变化,而且是辨别不同物种的主要方式。它们的用途并不完全明确。其中一个用途是抵抗掠食者,但许多物种的头饰是相对易碎的;但更有可能是作为第二性征或物种内竞争用,如同现代的有蹄类。厚鼻龙与河神龙头颅骨上的巨大突起物,类似现代麝牛的突起物,显示它们可能以头互相碰撞。尖角龙亚科经常与少数其他物种一起以大量化石方式发现,显示这些动物可能是大量群居的动物。角龙科的恐龙由于头部巨大,因此导致体重非常的重,在同样的长度下,角龙科的恐龙体重远远超过蜥脚类、剑龙科、甲龙科和鸭嘴龙科。

相关

  • 格林-巴利综合征古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缩写为GBS),又称基连巴瑞症候群、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古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因免疫系统损害周围神经系统,而导致的
  • 感觉感觉(英语:Feeling)是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反应。由来自物质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一定感觉器官,如光线引起视觉,声波引起听觉;刺激在感官内引起的
  • 1313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3号染色体。13号染色体缠绕了约1亿14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3.5%至4%的DNA。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识
  • 方法论方法学 (又称为方法论) ,是哲学用语,指的是研究如何处理问题的一个哲学分支。南宋哲学家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方法论的典型例子。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哲学论著《谈谈
  • 脱衣舞俱乐部脱衣舞俱乐部(Strip club)是脱衣舞表演者提供成人娱乐的场所,他们主要会表演脱衣舞等艳舞。脱衣舞俱乐部通常都是以夜总会或酒吧模式经营,但也可能会采用卡巴莱或剧场模式。二战
  • 脊索动物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生态位最顶级的门。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 尤利乌斯·凯撒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拉丁文:Gaius Iulius Caesar,前100年7月12日-前44年3月15日),或译儒略·恺撒,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是罗马共和国体制转向罗马帝国的关键人物,史
  • 核仁核仁(nucleolus,复数形式为 nucleoli)是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的一种结构,通过电子显微镜乃至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核中的核仁呈均匀的球状。核仁是核糖体RNA(rRNA)转录及加工、核
  • 加尔达湖加尔达湖(意大利语:Lago di Garda)是意大利面积最大的湖泊,位于该国北部,约在威尼斯和米兰的半途之间,座落于阿尔卑斯山南麓,在上一次冰河时期结束时因为冰川融化而形成。现在的加
  •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英语:Ecosystem diversity),可指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多样性,或一个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此词语和生物多样性不同,生物多样性是指是生物或物种变化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