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斯韦山脉

✍ dations ◷ 2025-04-04 11:39:54 #伊丝塔方格,金星的山峰,行星地质学,行星科学,詹姆斯·克拉克·马克士威

麦克斯韦山脉(Maxwell Montes),是金星北部伊师塔地东缘的一条山脉,以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之名命名,是金星上少数几个非女性的地名之一。麦克斯韦山脉是金星上的最高点,其高度约为11千米,比地球的最高点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出2至3千米左右。

麦克斯韦山脉位于金星北半球两个主要高地中较北方的伊师塔地,比金星地表高11千米。麦克斯韦山脉在吉祥天高原东方,并且比该高原高6.4千米,长度853千米,宽700千米。该山脉的西侧是陡坡,而东面则平缓下降至福尔图娜镶嵌地(Fortuna Tessera)。因为麦克斯韦山脉极高,因此是金星地表温度最低(380 °C),且气压最低(约60巴或59标准大气压)的地方。

吉祥天高原和麦克斯韦山脉等这类地形的形成原因有许多的争论。一个理论认为这些区域的形成是因为从金星核心向表面上升的热柱携带的物质堆积,另一个理论则认为是该区域同时受到各方向的压力,使物质向金星的核心下降而形成。麦克斯韦山脉和福尔图娜镶嵌地的山脊和山谷相当宽广,因此一般认为这个区域是受到挤压而形成。而该区域的平行山脉和山谷被之后形成的张性断层切割。麦克斯韦山脉极高的高度和吉祥天高原周围其他山脉的挤压有关联,因此它的起源更加复杂。

麦克斯韦山脉因为高度的关系,它在大多数雷达影像中都是非常明亮的区域。被称为“金星之雪”(Venus snow)的现象被认为是因为黄铁矿等矿物存在造成的。

因为雷达的讯号可以穿透金星大气层中永久性的厚云层,天文学家使用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对金星表面进行观测,因此发现了麦克斯韦山脉这个金星表面高度极高的区域,并在1967年以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命名,因为他以数学物理方式预测了无线电波的存在,让天文学家得以探测金星表面。

1978年太空探测器先锋-金星1号进入金星轨道并以雷达对金星表面进行观测。科学家以该次探测资料制作了第一幅金星表面的地形图,并确认了麦克斯韦山脉是金星表面最高点。

金星表面的地表特征命名规则是以女性人物或女神命名,不过麦克斯韦山脉、α区和β区这三个是例外。麦克斯韦山脉更是金星表面唯一以男性人物命名的地表特征。

该山脉最初是于1970年由雷·尤尔根斯(Ray Jurgens)在汤马士·戈尔德的敦促下命名,之后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WGPSN)在1976到1979年之间批准命名。

蛛网膜地形 · 大气层 · 地质 · 撞击坑 · 沙丘

阿尔法区 · 贝塔区 · 奥瓦达区 · 阿佛洛狄忒高地 · 伊师塔地

玛阿特山 · 奇瓦科特尔山 · 麦克斯韦山脉

阿纳拉山 · 牛拉山 · 阿尔忒弥斯冕状物 · 南丁格尔冕状物 · 奥纳塔赫冕状物 · 巴赫特冕状物 · 福德拉冕状物 · 魁特札尔皮特莱特尔冕状物 · 拉恩潘特山 · 萨帕斯山脉 · 萨克斯火山口 · 西登斯破火山口 · 忒伊亚山 · 姮娥冕状物 · 齐莎冕状物 · 伊阿索火山 · 雅索伊火山口 · 萨卡加维亚火山口 · 希芙山 · 乌莎斯山 · 薄饼状穹丘 · 贝状边缘穹丘

亚当斯撞击坑 · 阿迪瓦尔撞击坑 · 阿涅西撞击坑 · 鲍尔奇撞击坑 · 奥尔科特撞击坑 · 奥莱莉娅撞击坑 · 巴顿撞击坑 · 赛珍珠撞击坑 · 克娄巴特拉撞击坑 · 库尼茨撞击坑 · 丹尼洛娃撞击坑 · 德·拉朗德撞击坑 · 狄金森撞击坑 · 格佩特-梅耶撞击坑 · 戈卢布金娜撞击坑 · 格莉姆克撞击坑 · 吉尔伯特撞击坑 · 伊莎贝拉撞击坑 · 珍妮撞击坑 · 玛利亚·切莱斯特撞击坑 · 真理子撞击坑 · 米德撞击坑 · 迈特纳撞击坑 · 梅里特·普塔撞击坑 · 蒙娜丽莎撞击坑 · 莱莉撞击坑 · 露丝撞击坑 · 斯蒂芬妮娅撞击坑 · 婉达撞击坑 · 惠特蕾撞击坑 · 亚布洛奇金娜撞击坑

金星任务 · 金星人工物体 · 金星计划 · 维加计划 · 先驱者金星计划 · 麦哲伦号

金星殖民 · 赫斯珀洛斯 · 金星地球化 · 虚构作品中的金星

相关

  • 城邦城邦(古希腊语:πολις,古希腊语:,英语:Polis,复数形为πόλεις,,poleis),希腊文的字面意思是城市。它也代表了公民以及公民组成的群体。是古希腊一种政治共同体,以城市为单位形
  • 钾盐钾盐是指含钾的矿物,分为可溶性钾盐矿物和不可溶性含钾的铝硅酸盐矿物。世界上95%的钾盐产品用作肥料,5%用于工业。
  • 移液器移液器(英语:pipette, pipet, pipettor 或 chemical dropper),又称“定量吸管”、“移液管”、“吸量管”,港台口语上常以英语名称来称呼。是一种实验室器材,专门用来量测液体体积
  • 二氟一氯甲烷二氟一氯甲烷,别名氟利昂-22、R-22,分子式CHClF2。无色近乎无臭气体。不可燃。微溶于水。由三氯甲烷和氟化氢在五氯化锑催化下反应而得。用作致冷剂、聚四氟乙烯树脂原料和灭
  • 捷1号作战捷号作战(しょうごうさくせん)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大本营立案的作战计划之一。马里亚纳海战胜利的美军,在1944年7月9日,占领塞班岛。面临绝对国防圈被突破,7月24日,大本营策定‘陆
  • 巴塔戈尼亚獾臭鼬巴塔戈尼亚獾臭鼬(Conepatus humboldtii),又名阿根廷臭鼬,是一种獾臭鼬,分布在阿根廷、智利及巴拉圭。主要是吃虫类,但是冬天也吃啮齿目动物和腐肉,尤其是虫不够的时候。
  • 最佳演员奖 (威尼斯电影节)沃尔皮杯 (意大利语:)是威尼斯电影节颁发的两个正式奖项,用以表彰正式竞赛单元中杰出的演员,分别授予最佳男演员奖与最佳女演员奖。本奖项以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人朱塞佩‧沃尔皮
  • 扎邦猪齿鱼扎邦猪齿鱼(学名:),又名石老、四齿仔、西齿、扎邦寒鲷、札汶猪齿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菲律宾、印尼、澳洲西北部海域,体长可达45公分,栖息沙底质
  • 敦·卡姆·普塞拉敦·卡姆·普塞拉(Dun Karm Psaila,1871年10月18日-1961年10月13日),马耳他诗人,牧师。1885年至1894年在神学院里学习,于1894年成为牧师,并在该学院讲课。1921年他在国立图书馆任副
  • 赵羾赵羾(1364年-1436年),字云翰,中书省晋宁路解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洪武年间,其因乡举进入太学,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后上疏图天下要害厄塞,并屯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