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文学

✍ dations ◷ 2025-02-24 20:44:48 #丹麦文化,各国文学史

丹麦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吸收自身文化成长外,其发展也深受南边欧洲地区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岛上北欧国家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融合其他国家当时盛行的主流思潮和文化,使得丹麦文学呈现丰富多元的面貌。以下将会依据丹麦文学发展的历程大致区分为六个重要的时期--中世纪前、中世纪时期、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时期、十八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九世纪黄金时代和二十世纪战争思潮,并于各个时期依据需要细分出不同的分期,以供参考。

丹麦最早的文学作品是1500年前(400A.D.)出土的卢恩字母(Runealfabet)所写的碑文,最初的文学体裁为碑文的形式,多记载战争、海盗劫掠、领袖事迹等内容,能够透过君王、战士和祭司的石碑文去理解丹麦当时候的社会情况,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国王蓝牙哈拉尔德(丹麦语:Harald Blåtand,生于936年以前——986或87年)纪念碑可做为代表的石碑文。

6世纪前后,英雄史诗的文学形式在日耳曼地区颇为盛行,英雄史诗的发源地无法明确确定,历史学家大至猜测英雄史诗的产生来自于当时位于黑海沿岸的哥特人,英雄史诗的文学体裁影响到丹麦地区的文学发展,最有名的是思高而德家族编写的诗品,多为歌颂家族领袖的内容。
9世纪时,基督教传入丹麦,但丹麦文学在此时受到冰岛地区的传说影响较深,当时的丹麦文学创作都带有冰岛传说的特色 。

13世纪罗马的文化传入丹麦,受到当时的欧洲地区文学形式影响,天主教和神学的题材成为丹麦文学创作的内容,丹麦的文学发展在此时逐渐融入欧洲地区的共同文学风格。在此时,丹麦文学以民谣为主体文学形式,同时也以民谣作为丹麦文化的传播方式,民谣在此时的丹麦地区蓬勃发展,而民谣的内容多歌颂英雄人物的事迹,其中也不乏其他类型的民谣,例如歌咏爱情或历史为内容的民谣,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现在流传的各种民谣有600多首,教士和骑士为当时的民谣作出很大的贡献,教士代表的是从欧洲地区传入的拉丁文化,影响神学在丹麦地区的传播,拉丁文学在此时深深影响丹麦文学发展,而骑士则代表丹麦当地文化的纪录。
15世纪时印刷术改变丹麦的文学传播方式,开始出现其他地区文学的丹麦文译本,民谣也在此时被收录成书 。

16世纪丹麦历经宗教改革,丹麦开始广泛使用自己的语言,作家也开始使用方言创作,人文主义兴起,而拉丁文化逐渐被跟着宗教改革一起传入丹麦的日耳曼文化取代。此时文学作品的形式多元,戏剧、故事集等形式的创作出现,主要文学成就是圣歌。文学作品的内容除了叙述英雄、爱情、历史等题材,也出现了反天主教的作品内容,而先前民间广泛流传的骑士歌谣逐渐转为贵族文学。

十八世纪丹麦受到欧洲地区文艺复兴的影响,来自英、法的启蒙思想开始在丹麦发展,唯理主义和德国的虔诚主义应时出现,学术风气盛行,与此同时丹麦经济发展稳定,文学的需求相对而生,许多重要的文学事迹在这时期产生,例如丹麦在1722年于哥本哈根建立了第一座剧院,脱离长久以来戏剧受到欧洲地区垄断的情况。

19世纪上半叶丹麦文学发展受到来自欧洲地区浪漫主义的影响,此时期的作品风格多半从现实生活中,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和民主主义精神,作品辞藻优美华丽,内容脱离政治,传达丰富的精神内涵。德国地区的浪漫主义影响丹麦作家最为深刻,许多重要作家的作品都深受德国浪漫主义影响 。

(1828)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通称安徒生,丹麦作家暨诗人和哲学家,其作品内容多元,其中最出名的也最具影响力的是他所撰写的童话故事,并因为童话作品而闻名于世,从童话中带出深刻的寓意。他总共创作164篇作品,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不仅被译成了多国语言,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安徒生生前获得皇家致敬,被高度赞扬为给予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被翻译为超过150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而童话故事则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及动画的创作。


19世纪中叶,丹麦有些作家开始对浪漫主义产生反思、反抗,现实主义因而出现,作家开始以现实社会作为创作的题材,而浪漫主义在此时也有了不同的变化,因为同时受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在此时代的丹麦文学的主流思潮是模糊不清的,作家的作品多半会属于偏向单一主义的形式书写或是将两者交叉使用。而丹麦现实主义文学要取得突破要等到1870年代,作家开始广泛地以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进行创作。

受到1864年,丹麦在普丹战争中战败,被迫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割让给普鲁士的影响,丹麦人不得不正式现实状况,不再沉浸在浪漫主义的幻想之中。1870到1890是丹麦的“现代突破”(Det Moderne Gennembrud),“现代突破”的作家反对浪漫主义不切实际的传统风格,其特征之一特征还有以国际视角撰写作品,性和宗教有关的题材不再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发挥,以及对达尔文主义等科学成就的兴趣。文学中关注现实主义,并将问题置于辩论之中。性别问题受到严肃的对待,更多的女性作家参与了这些问题。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使得丹麦文学界一改先前的浪漫主义风气,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议题和科学领域。

十九世纪末期,由于前期自然主义疏忽了抒情的价值也忽略的本国文化,新浪漫主义兴起,因文风多以象征的手法解释抽象的事物,并且有前期浪漫主义丰富华丽的意象,因此被称为“新浪漫主义”,同时也称作“象征主义”,此时期的作家多为抒情诗人。

二十世纪初有些作家的写作风格不再拘泥于先前的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而是慢慢走向以唯物主义的方式写作,此时期的特点是作家的写作内容偏向描述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讨论哲学、自然的美好等主题,较少涉及政治、经济等社会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丹麦不再持续以往和平生活的理想态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不再占据主流文学文化,在唯物主义也没有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上的需求之下,部分作家要求开创新的文学风向,并且由于当时一战后国家独立的风潮,丹麦国内许多作家也纷纷加入革命组织,革命、反动、战争思维、美国化和左倾意识开始逐渐影响丹麦年轻作家,丹麦文坛走向因而有所改变,但同时间之前老一辈的作家仍旧持续在创作,因此在这一个时期的丹麦文坛拥有不同的写作风格,相互影响。在此时期的主要文学表现形式是刊物的出版,许多知名刊物都在此时闻名于丹麦并影响后来的丹麦文学,《旁观者》(,1884-)和《Gads danske Magasin》在所有刊物中影响力最大。

1930年代左右,丹麦被德军占领,法西斯主义带给丹麦人不同的社会风向,反社会意识开始在丹麦发酵,部分作家创作反社会的讽刺作品,虽然部分作家的作品被德君没收、禁止发表,但是此种社会意识持续在丹麦地区发展。战争期间,爱国主义、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开始影响丹麦文坛,此时期社会小说和戏剧作品不再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开始将眼光放在抒情诗的著作之上,将自身遭受到的经历与同胞分享。

蓝牙哈拉尔德

相关

  • 化学史化学史的范围从远古时代一直延伸到今日。到了公元前100000年,各个古文明的科技,像是从矿石提炼金属、制作陶器、酿酒、制作颜料、从植物中提取香料和药物、制备奶酪、染布、制
  • 谷野作太郎谷野作太郎(1936年6月6日-)是一名知名日本外交官,曾任驻中国和印度大使。出身于东京都。他是村山谈话起草人。
  • 卡斯特卡斯特国家森林(英语:Custer National Forest)是美国的一处国家森林,1908年7月1日建立,位处蒙大拿州和南达科他州交接处,占地面积1,188,130英亩(4,808.2平方千米),最近的城市为比灵斯
  • 联合抵制1984年夏季奥运会联合抵制1984年夏季奥运会通常被称为“抵制洛杉矶奥运会”,是苏联政府在四年前美国与多国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后主导的对洛杉矶奥运会进行抵制的一次行动,一共有18个国家
  • 余杭区余杭区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面积1228平方千米。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余杭区目前常住人口1170290人。至2019年4月,共有户籍人口10
  • 垃圾收集员垃圾收集员是受雇于政府组织或私人公司,到住宅、办公室、店铺等收集垃圾,让垃圾可以集中处理,送往循环再造、堆填或焚化的人。他们会把垃圾送上垃圾车,由垃圾车把垃圾运到指定地
  • 盖博·拉斯美盖博·拉斯美(高棉语:កែវ ពុទ្ឋរស្មី,1952年10月1日-) 出生于磅湛省,柬埔寨华人后代。诺罗敦·阿伦拉斯美公主之丈夫。奉辛比克党第一副主席。
  • 菊地直子菊地直子(日语:菊地 直子/きくち なおこ ,1971年12月9日-),生于日本埼玉县草加市,奥姆真理教信徒。因涉入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遭日本警方通缉,于2012年6月3日,于相模原市遭逮捕,是这
  • 太安万侣太安万侣(日语:おおのやすまろ、太安万侶,生年不详 - 养老7年7月6日〔723年8月15日〕)乃是日本奈良时代的文官。姓朝臣,名为安万侣或安麻吕,官位从四位下、民部卿。另外,根据《阿苏
  • 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是指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撤销,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的历史事件。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随着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的推进,1927年2月21日,国民政府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