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硫苏糖醇
✍ dations ◷ 2025-11-09 09:33:43 #二硫苏糖醇
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简称为DTT)是一种小分子有机还原剂,化学式为C4H10O2S2。其还原状态下为线性分子,被氧化后变为包含二硫键的六元环状结构。二硫苏糖醇的名字衍生自苏糖(一种四碳单糖)。DTT的异构体为二硫赤糖醇(DTE),即DTT的C3-差向异构体。DTT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氧化状态六元环(含二硫键)的构象稳定性。它的氧化还原电势在pH为7时为-0.33伏。二硫苏糖醇对一个典型的二硫键的还原是由两步连续的巯基-二硫键交换反应所组成:其中,第一步反应所形成的中间态很不稳定,因为DTT上的第二个巯基趋向于与被氧化的硫原子连接,使中间态很快被转化为DTT的环状氧化结构,从而完成对二硫键的还原。DTT的还原力受pH值的影响,只在pH值大于7的情况下能够发挥还原作用。这是因为只有脱去质子的硫醇盐负离子(-S–)才具有反应活性,硫醇(-SH)则没有;而巯基的pKa一般为~8.3。DTT的用途之一是作为巯基化DNA的还原剂和去保护剂。巯基化DNA末端硫原子在溶液中趋向于形成二聚体,特别是在存在氧气的情况下。这种二聚化大大降低了一些偶联反应实验(如DNA在生物感应器中的固定)的效率;而在DNA溶液中加入DTT,反应一段时间后除去,就可以降低DNA的二聚化。DTT也常常被用于蛋白质中双硫键的还原,可用于阻止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之间所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双硫键。但DTT往往无法还原包埋于蛋白质结构内部(溶剂不可及)的双硫键,这类双硫键的还原常常需要先将蛋白质变性(高温加热或加入变性剂,如6M 盐酸胍、8M 尿素或1% SDS)。反之,根据DTT存在情况下,双硫键还原速度的不同,可以判断其包埋程度的深浅。由于容易被空气氧化,因此DTT的稳定性较差;但冷冻保存或在惰性气体中处理能够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由于质子化的硫的亲核性较低,随着pH值的降低,DTT的有效还原性也随之降低;而Tris(2-carboxyethyl)phosphine HCl(TCEP盐酸盐)可以作为低pH值条件下DTT的替代品,而且也比DTT更为稳定。
相关
- 杂草野草,一般指在庭园、草坪或农地等土地上并非刻意栽种的植物。这些植物并不只限于草本植物。更多时候,野草专指有侵害性的植物,特别是那些不需栽种而能够自行大量繁殖的植物。植
- PWR压水反应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缩写为PWR)是美国贝蒂斯原子能实验室(英语:Bettis Atomic Power Laboratory)开发成功的一种轻水核反应堆。所有的压水反应堆利用普通水作为
- 近代早期近世(英语:early modern period),又译近代早期,历史学上的一种分期法,指中世纪之后,现代(modern,又译近代)之前这个时期。起源于欧洲历史学界,将人类历史分为四阶段(古代,中世纪,近世,近代)
- 子宫颈粘液子宫颈(cervix、cervix uteri)是子宫底部狭窄的开口。连接阴道。形状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突出于阴道壁的前上方。子宫颈大约有一半长度可透过适当医学仪器看见。子宫颈伸入阴道
- 臭虫床虱,俗称臭虫,是一种很小及难以捕捉的寄生昆虫,属于臭虫科(Cris),是半翅目异翅亚目臭虫下目臭虫总科的生物种类。臭虫有一对臭脚,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此种臭液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
- 莫泽爱德华·莫泽(挪威语:Edvard Moser,1962年4月27日-),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英语:Kavli Institute for Systems Neuroscie
- 二磷酸尿苷二磷酸尿苷(Uridine diphosphate,缩写UDP)是一种核苷酸,是由焦磷酸(pyrophosphate)官能基加上五碳核糖及碱基尿嘧啶。
- 氧离子氧化物,是负价氧和另外一个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例如氧化铁(Fe2O3)或氧化铝(Al2O3),通常经由氧化反应产生。氧化物在地球的地壳极度普遍,而在宇宙的固体中也是如此。氧离子(O2−
- 胚胎植入前遗传筛选胚胎植入前遗传筛选(英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简称PGS)是一种优生学技术,配合试管婴儿使用,该技术能筛查胚胎的潜在疾病基因,将有问题的胚胎提早销毁,只留下无问题的
- 扁形虫扁虫动物原本是扁形动物门的同义词,此处是几个门的统称,属于两侧对称动物,也被归类为扁虫动物总门(学名:Platyzoa),但此分类尚未成为共识。本总门包括以下门:扁形动物和腹毛动物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