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硫苏糖醇
✍ dations ◷ 2025-02-23 14:35:51 #二硫苏糖醇
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简称为DTT)是一种小分子有机还原剂,化学式为C4H10O2S2。其还原状态下为线性分子,被氧化后变为包含二硫键的六元环状结构。二硫苏糖醇的名字衍生自苏糖(一种四碳单糖)。DTT的异构体为二硫赤糖醇(DTE),即DTT的C3-差向异构体。DTT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氧化状态六元环(含二硫键)的构象稳定性。它的氧化还原电势在pH为7时为-0.33伏。二硫苏糖醇对一个典型的二硫键的还原是由两步连续的巯基-二硫键交换反应所组成:其中,第一步反应所形成的中间态很不稳定,因为DTT上的第二个巯基趋向于与被氧化的硫原子连接,使中间态很快被转化为DTT的环状氧化结构,从而完成对二硫键的还原。DTT的还原力受pH值的影响,只在pH值大于7的情况下能够发挥还原作用。这是因为只有脱去质子的硫醇盐负离子(-S–)才具有反应活性,硫醇(-SH)则没有;而巯基的pKa一般为~8.3。DTT的用途之一是作为巯基化DNA的还原剂和去保护剂。巯基化DNA末端硫原子在溶液中趋向于形成二聚体,特别是在存在氧气的情况下。这种二聚化大大降低了一些偶联反应实验(如DNA在生物感应器中的固定)的效率;而在DNA溶液中加入DTT,反应一段时间后除去,就可以降低DNA的二聚化。DTT也常常被用于蛋白质中双硫键的还原,可用于阻止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之间所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双硫键。但DTT往往无法还原包埋于蛋白质结构内部(溶剂不可及)的双硫键,这类双硫键的还原常常需要先将蛋白质变性(高温加热或加入变性剂,如6M 盐酸胍、8M 尿素或1% SDS)。反之,根据DTT存在情况下,双硫键还原速度的不同,可以判断其包埋程度的深浅。由于容易被空气氧化,因此DTT的稳定性较差;但冷冻保存或在惰性气体中处理能够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由于质子化的硫的亲核性较低,随着pH值的降低,DTT的有效还原性也随之降低;而Tris(2-carboxyethyl)phosphine HCl(TCEP盐酸盐)可以作为低pH值条件下DTT的替代品,而且也比DTT更为稳定。
相关
- 耳鼻喉科学耳鼻喉科学(Otorhinolaryngology /oʊtoʊˌraɪnoʊˌlærənˈɡɒlədʒi/;亦称为: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耳、鼻、喉病变的诊断及治
- 假病毒科假病毒属 Pseudovirus 半病毒属 Hemivirus假病毒科(Pseudoviridae),又译作伪病毒科,是一种拥有反转录酶的单链RNA病毒。该类病毒主要感染真菌和无脊椎动物。其下有二属:
- 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属波利尼西亚(法语:Polynésie française,塔希提语:Pōrīnetia Farāni)是法国在南太平洋的海外集体和自治国,由几组波利尼西亚群岛组成,包括:马克萨斯群岛(即侯爵夫人群岛)、社会
- 博科尼大学博科尼大学全称Università Commerciale Luigi Bocconi(英语:Bocconi University),博科尼大学是意大利第一家教授经济学高等教育的学院。该大学也是欧洲最重要的商学院之一,它的
- 古希腊语语法古希腊语语法在构词法上是复杂的,并保存了原始印欧语构词法的很多特征。名词、形容词、代词、冠词、数词、尤其动词是高度词形变化的。本文是对这种构词上的复杂性的介绍。关
- 莎丽·海明斯莎丽·海明斯(Sally Hemings,1773年-1835年)是一位非裔美国奴隶,自从1802年的一篇报导出现以后,关于托马斯·杰斐逊是否为莎丽·海明斯数名子女的父亲之问题一直倍受争议。根据杰
- 飞轮储能飞轮能量储存(英语:Flywheel energy storage,缩写:FES)系统是一种能量储存方式,它通过加速转子(飞轮)至极高速度的方式,用以将能量以旋转动能的形式储存于系统中。当释放能量时,根据能
- 洋地黄毛地黄(学名:Digitalis purpurea;foxglove、common foxglove、purple foxglove、lady's glove)为玄参科毛地黄属下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温带欧洲。也见于北美和其他温带部分地区。
- 前王朝时期第八第十前王朝时期是埃及文明的第一时期。约前40世纪,埃及人开始在各地建立城邦,当中包括底比斯、孟斐斯、布陀、希拉康波利斯、厄勒芬廷、阿拜多斯、提尼斯、赛伊斯、索伊斯
- 月经不调月经失调,又称月经不调,指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