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簇方法

✍ dations ◷ 2025-09-10 23:56:21 #量子化学

耦合簇方法(coupled cluster, CC)是量子化学全始计算法中对多电子相关能的其中一种高精确计算方法。它从哈特里-福克分子轨道出发,通过指数形式的耦合算符运算得到真实体系的波函数。一些小分子和中等大小的分子精度最高的计算结果是通过 CC 方法得到的。

耦合簇方法提供了一种近似求解不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方法:

这里 H ^ {\displaystyle {\hat {H}}} 来表示。耦合簇理论的其它变体,如运动方程耦合簇方法(英语:equation-of-motion coupled cluster) 和多参考态耦合簇方法(英语:multi-reference coupled cluster),则提供了求解体系激发态的方法。

体系的基态波函数可以用下面的拟设来表出:

式中 | Φ 0 {\displaystyle \vert {\Phi _{0}}\rangle } 表示占据轨道,而 表示空轨道。在耦合簇算符中的产生和湮没算符按照正规序排列。单粒子激发算符 T ^ 1 {\displaystyle {\hat {T}}_{1}} 和双粒子激发算符 T ^ 2 {\displaystyle {\hat {T}}_{2}} 分别把 | Φ 0 {\displaystyle \vert {\Phi _{0}}\rangle } 变为单激发和双激发斯莱特行列式的线性组合。为了最终得到体系的波函数,需要求解拟设中的待定系数 t i a {\displaystyle t_{i}^{a}} t i j a b {\displaystyle t_{ij}^{ab}} 等。

考虑到簇算符 T ^ {\displaystyle {\hat {T}}} 的结构后,指数耦合算符 e T ^ {\displaystyle e^{\hat {T}}} 可以展开成泰勒级数:

事实上,这一级数是有限的,因为分子轨道的数目与激发的数目都是有限的。为了简化求解系数 t {\displaystyle t} 的过程, T ^ {\displaystyle {\hat {T}}} 的展开式中一般在双激发或略高一点的激发处截断,很少有超过四激发的。这是因为是否包含五激发以上的算符 T ^ 5 {\displaystyle {\hat {T}}_{5}} T ^ 6 {\displaystyle {\hat {T}}_{6}} 等,对最终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小。而且,即使只在簇算符的表达式中取前 n {\displaystyle n} 项:

那么由于耦合算符具有指数形式,高于 n {\displaystyle n} 激发的斯莱特行列式仍然会对最终的波函数有贡献。因此,在 T ^ n {\displaystyle {\hat {T}}_{n}} 处截断的 CC 方法通常能比激发数最高为 n {\displaystyle n} 的 CI 方法获得更多的电子相关能修正。

耦合簇方程就是展开系数 t {\displaystyle t} 所满足的方程。有多种方法来书写这一方程,其中标准的做法是会得到一个可以迭代求解的方程组。耦合簇方法的薛定谔方程可以写成:

假设现在共有 q {\displaystyle q} t {\displaystyle t} 系数需要求解。于是我们需要 q {\displaystyle q} 个方程。注意到每一个 t {\displaystyle t} 系数都与唯一的一个激发斯莱特行列式相关联: t i j k . . . a b c . . . {\displaystyle t_{ijk...}^{abc...}} 对应的是 | Φ 0 {\displaystyle \vert {\Phi _{0}}\rangle } 中处于 i , j , k , {\displaystyle i,j,k,\cdots } 轨道上的电子分别被激发到 a , b , c , {\displaystyle a,b,c,\cdots } 轨道上所得的行列式。上式两边向对应的行列式投影,就得到了我们所要的 q {\displaystyle q} 个方程。

式中 | Ψ {\displaystyle \vert {\Psi ^{*}}\rangle } 表示任意一个与待求的 t {\displaystyle t} 系数相关联的激发行列式。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方程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把上面的方程改写成一种更方便的形式,将 e T ^ {\displaystyle e^{-{\hat {T}}}} 乘到耦合簇薛定谔方程两端,然后分别向 Ψ 0 {\displaystyle \Psi _{0}} Ψ {\displaystyle \Psi ^{*}} 投影,我们得到:

第一式提供了求解 CC 能量的方法,第二式则是用来求解 t {\displaystyle t} 系数的方程。以标准的 CCSD 方法为例,方程组中包括下面三组方程:

上式中经相似变换后的哈密顿量(用 H ¯ {\displaystyle {\bar {H}}} 表示)可以通过BCH 公式(英语:BCH formula) 求出:

H ¯ {\displaystyle {\bar {H}}} 不是厄米的。

传统上耦合簇方法依照 T ^ {\displaystyle {\hat {T}}} 中包含哪些 T ^ n {\displaystyle {\hat {T}}_{n}} 算符来进行分类。相应的方法名称则由 CC 后面加上相应的字母构成:

例如,CCSDT 方法里面簇算符 T ^ {\displaystyle {\hat {T}}} 的表达式如下:

在圆括号里面的项则表示它们是通过微扰理论求得的。例如 CCSD(T) 表示:

相关

  • 赵淳生赵淳生(1938年11月-),中国机械工程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生于湖南衡山。1961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1984年获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
  • 月溪月溪或沟纹 (德文为 'groove') 通常用来描述月球表面上任何狭长、类似河床的凹槽。典型的月溪可能有数公里宽,数百公里长。但是,这一术语的使用并不严谨,也可以用在太阳系的其
  • 梁 明梁明(1429年-?),字廷光,山西平阳府临汾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山西乡试第五十九名。天顺元年(1457年),参加丁丑科会试,得贡士第二百七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七名。曾祖
  • 美国电视电视是美国主要的大众媒体之一。截至2011年,美国家庭的电视机的拥有率为96.7%;而截至2013年8月,大约1.142亿户美国家庭至少拥有一台电视机。而大多数的美国家庭拥有不止一台电
  • 氯化钆氯化钆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GdCl3,它是一种无色的、有吸湿性的固体,可溶于水。氯化钆通常用氯化铵法制备,这中间包括初始合成的(NH4)2,这种物质的制备需要在230℃和氧化钆反
  • 约瑟夫·亚伯斯约瑟夫·亚伯斯(1888年3月19日-1976年3月25日)是生于德国的美国艺术家、教育家。在欧洲和美国,其作品成为20世纪一些极具影响力和深入的教育项目的基础。阿尔伯斯1888年出生于
  • 煮雪的人煮雪的人(Zhuxue Deren,1991年-),台湾诗人,生于台北市。2011年1月创办《好烫诗刊》并担任主编。
  • 奔牛节奔牛节是在西班牙、法国南方及墨西哥部分地区举行的活动,始于1591年。原始目的是为了将牛赶到斗牛场,而牛只通常在当日斗牛结束后便被宰杀。当中最有名的在每年7月7日于纳瓦拉
  • 欧洲骄傲节欧洲骄傲节(英语:)是泛欧洲的致力于LGBT自豪的国际盛会活动,每年由不同的欧洲城市举办。活动一般长达两个星期,在主办城市各地会有无数的体育和艺术活动上演。欧洲骄傲节通常在周
  • 刘维翰刘维翰(1842年12月12日-?年),字墨庄,号笠渔。直隶河间府景州礼义镇人,迁居刘高村,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科拔贡、光绪五年(1879年)己卯科举人、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进士。同年五月,著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