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塞斯

✍ dations ◷ 2025-11-26 19:37:06 #6世纪拜占庭人,478年出生,573年逝世,拜占庭宦官,拜占庭帝国将领

纳尔塞斯(亚美尼亚语:Նարսես;希腊语:Ναρσής;英语:Narses;478年—573年),与贝利撒留同为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帝麾下大将,身逢查士丁尼大帝统治期间的“罗马再征服”时代。纳尔塞斯是罗马化的亚美尼亚人,其一生当中大多数时间是在君士坦丁堡担任宦官。因为曾经灭亡东哥德王国,他被后世称为“哥德人之槌”。

由于纳尔塞斯没有留下任何肖像画,虽说他在拜占庭的历史古迹上的镶嵌画中很有可能出现,但是没有证据能指出他是那一个人。

一些史书将他描写成矮小枯干、其貌不扬,甚至有部分史书形容他是侏儒,因此我们能够推测,他身高应该不高,身材应该不好,武艺也不会像贝利撒留一样超群,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纳尔塞斯为亚美尼亚裔,出身于坎萨拉干(英语:Kamsarakan)贵族家庭。他的事迹最早是公元530年被普罗科匹厄斯所记录。纳尔塞斯的出生年份未知;历史学家提出的有478至480年不等。他的死亡年份也不详,只知大约在566至574年之间,因此推估出逝世时约为86至96岁之间。他的家庭与亲人状况也不明确,有多种不同的故事述及他的起源与为何成为一个宦官。

纳尔塞斯首次出现在普罗科匹厄斯的记载里,是530年左右成为查士丁尼皇帝的管家。他是一个高级财务主管,负责管理皇帝私人金库的财务与出纳。纳尔塞斯逐步升迁,甚至成为帝国宦官护卫队的首长。最终,540年,更升为总管宦官与禁卫军主管。

纳尔塞斯在宫中历练非常久的时间,已经变成了一个老道的宦官,他最擅长的就是政治,并且和所有人的关系都很好。因为他掌管皇家财政,所以经常经由那些财富和蛮族打交道,被称为慷慨大度。匈人、伦巴德人、赫鲁利人都相当服气纳尔塞斯。

532年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发生尼卡暴动,纳尔塞斯并未参与太多,他只是受查士丁尼皇帝或狄奥多拉皇后指示由金库中拿些财物贿赂蓝党领袖而已。纳尔塞斯呼吁蓝党忠诚。他提醒他们,即将被他们宣布为皇帝的伊帕迪奥斯(英语:Hypatius (consul 500))是绿党人士,不像查士丁尼是支持蓝党的。无论是金钱还是他的话都有说服力,所以很快蓝党开始欢呼拥戴查士丁尼,并转而对抗伊帕迪奥斯和绿党。

纳尔塞斯参与镇压尼卡暴动,使他得以带领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前往意大利帮助贝利萨留。军队由大约由7,000名士兵组成,在538年6月左右到达安科纳。(纳尔塞斯指挥的每一支军队都由众多不同民族组成,成员来自临近部落。)两支军队随后会合,然而依据普罗科匹厄斯的说法,纳尔塞斯与贝利萨留“从此互相猜疑”。

自538至539年的秋冬之际,在意大利的军队分裂成纳尔塞斯与贝利萨留两派。查士丁尼写信给贝利萨留,指示由他全权指挥。然而分裂依然存在,米兰城因而成为牺牲品。纳尔塞斯被召回君士坦丁堡,但不算耻辱性,因为他被允许保留他的一些蛮族卫队。

541年,纳尔塞斯据信曾帮助狄奥多拉皇后与安东妮娜(英语:Antonina (wife of Belisarius))(贝利萨留妻子)打垮政敌卡帕多西亚的约翰(英语:John the Cappadocian)。545年,查士丁尼派遣纳尔塞斯前往赫鲁利人首领处招募军队,因为他在蛮族间颇受欢迎。

纳尔塞斯也非常积极地参与查士丁尼的迫害异教徒运动。大约在535年,皇帝派他到埃及的菲莱铲除异教,因为当地一座伊西斯神庙依然活跃。纳尔塞斯囚禁祭司并洗劫神庙。不久后,当地主教提奥多尔将神庙改建成教堂。

551年,纳尔塞斯被送回意大利,在那里他将实现他最大的军事胜利。原本是皇帝的堂弟革马努斯(英语:Germanus (cousin of Justinian I))被指派完成贝利萨留开创的局面。然而在他于550年前往意大利时,却染病身故。纳尔塞斯被任命为军队的新指挥官,获得了最高统帅权。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纳尔塞斯被任命是因为他的年纪已经老迈,如此便永远无法成功地反抗查士丁尼。

纳尔塞斯就任新职位最大的资产是获得皇帝足够的财政支持。有了这笔资源,纳尔塞斯便能随时动员20,000至 30,000名军人。纳尔塞斯在任命后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到达意大利,因为他的军队是沿着亚得里亚海海岸长途行军。东哥德国王托提拉(英语:Totila)控制意大利东部海面,并阻挠纳尔塞斯军队的补给船只。萨罗纳的约翰带领的38艘船与维勒里安的12艘船与托提拉的部队交战,以疏缓安科纳的危机。拜占庭在塞尼加利亚战役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因为摧毁了47艘哥德船只中的36艘,而且俘掳了一位哥德将领吉巴尔(英语:Gibal)。

在寻找托提拉的主力部队时,纳尔塞斯在里米尼城镇遭遇到一支小规模的哥德驻军。在被哥德势力围攻前的驻军指挥官约翰建议纳尔塞斯如何接近对方。实际上所采取的路线与普罗科匹厄斯记载略有不同,导致后日重建当时作战情况变得有点混乱。普罗科匹厄斯称这场战役为“布斯塔加罗伦战役”,然而多数当代的历史学家称之为塔吉纳战役(英语:Battle of Taginae)。

纳尔塞斯派人传话给托提拉,给了他一个机会选择投降或定下开战日期。普罗科匹厄斯记载托提拉回复:“八天后让我们较量一下双方的实力。”

托提拉自己在这个战役中阵亡,普罗科匹厄斯描述这位东哥德国王的命运时给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托提拉最初幸存下来,与五个追随者一起逃离战场。格皮德人首领阿斯巴德追上了他,掷长矛剌中了托提拉。尸体被立即送往名为卡普雷的村庄,在那里它被匆匆埋葬了。在第二个版本里,托提拉在第一波战斗中即被一位弓箭手射中而造成致命伤害,而该员根本不知道他命中了谁。多数历史学家采用前者,并且后来是由一位哥德妇女指认出托提拉埋葬的地点,他的尸体也被挖出来验明正身。

随后拜占庭军队包围罗马城,最终哥德人投降。纳尔塞斯之后在553年10月的拉克塔里山战役(Battle of Mons Lactarius)击败特亚与哥德人在意大利的残部。

虽然纳尔塞斯成功将东哥德人击败并赶出意大利,他仍需面对其他蛮族紧接而来的威胁,他们侵略拜占庭在北意大利与南高卢的领地。554年,约3万法国人与阿勒曼尼人组成的军队侵略北意大利,他们在沃尔图诺河河畔与拜占庭军队相遇。纳尔塞斯领导的罗马军组成军团中坚,数个赫鲁利人部队组成侧翼。在这场沃尔图诺河之战(554年,Battle of Volturnus)里,法国人与阿勒曼尼人受到严重损伤,被迫撤退。

纳尔塞斯生命的最后几年颇为神秘。根据一些相关事件,有的历史学家认为纳尔塞斯死于567年。其他的则断言他死于574年。如果是后者是真实的,若是他出生于478年,那么逝世时已经高达95岁。

史学家常常将纳尔塞斯跟贝利撒留拿来比较,在许多方面,他们两个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人:纳尔塞斯矮小又枯干,贝利撒留则健壮又英俊;纳尔塞斯成为统帅时已经73岁了,而贝利撒留才刚满20岁;纳尔塞斯贪财又大手笔,周边蛮族国家都称他慷慨大方,贝利撒留则受民心爱戴,英勇又仁慈;纳尔塞斯总是在局外观察,让自己身处优势,而贝利撒留则擅长随机应变;纳尔塞斯喜欢指挥规模庞大的雇佣兵军队,贝利撒留则时常与他亲自招募的士兵作战,以寡敌众;纳尔塞斯深受皇帝宠爱,贝利撒留则被百般刁难。纳尔塞斯和贝利撒留唯一不可否认的共同点,就是他们两位都是极为杰出的军事将领。

相关

  • 南亚运动会南亚运动会(英文:South Asian Games),是南亚地区综合性运动会,两年一度。首届南亚运动会于1984年于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举行。南亚运动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均为南亚体育理事会(South Asi
  • 莱茵集团莱茵集团(RWE AG,1990年及以前名为Rheinisch-Westfälisches Elektrizitätswerk AG)是一家德国的供应电力及天然气的公司。是德国的第二大电力供应商。2014年3月21日莱茵集团
  •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英语:Academy Award for Best Directing),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通过业内人士投票,颁给每年得票最高的导演,奥斯卡金像奖之一。每一年度第一部影片为得奖影片
  • 海薇格·索菲亚 (瑞典)海薇格·索菲亚(丹麦语:,1681年6月26日-1708年12月22日),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夫人,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的长女。1698年,海薇格·索菲亚与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弗里德里希四世结婚,
  • 斜齿鲨属斜齿鲨属(学名:)是真鲨科的一属。所包括的物种如下:
  • 哈利·H·伍德林哈利·海因斯·伍德林(Harry Hines Woodring,1890年5月31日堪萨斯州埃尔克城 - 1967年9月9日堪萨斯州托皮卡),美国政治家,曾任堪萨斯州州长和美国战争部长。
  • E3电子娱乐展E3电子娱乐展(英语: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又译作“E3游戏展”,常缩写“E3”),是全球电子游戏产业最大的年度商业化展览,也是第一大的游戏大会,由娱乐软件协会(ESA)主办。展览
  • 五星花属五星花属(学名:),又名繁星花属,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或亚灌木植物。该属共有5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
  • 翁万达潮安翁氏1935年《稽愆集》之翁万达像翁万达(1498年-1552年),字仁夫,号东涯,谥襄毅,亦作襄敏,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潮州府揭阳县(今广东省揭阳市)人。明朝中叶重臣。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
  • 动态内存分配在计算机科学中, 动态内存分配(Dynamic memory allocation)又称为堆内存分配,是指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期中分配使用内存。它可以当成是一种分配有限内存资源所有权的方法。动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