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平衡

✍ dations ◷ 2025-11-19 11:08:38 #温度,基本物理概念,物理量,传热

热平衡在物理学领域通常指温度在时间或空间上的稳定。其有时是一个特殊的技术术语。作为技术术语的热平衡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系统内部的热平衡,另一种是两个物体之间物理状态的一种关系。系统内部的热平衡指系统内部温度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而作为一种关系,它指的是两体间没有热量传递。这一条技术含义与温度的定义密切相关。

孤立体的热平衡的前提是没有热量流入或流出系统,并且系统能永远保持其固有属性。当系统符合上述前提时,其内部温度会在空间和时间上一致,它也就达到了它的热平衡。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内部必须要达到其他平衡。

两体间的热平衡是接触平衡的一种情况。这意味着它们通过特定的渗透性分区,接触路径,进行热传递。由于考察的是热平衡,所选择的接触路径只对热量有通透性,而并不允许物质或机械功通过。热平衡关系的最基本特性是自反性(即A和A自身处于热平衡)和对称性(即如果A和B处于热平衡,那么B和A也处于热平衡,这两点易见是当然、永恒成立的),而传递性并不是其最基本的特性。而通过一个简单推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热平衡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和B处于热平衡,B和C处于热平衡,A和C也处于热平衡)。这一结论是热力学的一个基本定理,热力学第零定律。处于热平衡的系统之间构成的等价类称等温线。

封闭系统可以其环境间通过通过热传导或热辐射方式进行热传递。当净传递不为零时,系统的温度可正在发生变化。在热传递发生过程中,系统与其环境不处于热平衡。

一个系统如果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保持孤立状态,那么它就可以实现它内部的热平衡,即内部温度的整体一致。但系统在实现热平衡时并不一定能够达到热力学平衡,因为系统自身的结构性的障碍可能会妨碍某些平衡的实现,例如玻璃。一个孤立系统可以通过改变其材料的状态来改变它的温度或它内部温度的空间分布情况。例如,一个一端热、一端冷的铁棒,当它被孤立足够长的时间,则它整体温度可以变得一致,即逞现热平衡。又如,对于盛在高度较高的绝热容器中且开始时温度不均匀的物质,在重力场长时间作用下,不同高度的温度可能会变得一致,而压强或密度可能不尽然如此。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样的变化总是不可逆的,正过程可以自发进行,而逆过程却不可以自发进行。

不同温度的物体在接触后,热量会自高温处流向低温处,当两物温度相同不再改变,即达到热平衡的状态。

热力学平衡包括力学平衡,化学平衡,相平衡和热平衡;也就是说热平衡只是热力学平衡的一个条件。

相关

  • 肾生理学肾生理学(renal physiology、拉丁语:rēnēs、"肾")为肾的生理学研究。这包括肾脏的所有的功能,包括葡萄糖、氨基酸,及其它小分子的再吸收;钠、钾及其它电解质的调节;体液平衡(Flui
  • 虐待儿童虐待儿童,简称虐儿、虐童,是指对儿童的虐待,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种。虐待儿童的情形一般包括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和疏忽四种类型。对于儿童,踢、踹、捏、打耳光、拉耳朵、拉
  • 基线字体排印学中,基线(英语:Baseline)指的是多数字母排列的基准线。如右图所示,大多字母都沿着红色基线排列,唯有“p”向下延伸超过基线,超过的部分称为降部。段落中连续行的基线间的
  • 脱衣舞娘脱衣舞娘指的是一种职业的艳舞舞者,一般以表演脱衣舞为主。并不是所有的脱衣舞娘在表演末尾会褪去所有衣物,但在一般仍以全裸为主。到1970年代为止,西方的脱衣舞界以女性为多,男
  • 武装冲突武装冲突,指因为争执、对立而发生的军事冲突。国家之间很多矛盾,都是以各种借口先挑起武装冲突,之后再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民族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般容易引发内战,战
  • 甲喹酮甲喹酮(又称忽得或安眠酮,英语:Methaqualone),台湾亦称白板,于1951年首次在印度制成,有镇静催眠作用,是20世纪80、90年代曾经被广泛滥用的精神药品。长期滥用会导致肝脏和肾脏衰竭、
  • 拉赫玛尼诺夫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语: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语: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
  • 美国牛蛙美国牛蛙(学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是一种水生青蛙,是蛙属的一种。是现存北美的最大的蛙之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
  • 蓝移蓝移也称蓝位移,与红移相对。在光化学中,蓝移也非正式地指浅色效应。蓝移是一个移动的发射源在向观测者接近时,所发射的电磁波(例如光波)频率会向电磁频谱的蓝色端移动(也就是波长
  • 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又称海岱文化,是指以今中国山东省为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日的山东省京杭大运河以东地区、江苏省北部、辽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