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制序列

✍ dations ◷ 2025-08-26 14:16:23 #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制序列

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制序列,列举了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序列。

司令部设机要科、通信科、作战科、警卫营;政治部设宣传科(对过江集结部队的宣传鼓动)、保卫科、入朝人员登记签证办公室(停战后);后勤部设行政科、工程科(负责安东火车站与鸭绿江大桥的轰炸抢修)、民运科、运输科、卫生所、幼儿园、招待所。

1950年12月4日成立“中朝联司”,名义对内不对外。

志司驻地:

初期,东北局抽调6个东北局委员、4名东北人民政府的部长投入战勤保障。从东北各市、县抽调一批主官担任入朝的后勤各单位领导。随第一批部队入朝的支前职工、民工就达10万人,其中有担架、运输、修路民工,翻译、向导、司机、技工、医护等专业技术人员。在东北境内紧急动员、开设了91所后方医院,每所设有500-1000余张病床,接收志愿军及朝鲜军民的伤病员;全国支援的手术队80多个。渡江进入朝鲜的医院39所,9个医疗大队,36个手术队。动员、征集了700余辆万国造汽车随军入朝。入朝后第一周,被炸毁汽车180台,第一至第三次战役损失汽车1200余台。

初入朝时,后勤工作在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副政委李富春领导下,由“东北军区后勤部”(简称“东后”)负责。1951年2月4日经周恩来提名,周纯全为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为第一政委,东北局的张明远为第二政委,周玉成为第一副部长,军人张明远为第二副部长,杜者蘅(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长)为副政委。后来有苏焕清副政委、张济民副政委等。1950年10月由东北军区后勤部组成志愿军司令部后勤科,11月改为“东北军区后勤部前勤指挥所”,主任为军人张明远,政委杜者蘅。其中,周纯全、军人张明远、杜者蘅驻前方,李聚奎、周玉成驻后方,东北局张明远往来前后方。下辖三个分部、七个大站、六个医院、三个汽车团及其他辎重、警卫部队。

1951年5月19日中央军委决议:(1)志愿军前线后勤指挥部改为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负责管理在朝鲜境内之一切后勤组织与设施;(2)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直接受志愿军首长领导;(3)撤销各兵团后勤部,所属部队统归后勤司令部。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于6月成立。

1951年10月整编完成。直属部队包括:6个分部、28个大站、4个警卫团另9个营、13个汽车团、27个辎重团、3个公路工程大队、39个兵站医院、3个通信营、8个运输营,以及3万多民工,共计18.2万余人;另外配属后勤部直接指挥的部队还有:公安第18师(负责交通沿线治安)、步兵第149师(负责交通沿线防空袭警戒)以及11个工兵团(道路桥梁维修)和4个高炮师(11个营负责防空袭),总人数达22万余人。

炮兵指挥所(自五次战役):司令员万毅/主任匡裕民,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民,参谋长匡裕民(兼),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副参谋长贾克。炮兵第21、31师及高炮第61、62、63师于第四次战役末期入朝,未参加第四次战役。

1951年3月成立,未参加第四次战役。司令员刘震(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副司令员王连(朝方)、常乾坤(兼空军副司令员),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

1950年10月,第一次战役时,志愿军共有6个军18个步兵师,另3个炮兵师,2个后勤分部,总计30万人参战;

1950年11月第二次战役时,志愿军共有9个军30个步兵师,另3个炮兵师,1个铁道兵师,4个后勤分部,45万人参战;

1951年4月,第四次战役时,志愿军入朝兵力为14个军42个步兵师,另11个炮兵师,1个坦克师,3个铁道兵师,6个后勤分部,总计95万人;

1951年10月,粉碎“联合国军”秋季攻势期间,志愿军入朝兵力有19个军58个步兵师(包含独立步兵第33师),另9个炮兵师,1个坦克师,4个铁道兵师,6个后勤分部,115万人;

1952年2月,巩固阵地作战开始时,志愿军入朝兵力有17个军52个师(包含独立步兵第33师),另9个炮兵师,1个坦克师,4个铁道兵师,5个后勤分部,95万人;

1952年10月,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和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入朝兵力有17个军52个步兵师(包含独立步兵第33师),另10个炮兵师,1个坦克师,4个铁道兵师,5个后勤分部,97万人;

1953年5月,准备抗击“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蜂腰部登陆暨三八线夏季反击作战,志愿军入朝兵力有19个军59个步兵师,另14个炮兵师,2个坦克师,10个铁道兵师,5个后勤分部,135万人,这是志愿军在朝兵力的最高峰。

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轮战方式入朝部队共计190万人,另外补充兵员接近50万人,赴朝军人总计240万人。另外,东北各省60万支前农民工、铁路系统职工、交通运输系统职工入朝。因此,抗美援朝过江入朝总人数300万人。

(综合各个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邓华、杨得志、杨勇,政治委员彭德怀(兼)、邓华(兼)、李志民、王平,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陈赓、杨得志,参谋长解方、张文舟(代)、李达、王蕴瑞,政治部主任杜平、张南生

相关

  • 查尔斯·弗里德尔查尔斯·弗里德尔(法语:Charles Friedel,1832年3月12日-1899年4月20日),法国化学家、矿物学家。斯特拉斯堡人,曾任巴黎大学化学教授。弗里德尔于1877年与詹姆斯·克拉夫茨共同发现
  • 宋锦宋锦,全称“宋式锦”,为中国的一种著名织锦,发源地在中国的苏州,故又称之为“苏州宋锦”。宋锦与南京云锦、成都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2009年9月28日,宋锦作为中国蚕桑丝织
  • 地缚灵幽灵,在中国一般称为鬼,在日本则称幽霊(幽灵),在韩国亦称유령 (幽靈)。在英语语境中,幽灵一词多以“ghost”来称呼,也译为鬼魂;但也有对应日语中的幽霊(假名:ゆうれい)而命名Yūrei的称
  • 衣服滑落衣服滑落,俗称“露点”,是一个界限比较模糊的委婉语,泛指人体的隐私部位(通常为乳头或下体)因衣服脱落而意外的走光。衣服滑落通常是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但也有少数是故意为之以
  • Rachida Dati拉希妲·达狄(Rachida Dati,1965年11月27日-),法国政治家,法兰西岛欧洲议会议员(Member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她曾担任法国司法部长、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发言人。父亲
  • 周文谟 (清朝)真福周文谟(韩语:주문모,1752年-1801年4月19日),出生于江苏昆山,是一位在朝鲜王朝传教的中国天主教殉道者。周文谟早年在天主教北京教区神学院学习,后晋铎为神父。北京教区1790年派
  • 扎丹巴·恩赫巴亚尔扎丹巴·恩赫巴亚尔(蒙古语:Жадамба Энхбаяр,英语:Jadamba Enkhbayar,?-)蒙古族,籍贯不详,蒙古国政治人物。恩赫巴亚尔是蒙古人民党党员。2012年1月,被任命为蒙古国国防
  • 褚无量褚无量(646年-720年3月2日),字弘度,杭州盐官(今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人,唐朝、武周时期的国子监官员,担任过唐玄宗、废太子李嗣谦(李瑛)父子两代的侍读,玄宗即位后,以师傅恩封舒国公,任国子
  • 郑春青郑春青(越南语:Trịnh Xuân Thanh,1966年2月13日-),越南河内市人,越南石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原高管,越南政治人物。郑春青曾获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是城市规划工程师,懂俄语。2007年
  • Gala汤泽站Gala汤泽站(日语:ガーラ湯沢駅/ガーラゆざわえき  */?)是一个位于日本新潟县南鱼沼郡汤泽町大字汤泽1039番地2号,由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所经营的铁路车站。Gala汤泽是JR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