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制序列

✍ dations ◷ 2025-07-22 19:35:44 #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制序列

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制序列,列举了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序列。

司令部设机要科、通信科、作战科、警卫营;政治部设宣传科(对过江集结部队的宣传鼓动)、保卫科、入朝人员登记签证办公室(停战后);后勤部设行政科、工程科(负责安东火车站与鸭绿江大桥的轰炸抢修)、民运科、运输科、卫生所、幼儿园、招待所。

1950年12月4日成立“中朝联司”,名义对内不对外。

志司驻地:

初期,东北局抽调6个东北局委员、4名东北人民政府的部长投入战勤保障。从东北各市、县抽调一批主官担任入朝的后勤各单位领导。随第一批部队入朝的支前职工、民工就达10万人,其中有担架、运输、修路民工,翻译、向导、司机、技工、医护等专业技术人员。在东北境内紧急动员、开设了91所后方医院,每所设有500-1000余张病床,接收志愿军及朝鲜军民的伤病员;全国支援的手术队80多个。渡江进入朝鲜的医院39所,9个医疗大队,36个手术队。动员、征集了700余辆万国造汽车随军入朝。入朝后第一周,被炸毁汽车180台,第一至第三次战役损失汽车1200余台。

初入朝时,后勤工作在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副政委李富春领导下,由“东北军区后勤部”(简称“东后”)负责。1951年2月4日经周恩来提名,周纯全为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为第一政委,东北局的张明远为第二政委,周玉成为第一副部长,军人张明远为第二副部长,杜者蘅(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长)为副政委。后来有苏焕清副政委、张济民副政委等。1950年10月由东北军区后勤部组成志愿军司令部后勤科,11月改为“东北军区后勤部前勤指挥所”,主任为军人张明远,政委杜者蘅。其中,周纯全、军人张明远、杜者蘅驻前方,李聚奎、周玉成驻后方,东北局张明远往来前后方。下辖三个分部、七个大站、六个医院、三个汽车团及其他辎重、警卫部队。

1951年5月19日中央军委决议:(1)志愿军前线后勤指挥部改为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负责管理在朝鲜境内之一切后勤组织与设施;(2)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直接受志愿军首长领导;(3)撤销各兵团后勤部,所属部队统归后勤司令部。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于6月成立。

1951年10月整编完成。直属部队包括:6个分部、28个大站、4个警卫团另9个营、13个汽车团、27个辎重团、3个公路工程大队、39个兵站医院、3个通信营、8个运输营,以及3万多民工,共计18.2万余人;另外配属后勤部直接指挥的部队还有:公安第18师(负责交通沿线治安)、步兵第149师(负责交通沿线防空袭警戒)以及11个工兵团(道路桥梁维修)和4个高炮师(11个营负责防空袭),总人数达22万余人。

炮兵指挥所(自五次战役):司令员万毅/主任匡裕民,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民,参谋长匡裕民(兼),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副参谋长贾克。炮兵第21、31师及高炮第61、62、63师于第四次战役末期入朝,未参加第四次战役。

1951年3月成立,未参加第四次战役。司令员刘震(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副司令员王连(朝方)、常乾坤(兼空军副司令员),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

1950年10月,第一次战役时,志愿军共有6个军18个步兵师,另3个炮兵师,2个后勤分部,总计30万人参战;

1950年11月第二次战役时,志愿军共有9个军30个步兵师,另3个炮兵师,1个铁道兵师,4个后勤分部,45万人参战;

1951年4月,第四次战役时,志愿军入朝兵力为14个军42个步兵师,另11个炮兵师,1个坦克师,3个铁道兵师,6个后勤分部,总计95万人;

1951年10月,粉碎“联合国军”秋季攻势期间,志愿军入朝兵力有19个军58个步兵师(包含独立步兵第33师),另9个炮兵师,1个坦克师,4个铁道兵师,6个后勤分部,115万人;

1952年2月,巩固阵地作战开始时,志愿军入朝兵力有17个军52个师(包含独立步兵第33师),另9个炮兵师,1个坦克师,4个铁道兵师,5个后勤分部,95万人;

1952年10月,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和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入朝兵力有17个军52个步兵师(包含独立步兵第33师),另10个炮兵师,1个坦克师,4个铁道兵师,5个后勤分部,97万人;

1953年5月,准备抗击“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蜂腰部登陆暨三八线夏季反击作战,志愿军入朝兵力有19个军59个步兵师,另14个炮兵师,2个坦克师,10个铁道兵师,5个后勤分部,135万人,这是志愿军在朝兵力的最高峰。

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轮战方式入朝部队共计190万人,另外补充兵员接近50万人,赴朝军人总计240万人。另外,东北各省60万支前农民工、铁路系统职工、交通运输系统职工入朝。因此,抗美援朝过江入朝总人数300万人。

(综合各个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邓华、杨得志、杨勇,政治委员彭德怀(兼)、邓华(兼)、李志民、王平,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陈赓、杨得志,参谋长解方、张文舟(代)、李达、王蕴瑞,政治部主任杜平、张南生

相关

  • span class=nowrapCdSOsub4/sub/span硫酸镉,化学式CdSO4,常为水合物 3CdSO4·8H2O 的形式。无色无气味单斜结晶,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乙酸。易风化。剧毒!1、金属镉、蒸馏水和硫酸在反应器中,30%过氧化氢存在下进
  • 1-二十烷醇Arachidic alcohol Nonadecylcarbinol1-二十烷醇又名花生醇(Arachidyl alcohol),是一种白色蜡状固体,在化妆品中用作润肤剂。
  • 橡胶硫化在高分子化学中,硫化(Vulcanization)指的是橡胶胶料通过生胶分子间交联,生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硫化胶的过程。含有双键的弹性体在工业上多采用硫或有机硫化合物来进行硫化交联,
  •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艺术与建筑索引典(英语: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AAT)是一个用来描述关于艺术、建筑和物质文化项目的受控词表。AAT收录各种通用术语,如“大教堂”,但不收录专有名词,如“圣母
  •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重庆三环高速公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规划的高速公路网中的一条线路,全长约475公里。以渝北区为起点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联接渝北、北碚、合川、铜梁、大足、永川、江津、綦
  • 刘家骐刘家骐(1894年-1937年),字挣磊,又字锡侯,生于湖北武昌(今武汉市武昌区)。曾经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陆军大学,生前任国民革命军第54师少将师长,1937年在太原会战之忻口战斗中阵亡。
  • 汉内洛蕾·克拉夫特汉内洛蕾·克拉夫特(德语:Hannelore Kraft,1961年6月12日-),德国政治人物。2010年7月14日至2017年6月27日,担任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为第一位在该州担任此职位的女性,并且是德国
  • 核爆电磁脉冲核爆电磁脉冲(英文: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缩写:NEMP)是核爆炸时产生的电磁脉冲。它会导致剧烈的磁场和电场变化,从而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破坏。在高空爆炸的核弹可制造高
  • 萧拱宸萧拱宸(?-1662)台湾郑氏王朝初期人物,延平王郑成功部将,郑成功过世后,拥立郑成功五弟郑袭,遭世子郑经击败,处死。
  • 吉布提行政区划吉布提共和国属于单一制国家,全国总面积为23,200平方公里(世界第150名),共划分为5州1市。州下辖县,全国共设有11县。而吉布提的首都也叫做吉布提,是一个滨亚丁湾临海的港口城市,同时也是国内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的中心。 阿里萨比州 · 阿尔塔州 · 迪基尔州 · 吉布堤 · 奥博克州 · 塔朱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