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掺杂
✍ dations ◷ 2025-09-14 02:36:18 #掺杂
掺杂(英语:doping)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为纯的本征半导体引入杂质,使之电气属性被改变的过程。引入的杂质与要制造的半导体种类有关。轻度和中度掺杂的半导体被称作是杂质半导体,而更重度掺杂的半导体则需考虑费米统计律带来的影响,这种情况被称为简并半导体。掺杂物浓度对于半导体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其载流子浓度。在热平衡的状态下,一个未经掺杂的本征半导体,电子与空穴的浓度相等,如下列公式所示:对于非本征半导体在热平衡的状态下,这个关系变为(对轻掺杂而言):其中n0是半导体内的电子浓度、p0则是半导体的空穴浓度,
n
i
{displaystyle n_{i}}
则是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
n
i
{displaystyle n_{i}}
会随着材料或温度的不同而改变。对于室温下的硅而言,
n
i
{displaystyle n_{i}}
大约是1.5×1010 cm-3。通常掺杂浓度越高,半导体的导电性就会变得越好,原因是能进入导带的电子数量会随着掺杂浓度提高而增加。掺杂浓度非常高的半导体会因为导电性接近金属而被广泛应用在今日的集成电路制程来取代部分金属。高掺杂浓度通常会在
n
{displaystyle n}
或是
p
{displaystyle p}
后面附加一上标的“+”号,例如
n
+
{displaystyle n^{+}}
代表掺杂浓度非常高的n型半导体,反之例如
p
−
{displaystyle p^{-}}
则代表轻掺杂的p型半导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使掺杂浓度已经高到让半导体退化为导体,掺杂物的浓度和原本的半导体原子浓度比起来还是差距非常大。以一个有晶格结构的硅本征半导体而言,原子浓度大约是5×1022 cm-3,而一般集成电路制程里的掺杂浓度约在1013 cm-3至1018 cm-3之间。掺杂浓度在1018 cm-3以上的半导体在室温下通常就会被视为是一个简并半导体。重掺杂的半导体中,掺杂物和半导体原子的浓度比约是千分之一,而轻掺杂则可能会到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在半导体制程中,掺杂浓度都会依照所制造出元件的需求量身打造,以合于使用者的需求。掺杂之后的半导体能带会有所改变。依照掺杂物的不同,本征半导体的能隙之间会出现不同的能阶。施体原子会在靠近导带的地方产生一个新的能阶,而受体原子则是在靠近价带的地方产生新的能阶。假设掺杂硼原子进入硅,则因为硼的能阶到硅的价带之间仅有0.045电子伏特,远小于硅本身的能隙1.12电子伏特,所以在室温下就可以使掺杂到硅里的硼原子完全解离化。掺杂物对于能带结构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改变了费米能阶的位置。在热平衡的状态下费米能阶依然会保持定值,这个特性会引出很多其他有用的电特性。举例来说,一个p-n结的能带会弯折,起因是原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费米能阶位置各不相同,但是形成p-n结后其费米能阶必须保持在同样的高度,造成无论是p型或是n型半导体的导带或价带都会被弯曲以配合界面处的能带差异。上述的效应可以用能带图(英语:Band diagram)(band diagram)来解释,如右图。在能带图里横轴代表位置,纵轴则是能量。图中也有费米能阶,半导体的本征费米能阶(Intrinsic Fermi level)通常以
E
i
{displaystyle E_{i}}
来表示。在解释半导体元件的行为时,能带图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相关
- 神经眼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眼科学(英语:Neuro-ophthalmology)
- 家畜家畜一般是指由人类饲养驯化,且可以人为控制其繁殖的动物,一般用于食用、劳役、毛皮、宠物、实验等功能。另一种较狭义的家畜,是指相对于鸟类动物的家禽而言的哺乳类动物,亦即将
- 白化病白化症(Albinism、albino)是由于体内黑色素缺乏,导致眼呈红色、毛发与皮肤颜色呈现白色;若虹膜并非红色而呈蓝或灰色,且肤色及毛发偏淡或颜色不均而非纯白,则是白色亚种而非白化症
- 性高潮性高潮(英语:orgasm, sexual climax)是在性反应周期过程中所累积的性紧张(英语:Sexual tension)的遽然释放,导致骨盆区出现有节奏性的肌肉收缩及表征于外的性愉悦。男性和女性所体
- 防卫医科大学校防卫医科大学校(日语:防衛医科大学校/ぼうえいいかだいがっこう Bouei Ika Daikkou,英语: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ollege、简称NDMC)位于埼玉县所泽市的防卫省下属医科大学。
- 无调音乐无调音乐,又称无调性音乐,是现代音乐的一种重要流派与表现形式之一,其构成方式与有调性的古典音乐具有互补意义。该音乐形式有其构成法则,但是不同于传统音乐;因为“无调性”,无调
- 印度宪法印度宪法为印度最高法律,是世界上所有主权国家中最长的成文宪法。其主要建构者是阿姆倍伽尔。宪法于1949年11月26日由制宪会议通过,1950年1月26日生效。自此印度自治领成为当
- 后肾管后管肾(单数:Metanephridium复数:Metanephridia)是环节动物等真体腔动物的排泄器官。后管肾较原管肾高级。后管肾开始从血液中接受代谢废物,使进入管内的体腔液代谢废物浓度大大
- 斯门代斯一世斯门代斯(英语:Smendes)(或译为思满迪斯)是古埃及法老(约公元前1077/1076年—约公元前1052年在位),埃及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一王朝创建者。长期在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塔尼斯建立都城,而
- 更生霉素放线菌素D(英语:Actinomycin D或Dactinomycin,简称放线菌素,又名更生霉素)是从土壤中链霉菌属的细菌分离出来的放线菌素类多肽类抗生素中最重要的一种。 作为早期的化疗药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