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掺杂
✍ dations ◷ 2025-05-16 06:14:53 #掺杂
掺杂(英语:doping)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为纯的本征半导体引入杂质,使之电气属性被改变的过程。引入的杂质与要制造的半导体种类有关。轻度和中度掺杂的半导体被称作是杂质半导体,而更重度掺杂的半导体则需考虑费米统计律带来的影响,这种情况被称为简并半导体。掺杂物浓度对于半导体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其载流子浓度。在热平衡的状态下,一个未经掺杂的本征半导体,电子与空穴的浓度相等,如下列公式所示:对于非本征半导体在热平衡的状态下,这个关系变为(对轻掺杂而言):其中n0是半导体内的电子浓度、p0则是半导体的空穴浓度,
n
i
{displaystyle n_{i}}
则是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
n
i
{displaystyle n_{i}}
会随着材料或温度的不同而改变。对于室温下的硅而言,
n
i
{displaystyle n_{i}}
大约是1.5×1010 cm-3。通常掺杂浓度越高,半导体的导电性就会变得越好,原因是能进入导带的电子数量会随着掺杂浓度提高而增加。掺杂浓度非常高的半导体会因为导电性接近金属而被广泛应用在今日的集成电路制程来取代部分金属。高掺杂浓度通常会在
n
{displaystyle n}
或是
p
{displaystyle p}
后面附加一上标的“+”号,例如
n
+
{displaystyle n^{+}}
代表掺杂浓度非常高的n型半导体,反之例如
p
−
{displaystyle p^{-}}
则代表轻掺杂的p型半导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使掺杂浓度已经高到让半导体退化为导体,掺杂物的浓度和原本的半导体原子浓度比起来还是差距非常大。以一个有晶格结构的硅本征半导体而言,原子浓度大约是5×1022 cm-3,而一般集成电路制程里的掺杂浓度约在1013 cm-3至1018 cm-3之间。掺杂浓度在1018 cm-3以上的半导体在室温下通常就会被视为是一个简并半导体。重掺杂的半导体中,掺杂物和半导体原子的浓度比约是千分之一,而轻掺杂则可能会到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在半导体制程中,掺杂浓度都会依照所制造出元件的需求量身打造,以合于使用者的需求。掺杂之后的半导体能带会有所改变。依照掺杂物的不同,本征半导体的能隙之间会出现不同的能阶。施体原子会在靠近导带的地方产生一个新的能阶,而受体原子则是在靠近价带的地方产生新的能阶。假设掺杂硼原子进入硅,则因为硼的能阶到硅的价带之间仅有0.045电子伏特,远小于硅本身的能隙1.12电子伏特,所以在室温下就可以使掺杂到硅里的硼原子完全解离化。掺杂物对于能带结构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改变了费米能阶的位置。在热平衡的状态下费米能阶依然会保持定值,这个特性会引出很多其他有用的电特性。举例来说,一个p-n结的能带会弯折,起因是原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费米能阶位置各不相同,但是形成p-n结后其费米能阶必须保持在同样的高度,造成无论是p型或是n型半导体的导带或价带都会被弯曲以配合界面处的能带差异。上述的效应可以用能带图(英语:Band diagram)(band diagram)来解释,如右图。在能带图里横轴代表位置,纵轴则是能量。图中也有费米能阶,半导体的本征费米能阶(Intrinsic Fermi level)通常以
E
i
{displaystyle E_{i}}
来表示。在解释半导体元件的行为时,能带图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相关
- 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是两块位于颈部,使头部前推或转动的肌肉。每块胸锁乳突肌从胸骨延伸到颈两侧耳朵下面的一点,还连接到锁骨和头骨的颞骨上。当这两块肌肉同时收
- 中指中指是人类手上的第三只手指,也是五只手指中最长的,位于食指与无名指之间。将中指举起在世界不同地方(最普遍为西方)也有粗口的不文象征,示意侮辱他人;详见举中指。
-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史丹佛哲学百科全书(英语: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EP)是一部由史丹佛大学营运的免费线上哲学百科全书,内容主要以经同行评审认可的论文为主。该百科内的每一篇论文
- 血脑障壁脑血管障壁(英语:blood–brain barrier ,BBB),也称为血脑屏障或血脑障壁,指在血管和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大脑的“屏障”。19世纪末,保罗·埃尔利希在一个实
- 二硫硫有着大量的同素异形体,其数量只是仅次于碳。 硫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形式是黄色的正交晶系α-硫,其中包含S8的皱褶环。二硫为硫的双原子分子。在720°C,硫主要以二硫存在。在53
- 酱菜酱菜(又称虀)是用酱腌制保存并调味的蔬菜,现代也有用酱油、虾油等腌制的。另外,日常使用中,“酱菜”一词经常与腌菜混用。
- 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指的是物质内部由范德华力(又称作范德瓦耳斯力或分子间作用力)将分子结合起来的固体物质。晶体的内部由分子构成,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少数如Si等除外)、它们的化合物以及大
- 教派教派,即宗教派别,又称为宗派,是在同一宗教内部的不同派别。例如基督教的主要派别有天主教、正教、新教等;伊斯兰教主要派别有逊尼派、什叶派等;佛教的主要教派有大乘佛教、上座部
- 社社可指:
- 辛努塞尔特二世辛努塞尔特二世 Senusret II (希腊人用的称呼是塞索斯特利斯二世 Sesostris II,另一埃及名为森沃斯勒 Senwosret,意为“沃斯雷特(女神)的子民”) 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