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政大学

✍ dations ◷ 2025-04-26 11:08:58 #北京法政大学
国立北京法政大学,常简称为北京法政大学,是一所已不存在的大学。北京法政大学的前身是1912年由京师法律学堂、京师法政学堂,以及京师财政学堂三校合并成立的“北京法政专门学校”。1923年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改变学制、升格为北京法政大学。1927年8月,国立北京法政大学与另外八所院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成为京师大学校的一部分。北京法政大学的前身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成立于1912年,由京师法律学堂(1906年设立,是中国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政学堂(1906年设立),以及京师财政学堂(1909年设立)三校合并而成。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分为政治、法律、经济三科,首任校长是邵章。1914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命令停办的“高等筹边学校”并入该校、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增设边政本科班。1915年,因邵章升任平政院评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校长一职由周兆沅接任。周兆沅曾在日本明治大学法学部留学。在他担任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校长期间,北京法政专门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充实,为日后升格为北京法政大学打下了基础。当时的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是民初法政专门学校中较为出色的一所。在周兆沅之后,饶孟任与吴家驹又先后出任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校长。1923年,因中华民国政府放宽设立大学的要求,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改变学制、升格为大学,并更名为北京法政大学,校长一职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江庸出任。1926年秋,停办的国立北京中俄大学并入北京法政大学、北京法政大学增设俄文法政学这一学科。1927年,进入北京执掌国政的张作霖任命刘哲为教育总长。1927年8月,刘哲将包括北京法政大学在内的9所国立大学合并改组为京师大学校,校长由刘哲本人兼任。自此北京法政大学成为京师大学校(国立北平大学前身)的一部分。后来的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是以北京法政大学为基础成立的。北京法政大学的校址共有三处。其中两处校址位于宣内国会街,一处校址位于西城李阁老胡同。

相关

  • 结核分支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地中海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以及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着。东西长约4000千米,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千米,面积251.6万平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陆间海
  • 马歇尔·罗森布卢特马歇尔·尼古拉斯·罗森布卢特(英语:Marshall Nicholas Rosenbluth,1927年2月5日-2003年9月28日),美国等离子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他因对可控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
  • 拉梅兹拉玛泽呼吸法也称拉玛泽减痛分娩呼吸法,是分娩过程中的一种技术,由法国医生拉玛泽(英语:Fernand Lamaze)在1940年代发明。 拉玛泽呼吸法的目的是增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信心,同时
  • 镰状细胞贫血镰刀型红血球疾病(英语:Sickle-cell disease, SCD)是一组通常由双亲遗传而来的血液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叫做镰状红血球贫血症(Sickle-cell anemia, SCA)。该疾病会引起红
  • 种族优生种族优生(Racial hygiene),是一种由政府挑选出公认最强健、聪明和有道德的人来培育下一代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和优生学有密切关联。过去为达成目的曾用的手段包括放逐、隔离、强制
  • Valentin Haüy华伦泰·阿羽依(Valentin Haüy,1745年11月13日-1822年3月19日),法国人,“盲人教育之父”。华伦泰·阿羽依的兄弟勒内·茹斯特·阿羽依,被公认为是现代矿物学的创建者。1784年,华伦
  • 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是一个使用加速计和陀螺仪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并用计算机来连续估算运动物体位置、姿态和速度的辅助导航系统。它不需要一个外部参考系,常常被用在飞机,潜
  • 液态氢液氢(LH2),也称液态氢,是由氢气经由降温而得到的液体。液态氢须要保存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大约在20.268开尔文,-252.8℃)。它通常被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液态氢可做为储存氢气的一种
  • 长柔毛野豌豆长柔毛野豌豆(学名:Vicia villosa)是豆科野豌豆属的植物。分布在欧洲、伊朗、中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西北、华北、西南、江苏、东北、湖南、山东等地,生长于海拔900米至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