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被电离激发的原子回到非激发态的表象

✍ dations ◷ 2024-09-20 05:34:11 #空气中被电离激发的原子回到非激发态的表象
临界事故(英语:criticality accident)是核反应堆发生链式反应导致功率失常激增引起的事故。事故中浓缩铀或钚等裂变材料中的链式反应能产生强烈的中子辐射,对人类伤害极大,并且会在周围环境中引发感生放射性。临界或超临界核裂变一般发生在反应堆堆芯内部或实验中。虽然临界事故危害较大,但是它一般达不到原子弹的设计条件,因此一般不会引发核爆炸。核反应产生的热量可能会让核材料膨胀,因此几秒之后材料又将处于亚临界状态,反应停止。在原子能的发展历程中,在反应堆外收集核裂变材料的时候曾经发生过60次临界事故,其中一些事故导致离事发地点较近的人员因接受了过量的辐射而死亡。不过,没有一宗事故引起过爆炸。把铀或钚的单质、化合物或溶液混合起来,就有可能引发临界事故。决定混合物是否达到临界点(即是否发生临界反应)的因素包括:同位素的比例;材料的形状;溶液的化学组成;化合物或合金的类别;复合材料和周围材料。预测材料达到临界状态的可能性的计算较复杂,因此民用和军用核设施都需要专人监控,以避免发生临界反应。临界事故大致可分为两类。(区别于电离空气辉光) 许多临界事故的发生都伴随这一道蓝色的辉光,能瞬间加热周围的物体。这种蓝色闪光(或者说辉光)常常被误以为是切连科夫辐射,因为这两种现象发出的闪光颜色相似,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巧合。 临界事故发生的蓝色辉光是空气中被电离的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回到非激发态的时候发出的光谱,主要是氧气和氮气产生的。因此空气中会产生电火花,甚至形成淡蓝色的闪电。切连科夫辐射产生的蓝光和被电离的空气发出的蓝光颜色非常相似,但这只是一个巧合,它们的形成原理差异很大。值得强调的是,据说臭氧的气味就是切尔诺贝利的液化器周围环境辐射过高的信号。 切连科夫辐射可能发出大量蓝光的唯一情况是,在后处理工厂里,高密度媒介(例如水和硝酸铀酰)中达到了临界条件。而且这只有在容器透明或者被打开的时候才能被观察到。一些经历过临界事故的人报告感觉到了“一股热浪”。不过我们仍不清楚这是对刚才发生的恐怖事件的一种心理反应,还是事故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引发的一种确实存在的物理热效应(或者是非热能信号触发了皮肤中的热感受器)。例如,当路易斯·斯洛廷发生事故的时候大约发生了3×1015次裂变,但这产生的能量只能让皮肤温度上升百分之几度,但当时钚球中积累的能量大约有80kJ,足以把一个重6.2kg的钚球温度上升大约100℃(钚的比热大约为0.13 J·g−1·K−1)。金属的热辐射足以让附近的人感觉到温度上升。这个解释却不足以解释临界事故的受害者们的感受,因为离钚球几英尺远的人也感觉到了热。也有可能是电离辐射在细胞上造成的电离损伤和自由基的形成损坏了组织,使人感觉到灼热。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产生热量的现象是在对蓝色辉光进行观察之后推理出来的。一份关于所有临界事故的目击报告显示,只有当出现蓝色辉光的时候才有热辐射。这也许暗示了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联系,而其中一种能被马上观察到。收集并分析周围较稠密(未被电离)的空气中的来自氮原子和氧原子的的辐射之后,人们发现大约30%的辐射处于紫外线波段,大约45%处于红外线波段。由于皮肤能以热量的形式感受到红外线,而紫外线能引起晒伤,这很可能解释了目击者感觉到热浪的原因。自从1945年以来,至少发生过60宗临界事故,导致了至少21人死亡,其中美国7人,前苏联10人,日本2人,阿根廷1人,南斯拉夫1人。其中9宗事故的原因是操作失误,其他的属于实验反应堆事故。 在研发核武器和反应堆的过程中都发生过临界事故。

相关

  • 大脑皮层大脑皮质(英语:cerebral cortex),又称为大脑灰质,或简称为皮质或皮层,是大脑的一个解剖结构。大脑皮层是端脑的一部分,属于脑和整个神经系统演化史上最为晚出现、功能上最为高阶的
  • 三磷酸脱氧胞苷去氧胞苷三磷酸(Deoxycytidine triphosphate,dCTP)是核苷三磷酸的一种,也是可用来合成DNA的原料之一。含有五碳糖、磷酸根,以及胞嘧啶。
  • 东平县35°56′13″N 116°27′53″E / 35.93694°N 116.46472°E / 35.93694; 116.46472坐标:35°56′13″N 116°27′53″E / 35.93694°N 116.46472°E / 35.93694; 116.46472东
  • 科顿·马瑟科顿·马瑟(英语:Cotton Mather;/ˈmæðər/ FRS,1663年2月12日-1728年2月13日)是美洲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位清教徒牧师、多产作家、小册子作家(英语:pamphleteer)与意见领袖,他于1681年
  • 常羲常羲,《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天帝帝俊之妻,传说生了十二个月亮,此即为一年十二个月之由来。王国维则指出其为帝喾之妻娵訾氏常仪(又称尚仪、常宜),是帝挚之母。清代毕沅根据音韵学
  • 铎受体Toll基因编码Toll样受体蛋白家族。Toll基因的突变最初由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以及艾瑞克·威斯乔斯以及他们的同事于1985年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
  • 软流层软流圈(Asthenosphere)是地球地幔的一部分弱塑性变形区域,位于岩石圈的下面、中间圈的上面,其软流圈下界在地表以下180-220km深处。岩石圈与软流圈的边界,定义在1300°C等温线。
  • 刘崇乐刘崇乐(1901年9月20日-1969年1月6日),原籍福建福州,生于上海,中国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副院长兼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生物学教学、生
  •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现在除国务院办公厅(正部级)管理的国家信访局、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部级)管理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外,都是国务院组成
  • 索道索道又称吊车、空中缆车、流笼(缆车又可以指缆索铁路),是交通工具的一种,通常在崎岖的山坡上运载乘客或货物上下山。索道是利用悬挂在半空中的钢索,承托及牵引客车或货车。除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