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空气中被电离激发的原子回到非激发态的表象
✍ dations ◷ 2024-12-23 00:35:24 #空气中被电离激发的原子回到非激发态的表象
临界事故(英语:criticality accident)是核反应堆发生链式反应导致功率失常激增引起的事故。事故中浓缩铀或钚等裂变材料中的链式反应能产生强烈的中子辐射,对人类伤害极大,并且会在周围环境中引发感生放射性。临界或超临界核裂变一般发生在反应堆堆芯内部或实验中。虽然临界事故危害较大,但是它一般达不到原子弹的设计条件,因此一般不会引发核爆炸。核反应产生的热量可能会让核材料膨胀,因此几秒之后材料又将处于亚临界状态,反应停止。在原子能的发展历程中,在反应堆外收集核裂变材料的时候曾经发生过60次临界事故,其中一些事故导致离事发地点较近的人员因接受了过量的辐射而死亡。不过,没有一宗事故引起过爆炸。把铀或钚的单质、化合物或溶液混合起来,就有可能引发临界事故。决定混合物是否达到临界点(即是否发生临界反应)的因素包括:同位素的比例;材料的形状;溶液的化学组成;化合物或合金的类别;复合材料和周围材料。预测材料达到临界状态的可能性的计算较复杂,因此民用和军用核设施都需要专人监控,以避免发生临界反应。临界事故大致可分为两类。(区别于电离空气辉光)
许多临界事故的发生都伴随这一道蓝色的辉光,能瞬间加热周围的物体。这种蓝色闪光(或者说辉光)常常被误以为是切连科夫辐射,因为这两种现象发出的闪光颜色相似,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巧合。
临界事故发生的蓝色辉光是空气中被电离的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回到非激发态的时候发出的光谱,主要是氧气和氮气产生的。因此空气中会产生电火花,甚至形成淡蓝色的闪电。切连科夫辐射产生的蓝光和被电离的空气发出的蓝光颜色非常相似,但这只是一个巧合,它们的形成原理差异很大。值得强调的是,据说臭氧的气味就是切尔诺贝利的液化器周围环境辐射过高的信号。
切连科夫辐射可能发出大量蓝光的唯一情况是,在后处理工厂里,高密度媒介(例如水和硝酸铀酰)中达到了临界条件。而且这只有在容器透明或者被打开的时候才能被观察到。一些经历过临界事故的人报告感觉到了“一股热浪”。不过我们仍不清楚这是对刚才发生的恐怖事件的一种心理反应,还是事故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引发的一种确实存在的物理热效应(或者是非热能信号触发了皮肤中的热感受器)。例如,当路易斯·斯洛廷发生事故的时候大约发生了3×1015次裂变,但这产生的能量只能让皮肤温度上升百分之几度,但当时钚球中积累的能量大约有80kJ,足以把一个重6.2kg的钚球温度上升大约100℃(钚的比热大约为0.13 J·g−1·K−1)。金属的热辐射足以让附近的人感觉到温度上升。这个解释却不足以解释临界事故的受害者们的感受,因为离钚球几英尺远的人也感觉到了热。也有可能是电离辐射在细胞上造成的电离损伤和自由基的形成损坏了组织,使人感觉到灼热。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产生热量的现象是在对蓝色辉光进行观察之后推理出来的。一份关于所有临界事故的目击报告显示,只有当出现蓝色辉光的时候才有热辐射。这也许暗示了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联系,而其中一种能被马上观察到。收集并分析周围较稠密(未被电离)的空气中的来自氮原子和氧原子的的辐射之后,人们发现大约30%的辐射处于紫外线波段,大约45%处于红外线波段。由于皮肤能以热量的形式感受到红外线,而紫外线能引起晒伤,这很可能解释了目击者感觉到热浪的原因。自从1945年以来,至少发生过60宗临界事故,导致了至少21人死亡,其中美国7人,前苏联10人,日本2人,阿根廷1人,南斯拉夫1人。其中9宗事故的原因是操作失误,其他的属于实验反应堆事故。
在研发核武器和反应堆的过程中都发生过临界事故。
相关
- non-infective endocarditis心内膜炎(英语:Endocarditis)是心脏的心内膜(心腔中的最深层的组织)引发的炎症,通常和心脏瓣膜有关。此外,心内膜炎也可能与室间隔(英语:interventricular septum)、腱索(英语:chordae t
- 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又名认知学派,是一种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相对。认知学派学者认为学习者透过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把各种资料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构(cognitive str
- SClsub2/sub二氯化硫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SCl2。二氯化硫是有刺激性臭味的红棕色液体,具腐蚀性,遇水反应产生氯化氢。二氯化硫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误触后会产生严重皮肤烧
- 蛋白质电泳蛋白质电泳(英语:Protein electrophoresis)是根据蛋白质带电量或分子量的大小把不同的蛋白质分开,起到分离纯化的效果。根据带电量分离的叫等电点电泳(二维电泳),根据分子量分的
- 首例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英语:Polio vaccines)又称小儿麻痹疫苗。是一种用来对抗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的疫苗,世界上主要通用类型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所研发出来的
- 珀茨-杰格斯综合征珀茨-杰格斯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被称为黑斑息肉综合征或黑斑息肉病,是一种以消化道错钩瘤性息肉和皮肤粘膜、肢端色素沉着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857
- SOS修复SOS反应(SOS response)也称应急反应,由克罗地亚人 Miroslav Radman 在1975年发现和命名,是指染色体DNA受到严重损伤时细胞做出的应激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多种基因被诱导表达,其中1
- 绒毛膜取样术绒毛取样术(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CVS),又称绒毛膜取样术,绒毛活检,抽绒毛,是一种检测染色体异常和遗传性疾病的产前检查的方法。绒毛取样术通过抽取胎盘中的一些细胞样本,并
- span class=nowrapSn(NOsub3/sub)sub2/sub/span硝酸亚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n(NO3)2,其二十水合物被制得过,且极易分解。也有文献通过纯硝酸溶于乙腈,与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锡反应,得到硝酸亚锡,但未能成功分离。硝酸亚锡
- 原台湾总督府台北高等学校坐标:25°01′35″N 121°31′38″E / 25.026305°N 121.527189°E / 25.026305; 121.527189台湾总督府台北高等学校(简称为台北高等学校或台北高校),是台湾日治时期在台日人子